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留守儿童 第4节
姐妹俩急忙往屋里走,她们站在门口要是让苏老太看不顺眼,肯定又要几句骂。
明天要上学,学渣苏婷的作业还没写完,赶紧写作业去了,苏渺在堂屋看一眼挂在墙上的塑料钟,已经十二点了,她走到厨房,苏老太果然已经把今天中午煮米饭要用的米拿出来了。
苏渺上个星期一直在养病没机会做饭,此时面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农村土灶跟架在上面的大铁锅,她的动作有点生疏,好在苏老太拿着买回来的豆腐跟肉去堂屋给宝贝孙子看,没有马上进厨房。
一通刷锅淘米生火后,苏渺渐渐找回往日熟练麻利的动作,有些东西原本以为自己忘了,可又重新经历的时候才发现,这些东西已经融入骨血,隔着一辈子也没办法忘掉。
趁淘好的米下锅煮的功夫,苏渺挎着篮子去后院的菜园子择菜。
七月份,菜园里的黄瓜跟小番茄长得正好,苏渺多摘了几根黄瓜,她们平时谁敢说想吃点对家里人来说稀罕的东西一准挨骂,家中菜园子里自己种的东西到是可以随便吃。
摘好够吃的菜,顺手再拔两棵葱,回到厨房,苏老太往菜篮子里看了一眼,满意的点头。
也许是苏渺今天分享水果糖还把大部分糖给了苏铭的缘故,苏老太破天荒夸了苏渺一句:“多跟今天一样机灵,以后嫁去婆家才不挨人嫌弃。”在苏老太看来这就是对一个女孩最高的夸赞。
苏渺装作害羞的样子低下头不说话,心中极度无语。
苏老太也不勉强她一定要对自己的话有所回应,吩咐她去把肉洗了,自己燃起另一个灶,准备待会儿做菜。
猪肉很快洗好,肥膘部分被单独切出来炼油,苏老太小心翼翼地把炼出来的油舀起大部分装进油罐里,剩下的油渣,在盛出后,也分出一半趁热洒了点白糖拌匀。
在炼油的时候,苏渺还要注意另一个灶上煮着的米,等米被煮成半熟的状态,便把半熟的米饭换到洗干净的甑子里蒸。
苏老太把油罐盖好跟洒了白糖的小半碗油渣一起盖好,接着放进一个小篮子里,吩咐苏渺:“你把豆腐放锅里,小火煎一下,煎变色马上往锅里放两瓢水,再把小番茄切一切放进去跟豆腐一起煮。”
“知道了。”苏渺当着她的面把豆腐放进锅里,煎好了一面在给豆腐翻面的时候,一点没把它们弄散弄破,苏老太微微点头,提起装油罐和白糖拌油渣的小篮子去自己的房间,放到木柜里锁起来。
而独自留在厨房的苏渺没有完全听从苏老太的步骤来,炒菜的锅够大,底下又是小火,豆腐也就巴掌大的三块,她把豆腐煎得差不多后,把豆腐轻轻拨弄到旁边,豆腐远离最热的地方就不会变焦。
然后苏渺直接往锅里加入被切成两半的小番茄,等小番茄被碾炒出汁水,再加入两瓢清水煮。
苏老太过来看的时候,清水刚被烧开,她往锅里看了一眼说:“今天的豆腐番茄汤挺浓。”
苏渺随口回答:“可能是今年小番茄长得比往年更好。”
苏老太一向只把小番茄切成两半直接扔锅里煮,短时间内能煮这么浓才怪,所以苏渺随口掰扯的理由真把她给糊弄住了。
豆腐番茄汤煮好,苏老太没让苏渺盛起来,她举着大汤勺走到灶台边舀起半勺汤:“今天第一次教你煮这个汤,我看看味道够不够。”
苏渺不以为意地站到一旁,本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尝试味道,后来发现自己错了。
她眼睁睁看着苏老太噘嘴就着平时全家人打汤的大汤勺尝了一口汤,那半勺汤她一口尝不完,竟然把大汤勺里剩下的汤重新倒回锅里,紧接着还把沾着她口水的大汤勺伸进锅里搅了搅,开始往汤盆里盛汤……
苏渺很想阻止她可理智告诉自己:不行!不可以冲上去!
