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投机者待价而沽
“爱卿免礼平身,有事尽管奏来。”杨广一看又是一个老骨头,赶紧让他起来。
“吾皇恕罪,老臣以为韩擒虎将军上阵杀敌行,如敌营招安难,他并无三寸不烂之舌。请圣上明察。”贺若弼和韩擒虎几十年的交情,他嘴笨舌拙的怎么能担当说。
“这……”杨广一想也是啊,他经常给自己下巴下顶砖,要么就是踩自己的脚后跟,让他过去恐怕适得其反,还是再想想,于是接着问:“诸位爱卿,至此国事艰难时刻,还希望诸位群策群力,遴选一合适人才。”
“陛下,微臣愿意立下军令状,如不能招安王世充愿以命相抵!”萧禹觉得他不能放过这次立功的机会。现在这种状况,文臣想要有所建树根本没有什么机会。虽然说他也会舞剑,有点三脚猫的功夫,但是上马打仗容易建功立业,却非他一个文弱书生能够胜任。这次去河北军大营招安不用动刀枪,全仗谋略口舌,他认为这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任务,舍他其谁?
“陛下,老臣以为萧大夫精明强干,足以担当此任!”贺若弼刚才也仔细想过,除了萧禹也再没有比他合适的人选了。他不仅身份地位符合招安的要求,而且知书达礼有辩才,能够审时度势。
“陛下,微臣附议。”“陛下,微臣附议。”……下面想起一片赞成的声音。杨广其实也想给小舅子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就是担心害怕王世充会做出过激的事,伤害了萧禹。不过看到他一意孤行,甚至不怕一死,杨广的心终于有所松动。于是他看向宇文化及:“爱卿意下如何?”
宇文化及一直留意着杨广的的变化,他看出来皇上已经意动,赶紧上前一步说:“陛下,萧大夫勇气可嘉,以身饲虎,视死如归,一身胆气傲视天下英雄,相信挟陛下圣恩一定可以招安叛匪。不过军令状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了,毕竟他能主动站出来就已经表露了他忠君爱国,为大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胸怀……”
“陛下,事不宜迟,请速速下旨。”萧禹听到宇文化及的阿谀奉承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就感到反胃,于是打断了他的话语向杨广请求道。
“准奏!”杨广还没有听过瘾就被打断,下面肯定还有对他的歌功颂德直言,不过他理解小舅子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虽然不太高兴,但是也不以为忤,年轻人总是有点毛躁。有时候杨广也不明白,萧禹为什么那么急于证明自己呢?你想升官,我可以给你升啊。至于一些人在背后咬舌根不理他就把他们小看了,何必在意一些蝼蚁的聒噪。男人就应该我升你的官,让他们升官比你慢,谁让我是皇上呢?
商定了招安使,下来就该讨论招安的条件,还有招安以后如何安置这些叛贼的事。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官不能封的太低 ,哪怕是狗咬猪尿泡,一定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就封王世充为讨虏大将军。并且为了让他放心也不收缴他的兵权,河北军继续由他统领,而且还给他立功的机会,让他参与围剿唐军。杨广相信等大战过后,再安排其余的河北军将领自然要轻松不少。其余的条件萧禹便宜行事,反正他姐夫就是皇上,即使偶尔有些谈判过线,想必皇上也能容忍。
领了圣旨,萧禹意气风发的离开行宫,出了扬州城带领一干随从穿紫槿山而过,进了隋营见过王爷千岁和天宝大将把皇上的口谕述说了一遍。老王爷觉得他们的处置不错,为了抓紧时间,尽快完成任务,萧禹又出了唐营,向河北军大营走过去。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自从张海兄弟回来后,王世充就觉得很憋气,千算万算还是被李世民这小子给算计了。原来以为自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明一暗总共两百人怎么也能把一些夺到手中,却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赤膊上阵亲自带着李元霸去抢玉玺。他现在甚至怀疑李世民一早就知道宇文成都就是去追玉玺的,不然他为什么敢把唐军留下来,难道就不怕苏烈抢了军权吗?想到这一点他真心佩服李世民,反正他绝不会把军权交给别人。
这次河北军损兵折将什么也没有捞到,去找李世民讨要好处,人家不仅不打理,反而在话里话外透露出招安的意思。王世充心说不就是运气好抢到了玉玺,能不能焐热还在两说,现在就想让我臣服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他认为杨广丢了玉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再起兵戈,李世民不给够他好处,到时候就坐山观虎斗,见机行事。他现在也快想明白了,凭借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一统江山的,必须要在瓦岗军和大隋之间找到一个粗腿抱上。只是一时之间他也分辨不出是瓦岗军厉害还隋军更厉害?所以也不知道该向谁投靠。正在此时有旗牌官禀报皇上杨广派人来招安,问他见不见?
王世充思索了一下让旗牌官把天使带到他的王帐。他知道这时候杨广派人来肯定是想招安他,于是他想看看杨广的诚意。虽然说大隋烽烟四起,但是大多数的地方还是在杨广的控制之中。再一个虽然说王世充犹豫不决,但是从心里边来说,他对瓦岗军很排斥,毕竟当初他们被瓦岗收编过。收编以后不仅没收了军权,就是自由都受到了威胁。既然杨广现在主动伸出了友谊之手,他就想看看,如果条件真的不错,干脆就加入大隋。至于以后谁也说不好,也许杨广挺过了这一次劫难,大隋反而更加兴旺也说不定。想到这里他的天平慢慢向杨广开始倾斜,不过具体结果如何还要看皇上能给他什么好处再说。
萧禹在河北军的大营门口没有等多久,就被河北军热情地迎接到了大帐。虽然说萧禹的官是杨广升的,但是他的名声大多还是自己闯出来的。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名门之后,仁孝无双,文采斐然,再加上他姿容甚伟,所以兵营里的大老粗反而更加尊重他。这种尊重和杨广无关,纯粹是对一个优秀的读书人的尊重,这是不识字的人对学问的羡慕。
看到河北军并不排斥他,甚至礼遇有加,萧禹对完成任务有了更多的信心。朝中大臣口中的叛贼逆匪并不是那么穷凶极恶,感觉和他家里的那些佃户没有多大区别。他们虽然手握刀枪,但是能看出来他们更适合耕种,这些完全就是做农活的好手,现在却要从事他们分外的有生命危险的事,这到底是哪里出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