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三将之战(十九)
(前言)
年轻人,用尽你们的智慧,谱写老夫的年华!!!
(正文)
2021年10月30日下午14点35分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我至今都无法相信这个结果。
“平局?怎么可能,我们不是胜了吗?夏侯惇不是已经撤退了吗?”赵朦雨不解地看着比试场上的空间屏幕,可‘平手’两个大字格外的刺眼。
没有人愿意相信这眼前的一切,可不管怎么样,我们谁也无法改写屏幕上的比分。看着这个结果,我也一脸的无奈,难道我们哪里又错了?还是又有哪里疏忽了?我看着眼前的空间屏幕细细思索着。
“我说肯定就是那个欧阳谕在耍我们,弄什么谜题,全是无解,我们怎么答,就怎么错。”崔力气得差点将自己手上的rgu八砸在地上。
“冷静些,我们不是还没有失败吗?现在只是平手,之后还有两场,如果我们都胜的话……”张欣然的话还没有说完。
“胜什么胜,这场比试明明是我们胜了,可到头来还是平手。”崔力的火气似乎越来越大。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明明自己得了满分,可拿到试卷的时候却只有合格,想必不管是谁此时的心情都会变得不好,更何况在考试之前还按照大纲充分复习了很长时间。
大家都没有再说话,其实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看着一旁沉思的夏城,原本我们就没有想好让黄忠战胜夏侯渊的办法,本以为靠着第一场刘备战胜夏侯惇和第三场赵云战胜夏侯恩,我们就可以通过两胜一平通过测试,可现在倒好第一场就只是战成平手,也就是说我们之后的两场只有全部胜利才可以通过测试。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场面,让我们很难相信之后的发展是不是也会像我们预计的那样。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现在并没有人想马上进行下一场的对阵,所有的未知让我们停滞不前,所有的假设都被全盘否定。
林云的笔在纸上空划了几下,也没能再落下一个字,可见这次的比试结果也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书中所说的和此时的结果并不一样,到底是谁错了?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
2021年10月30日下午14点37分
时间仅仅才过去了不到两分钟,可我却感觉是那么的漫长,甚至都怀疑时间是不是在我们不留意的时候悄悄静止了。
“算了,就按照指上面方案二的计划进行吧,反正都是失败,还不如就这样早点结束,免得在这里心烦。”崔力没好气的说道。
不管怎么说,在我们还没与弄清楚这个测试真正的规则,就贸然进行,势必只有失败。
“夏城,你有什么想法吗?”林云还是放下自己书中的笔问道。
夏城并没有回答,看样子他的心里也一定不好受,可能正不断地在心底里指责自己的指挥错误。
我抬头又看了看那几个刺眼的大字,依然没有什么改变。
刘备正从一旁走向自己的位置,看来第一场比试马上就要正式结束了,对方的夏侯渊就要上场了。想到这里我的头又突然疼痛了起来。
思绪猛烈地翻滚着,直到被时空所带离。我知道那个熟悉的梦境又要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专注,孩子,下棋时不可以分心!”
眼前的中年男子,还是一脸地严肃,不会微笑的样子,穿着一件条纹衬衫,右手佩戴着机械腕表。
“孩子,在想什么了,记住现在你的脑子里只有对局。”男子声音低沉有力。
不断重复的场景让我如此熟悉,可又无从想起。
同样我又一次被时空带离,回到了这个复杂的谜题的面前。
我睁开双眼,突然一道刺眼的亮光让我有立刻闭上了双眼。当我再次睁开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我看了看‘比试场’上的空间屏幕。还显示着上一场的比试结果,原来是这样啊,眼看刘备马上就要回到原来的位置。我立刻飞快地跑向了对面的武将。
“成尹,第二场比试就要开始了!你到对面去做什么啊?”李瑞娜在我的身后喊道。
“是啊,快回来。”张欣然也呼喊着。
“成尹不会是去帮他们吧?”林云小声地和夏城说到。
“不,成尹,他绝不会的。”夏城没有犹豫,而是完全的相信我的判断。
我看着我方的刘备差几步就回到了位置。我必须抓紧时间了。
此时的我是多么希望刘备可以走的再慢一些。
2021年10月30日下午14点39分
我抬头看了看‘比试场’上的屏幕,最后的确认。
“按照方案二,下一场就是我们黄老将军对阵对方夏侯渊了,希望可以取胜。”赵朦雨轻声地说道。
可就在大家等待对方夏侯渊上阵的时候,夏侯渊却是纹丝不动,可身旁的夏侯恩已经蓄势待发了。
‘比试场’上的空间屏幕出现了恩将军的名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崔力!!!是不是你?”张欣然似乎现在一有什么问题首先就想到了崔力。
“怎么又是我,我怎么可能左右对方的武将啊?”崔力委屈地辩驳着。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可当我看到了恩将军的名字出现在了屏幕上的时候,我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还好来的及。我的脸上非但没有惊奇的神情,反而露出了笑容。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子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三国志·魏志·李典传》: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三国志·魏志·李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