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8页

      程松儿高兴的拿着房契,她和程青枝终于在县城有了自己的家,可以远离程家村这个是非之地了。
    第69章 .扩大产业扩大产业
    程松儿给了李婶儿母女两人两天时间搬出去,回村子的路上,程松儿看见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一些附近村的村民往县城聚集,他们身上几乎都背着自己全部的身家,大包小包还背着箩筐。
    如果是两手空空,一看就是穷的只剩一口气的人进城,城门守卫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但如果是携家带口,背着全身的家当,但又不像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守卫就会拦住,将其搜刮一番,捞点油水。
    程松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她故技重施,重新穿上当初跟刘地主卖粮食的时候穿的衣裳,程青枝身上也穿了一份。
    这样两人衣服里的粮食加在一起也有30斤左右了,她又故意在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灰土,活像非洲逃难过来的。
    等他们到了成阳县城后,轻车熟路的来到了馄饨铺前,牙商和李婶儿都在店铺里等着她们,程松儿看到牙商不觉有些吃惊,没想到售后做的这么好。
    李婶儿比起前两天明显精神了许多,简单交接过之后,他们便收拾东西离开了。
    “小娘子,上次你们走的匆忙,还不知道您贵姓呢?”牙商笑着问。
    “程松儿。”
    “程、程松儿?”牙商听到她的名字,明显惊奇了一下。
    “怎么?你听说过我?”程松儿笑了笑。
    牙商尴尬的点点头:“以前听闻过您的大名。”
    程松儿,成阳县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混子,听说后来转了性,改邪归正,回老家过本分日子去了。
    不过那终究是听说。
    是不是真的改邪归正还未可知,毕竟在乱世中,她能拿得出几十两银子买商铺,看起来虽然瘦,却并不潦倒。
    听说乡下的日子可比城里的日子难熬多了,鬼知道她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方法坚持到现在,万一是杀人放火呢?
    牙商顿时内心战战,觉得自己似乎招惹到了一位狠辣的人物。
    程松儿看着牙商害怕紧张地样子,憋着不笑,也不打算解释。
    现在这世道,坏人的名声比好人管用,她不需要邻居喜欢她,只要惧怕她疏远她就行,等危机过去,她在慢慢与邻居交好。
    “走了一路,你也累了吧,进去休息一下。”程松儿慢悠悠的拉着程青枝往院子后头走,说道。
    她轻轻拍了拍程青枝的肩膀,厚重的帷帽让他出尘的容貌变得模糊,但依然难掩其身段姿色。
    程青枝点点头,因为有外人在所以他没有说话,只是听话的进了屋,并将门掩上。
    转身的一瞬间,纱帘被早秋的风吹起一角,露出他精致勾勒的侧脸,虽然只是须臾间的光景,但牙商却被猛地惊艳住了,绝对是个美人儿,连怡红楼的花魁看了都要羞愧的人间绝色。
    牙商馋的都要流口水了。
    只是再美的人,在程松儿这样的混子面前,牙商也不敢显示的太过明显。
    觊觎别人家的男人,是要被打的。
    程松儿坐在院子中间的石桌旁,指节有规律的在上面轻敲:“附近还有商家要卖房吗?”
    “有啊,多着呢,您想要几套?”牙商机灵着,一听程松儿这么说就知道她是趁机来抄底的。
    毕竟城里闹饥荒的这段时间,不少原本阔绰的富商、官家都趁机用粮食大肆敛财、低价买房买铺子。
    尤其是买下了聚贤酒楼的邢家,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偏偏还没人敢管,前阵子城里之所以这么乱,就是因为官府都把官兵衙役派去守卫这些人的宅邸。
    富人的宅子固若金汤,穷人和一般的商户只能任由刁民打砸抢烧。
    被抢的人没有了基本赖以为生的工具活不下去,就只能继续变卖家产,最后又卖到了富商、官家的手里。
    不过好在最危急的情况已经过去,这几天城里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在城里置办产业了,所以牙商并没有觉得稀奇。
    程松儿眼眸闪动一下,说道:“我这次来带的匆忙,并没有多少银钱,身上仅余20斤粮食。”
    “20斤粮足够了,只是买不着像这间铺子这么大的。”牙商说道:“不过你要是真心想置办产业,下手可得快点,城内好多有钱的富户又开始在城内搜刮铺子了。”
    程松儿点点头:“这是自然。”
    城内虽然还是缺粮食,但治安基本稳定,正式置办产业的最佳时机
    “田地呢?可有卖的?”她又问。
    “有啊,只是您是想买田皮,还是田骨呢?”
    田骨持有者,只有收租的权利,没有耕作、以及在土地上盖房的权利。
    而田皮持有者则可以,只是要定期向田骨持有者交租。
    这两种田契可以分别持有在不同人的手里,也就是所谓的一田多主。
    “自然是都要买。”她说。
    “听说刘家村的地主闹饥荒的时候被一把火烧了房子,田契都烧完了......”
    “不要刘家村的地,那里距离城里太远了。”程松儿眸光一沉。
    刘家村与程家村相邻,如果她在那里大肆购买田地,难免会被程家村的人发现,在事成之前,她不想走漏一点风声。
    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稳妥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