她攥紧拳头生生忍住了制止苏老太这一举动的冲动,可是一想到自己上辈子喝过那么多次这种‘口水汤’,苏渺就忍不住反胃。
上辈子苏家大部分人的胃都不太好,还有都有口臭,八成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苏渺努力回想苏老太上辈子去世的具体原因,她发现自己居然没想起来。
不过再仔细想想,她没想起来应该是自己以前并不知道具体原因,奔丧的时候长辈们没跟她们这些小辈多说,只大概说苏老太是病死,没说详细的病因。
现在苏渺大胆猜测,她应该是死于胃癌,当然这只是猜测。
毕竟那时候苏老太因为突然肚子疼在地里摔了一跤,骨头被摔断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也许那些长辈们并没有带她去医院做那方面的检查,村里很多老人都是这样,摔一跤后没过多久人就去世了。
所以,可能苏家的‘孝子贤孙’们自己也不知道,苏老太到底是死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及时治疗导致的胃癌,还是摔伤后的照顾不精心。
第7章
灶台上摆着一大一小两个汤盆,苏老太先把一块豆腐捣碎,然后才往大的汤盆里舀汤。把汤盆盛满后,再小心地用汤勺把锅里剩下的两块豆腐弄成大概拇指大小的小块。
锅里剩下的汤加上豆腐正好能装满小汤盆,这个小汤盆里的汤专门给家里的男人们吃,苏老太自己也从来不碰,并且以自己给家里女人带了个好头从不贪吃馋嘴为荣。
用她的话来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干活辛苦,合该吃好的,女人应该少吃点,嘴馋最要不得,她这个当长辈的都不吃好东西,家里其他女人就更没资格吃。
而农忙时家里几乎所有女人都跟男人一样下地劳作,肩挑手抗丝毫不含糊。
苏渺的大伯母,也就是苏婷的妈妈薛海凤,干活比男人还麻利,一次背的稻谷重量跟男人一样重,耐性还比家里男人好,别人都累了她还能继续干,甚至刘春香那样平时爱偷懒的人,下田割稻子都割得比苏国新更快更好,这些全被苏老太无视。
不仅苏家人,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习惯了这样。
苏渺离开永山屯后,每每听别人谈及他们的家乡、回忆家乡的美好,她总是没办法感同身受,一想起这个地方,她感觉到的只有窒息。
苏老太把所有汤舀起来后,苏渺马上往锅里加了一瓢旁边刚才用来煮米的米汤,苏老太一看就不高兴了:“怎么用米汤刷锅?用米汤刷锅那锅里的油不就全被洗掉了!我看你这贱丫头就不能夸,刚夸你一句就飘起来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好好的米汤,留着晚上当汤吃不知道多舒服,家里有多少东西够你这么糟蹋?”
