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捐钱
“咱们家的猪呢?还有鸡,怎么都不见了?你是不是拿咱们家的鸡和猪去讨好你老娘去了?苏天乐,老娘告诉你,你赶紧去林家,把鸡和猪拿回来!要不然,咱们也别过日子了!”周爱琴怒吼着。
也怪不得周爱琴会这样想。
苏天乐家的猪和鸡,之前都是吴凤娇照料的,吴凤娇搬走后,才由周爱琴接手喂养。
吴凤娇喂养的精心,苏家后院的两头大肥猪,吴凤娇开年后抓的小猪仔,喂到现在,每头差不多有两百来斤。周爱琴还想喂到年根的时候再出栏,到时候生猪的价钱高一些,猪也还能长个百来斤。
当周爱琴的五百块钱,在黄晓彤的信口开河之下,已经不是自己家的钱后,这两头肥猪,是周爱琴全部的家底了。
因此,周爱琴猛不丁见家里的猪和鸡都不见了,不抓狂才怪。
“没,没给我妈。咱们家的猪和鸡······都卖了。”苏天乐见瞒不过去了,只好实话实说。
周爱琴不在家的这些日子里,苏天乐忙的手忙脚乱。又是要在生产队里出工,还要喂猪喂鸡,确实忙不过来。
当然啦!“忙不过来”只是苏天乐卖猪卖鸡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不是全部。
“卖了?苏天乐,你是不是傻啊?咱们家的猪正是长膘的时候,喂多两个月,肯定能长不少肉呢!”周爱琴有些心疼。
“我也没办法,你爸要一百块钱,咱们家没钱,可不就得卖猪~!”苏天乐说起这件事,心里有些恨恨的。嫡嫡亲的老丈人,见他倒霉后,第一个落井下石,苏天乐确实挺寒心的。
周爱国的判决下来后,周富贵带着儿子来了苏家一趟,说周爱国为了妹妹,一个人把罪名给抗下了,因此,苏天乐要给钱,报答周家。
周富贵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四个儿子一起来的。
苏天乐说家里没钱,几个大舅子就举起拳头要往苏天乐身上招呼。
苏天乐没办法,想起大舅子周爱国没把周爱琴给扯出来,确实也算是为他们家做了一件好事,只好答应给周富贵一百块钱。
苏天乐手上一块钱都没有,可不只能卖了家里的猪?
反正猪都卖了,几只鸡,苏天乐也懒得养,干脆全卖光了,起码清静。
“两头大肥猪呢!最少也能卖个两三百的吧?还有七八只鸡,也值个几十块钱吧?我爸要了一百,剩下的钱呢?”周爱琴听到苏天乐卖猪,是为了给周富贵钱,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下来。
对于周爱琴来说,娘家花用的钱,她虽然有些肉痛,却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剩下的钱,周爱琴还是要抓在自己手里的。
“剩下的钱?还债了!”苏天乐有些不自在地说。
“还债?咱们家什么时候欠了这么多外债了?大队部十几块钱的债务,不是在年底分红上扣吗?”周爱琴不大相信。
周爱琴两个孩子,家里却有三个壮劳力,除了上次苏天乐去大队部支了十几块钱交罚款之外,这么些年,还从来没欠过债。
“爱琴,这个债,是晓霞前些天去镇上医院治脸,花的那一百多块钱。”苏天乐见周爱琴不相信,有些急了。
“那是咱们家自己的钱,你要还给谁?”周爱琴懵了。
“唉~!”苏天乐长叹了一口气,说:“爱琴,那五百块钱,公安同志说了,不是咱们家的,是黄晓彤托你转交给林苏苏的。晓霞上次治脸用了一百多,这个窟窿,还不是要咱们做爹妈的给她填上?”
“什么?”周爱琴愣了楞后,忍不住跳脚大骂:“黄晓彤这个不得好死的贱货,这钱明明是她给我的工钱,让我磋磨林家丫头的工钱。她现在怎么又改口了?也不怕老天爷降道雷劈死她。”
想起这件事,周爱琴恨的牙痒痒的。
要不是黄晓彤给这么多钱,周爱琴傻了才会和林苏苏作对。林家丫头长得好,脑子也聪明,要是没有黄晓彤的那五百块钱作梗,交好林苏苏,对周爱琴来说,比打压林苏苏划算多了。
现在倒好!坏人周爱琴已经做了,黄晓彤却用已经给了周爱琴的钱,来替黄晓彤自己刷名声?
不行!这事,她不会就这么算了!
周爱琴恨恨的想着。
苏天乐也是满脸的不豫。
在苏天乐看来,苏家近段时间的麻烦事,一大半都是因为黄晓彤给的那笔钱引起的。
要是没黄晓彤给的这笔“意外之财”,苏晓霞怎么会拿钱跑到镇上去住院?苏晓霞没去住院,周爱琴也不会说漏嘴说“家有五百块巨款”,周爱琴没说漏嘴,涂二苟又怎么会上门偷盗?
“那一百多,你都给了林苏苏?走,咱们去要回来,我不相信咱妈会眼睁睁地看着咱们一家人饿死。”周爱琴拉过苏天乐的手,准备去林苏苏家“打秋风”。
“爱琴,别去了,钱不在林苏苏手上。”苏天乐劝说着。
“你不是说钱还给林苏苏了吗?怎么又不在她手上,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周爱琴急了。
苏天乐吞吞吐吐地说:“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涂二苟投案自首后,从涂二苟身上搜出来的三百多块钱,公安并没有还给“失主”苏天乐,而是打了电话到大荒村大队部,让大队长吴有成带着林苏苏去派出所领。
林苏苏没要那个钱。
林苏苏跟着吴有成到派出所领了钱后,当着老耿的面,林苏苏把那三百多块钱给了吴有成,说是捐给村里做“扶贫款”。
林苏苏说,她前些天刚得了一笔爸爸林安生的“抚恤金”,以后每个月国家还有生活补助,不差钱用。
黄晓彤捐献的这笔“爱心款”,林苏苏捐给村里做“扶贫款”。大荒村有哪家生活比较困难的,吴有成可以适当帮扶一点。
林苏苏的义举,得到了老耿的高度赞扬。
瞧,思想多好的一个小同志啊!自己日子过好了,还不忘记生活贫困的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