苏渺一声不吭任由她骂,反正那锅跟那汤勺不用开水烫过,打死她也不吃锅里做出来的菜,以前不知道苏老太把喝一半的汤倒回去这个操作还好,知道后,她没办法忍。
然而她现在人小力微,在家里是根本没有话语权的底层,在洗了锅之后,苏老太不让她再碰装米汤的大盆:“你把汤端到堂屋去,别在这儿碍老娘的眼。”
苏渺没办法,只好先把汤端到堂屋去放,把两盆汤端过去后,回来看到苏老太正要把肉下锅炒,没看到她洗没洗那个大汤勺。
今天中午那香浓的豆腐番茄汤跟炒肉苏渺绝对不会碰了,就算她的身体再渴望蛋白质、脂肪也不吃。
要是黄瓜也被苏老太用那汤勺炒,她就只吃白饭,晚点再啃几个黄瓜小番茄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还好这个时候米饭被蒸熟了,苏渺连忙把米饭也端到堂屋去,借着清理那个锅的功夫,悄悄煮了煮炒菜的锅铲,然后把这口锅清理干净,就着蒸米饭剩下的余火迅速把切成薄片的黄瓜炒好,今天可算有一道菜能入口。
正在炒肉的苏老太看苏渺眼里有活又满意了,但她觉得苏渺不禁夸,没有再进行她所谓的夸奖。
刘春香在娘家碰壁,一回家就说身体不太舒服,回屋里躺着了,睡着睡着直到闻到饭菜的味道醒过来,想起今天苏铭跟苏思要返校,中午婆婆指定要做点好吃的,她急忙爬起来往堂屋走。
堂屋里,苏铭已经吃上了,苏思在给家里人盛饭,苏婷帮忙摆放碗筷。
苏渺端着炒好的两盘黄瓜跟在端着炒肉片的苏老太身后走进来,苏婷看苏渺一手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菜,忙放下自己手里的碗筷帮忙接下来摆在桌上。
刘春香走进来,一看到桌上的炒肉片眼睛挪都挪不开:“今天是妈做的菜吧?那个汤看着就好喝,咱们家也就您有这个手艺。”
苏老太淡淡说了一句:“汤是四丫头做的。”
刘春香夸张地‘哎哟’一声说:“没想到我们家苏渺也能煮这么好的汤,肯定是妈教得好。”
苏四婶抱着孩子进来,听到她这夸张的马屁颇为不屑,悄悄翻了个白眼,绕过站在门口的刘春香,自顾自在自己的位置做好。
刘春香浑无知觉,还在兴致高昂地说:“苏渺能比以前懂事,留在家里时多帮家里做点活,我跟国新以后就放心了。”
苏国新听她扯到自己,还没回过神来她是什么意思,向来跟刘春香不太对付的苏四婶已经明白刘春香的言外之意:“三嫂这话可有点怪,说的好像你跟三哥以后不在家似的?”
苏渺听得心头一跳,心说:该来的事情终于来了。
刘春香睁着眼睛瞎话张嘴就来:“是啊,上次大姐回娘家不是说到城里打工挺挣钱嘛,我跟国新两人商量好准备一起去城里试试。”
从娘家回来后,她躺在床上想了很久,越想越觉得她妈说的话有点道理,去城里打工想去大医院看病确实更方便。
而且打工每个月都有工资,到时候他们手头上也能多存点现钱,留在家里干农活的话,一年到头能经手几十块钱都算多了,田地她累死累活出力干,卖米的钱也落不到他们自己手上。
但是绝对不能让苏国新一个人去,听说城里爱勾搭别人汉子的不正经女人可多,要去就夫妻俩一起去,在外面遇上事情好歹有个能商量的人。
苏国新听到她那话立时懵了,他们什么时候商量好了?他只是说要先好好想想,他俩压根没一起商量过!
不等苏国新反驳,苏老太就乐开了:“你们愿意出去打拼是好事儿啊!今天下午你俩跟我一起送铭铭跟二丫头去镇上,顺便去找你们大姐多问问去城里的事,四丫头留在家,有我们帮你们带。”
在某方面苏老太跟刘春香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会儿她也想着,老三两口子去城里,要是能在城里怀上就想个法子悄悄摸摸在城里生,没被抓住超生罚款就省了,要是被抓住,他们在城里每个月有工资,自己交上就是,她手头又能省下一大笔钱。
之前她大女儿回家说让老三老四兄弟俩跟镇上的人到城里打工,苏老太心里就不太乐意,他们俩还没儿子呢,跟媳妇儿不住一个屋还怎么给她生孙子?
老四媳妇儿是刚出月子不好出远门,不然她也要让他们夫妻俩一起出城打工去!
事情就这么被老婆跟老娘定下,苏老头也同意,苏国新心里不乐意也没有一丝反驳的余地,毕竟爹娘都发话了,他不听爹娘的话就是不孝。
苏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低着头边扒饭边给自己碗里夹清炒黄瓜,听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把碗往怀里一抱,猛地站起来故意弄倒椅子,让椅子发出巨大的声响,转头就往外跑。
平时不声不响乖巧听话的人突然爆发是十分令人意外的,原本埋头吃饭的众人被苏渺闹出来的动静吓了一跳,纷纷抬头看她。
苏老太回过神来正要骂人,苏渺已经跑得没影了。
“这个死丫头,成天咋咋呼呼,真是没点规矩!”
苏四婶瞟了刘春香一眼,乐得看她笑话:“可能是四丫头不知道出城打工是什么意思,以为她爸妈不要她了吧,哎呀你们不知道,我回娘家镇上的时候,看到有些人出门打工那天,孩子哭着喊着跟在车后头追,可怜的哟!”
第8章
刘春香在别人面前一向以好妈妈形象自居,苏渺当场跑了,苏四婶还说那样的话,她再舍不得桌上的肉也不好留下继续吃。
“这丫头,气性越来越大了,我看看她去,你们慢慢吃。”刘春香顺手往自己碗里夹了一大筷子炒肉,见这一块子肉顶得上往常坐在桌上吃夹到的更多,刘春香才满意了。
苏老太看在她今天主动说要去打工,心里高兴就没说她。
苏渺抱着碗,一路往后山跑,后山有一个不深的小山洞,她躲进去刘春香不至于能马上找到她,也不会找不到。
她加快速度吃完碗里的饭,盯着碗看几秒,果断选择把碗藏起来,家里第一次有人要出远门打工,苏老太跟她爸妈都要忙出门前的准备,他们没怎么出过远门,离开前肯定顾不上她,更顾不上这个碗。
苏渺决定以后但凡是苏老太做饭,她又没办法阻止家里的所有菜沾上苏老太口水的话,就干脆找借口不吃,自己想办法弄点食材来这里悄悄开小灶。
不过开小灶也不是长期之举,还是得想个办法。
苏渺藏好碗筷,又等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刘春香喊自己名字的声音,她没吭声,毕竟现在正再演一个既生气又担心父母不要自己的小孩子呢。
上辈子没这么一出,那时候毕竟还是真正的小孩子,知道父母要去城里不能带自己的时候很难过,可她很懂事,时常以懂事不给父母添麻烦为己任,有不好不懂事的情绪根本不敢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出来。
她不哭不闹所以也没有‘糖’吃,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父母走了,他们再回来时,自己已经被那个小家排除在外。
这次她得为自己争取到一些好处。
不在外人面前,对于不听话不懂事的孩子,刘春香就没那么好脾气了:“你这丫头真是不让人省心!”她上手就用刚被她嘴巴嘬过的筷子往苏渺脑门上戳,“我跟你爸出去打工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让你吃饱穿暖!”
苏渺往旁边一闪,躲过她那沾着口水饭粒的筷子,继续蹲在旁边不说话。
刘春香气急上手要打她,苏渺继续往旁边躲,躲着躲着就躲到了洞外,她立刻往村里人多的地方跑,刘春香追上去,果然想不起刚才苏渺跑出来的时候还抱着一碗饭,现在跑的时候没带着饭碗。
一跑到人多的地方,刘春香又变成了慈母的样子:“这丫头,气性真大,我跟她爸要出去打工挣钱养她供她上学,她还恼上别扭了。”
正是吃午饭的点,很多村民不爱在家吃,就喜欢端碗坐在村委大榕树底下凑一起边吃边跟人唠嗑。
他们一听,纷纷开始端着长辈的架子你一句我一句教育起苏渺来:“丫头,你爸妈干活多辛苦啊,不都是为了你么,你得体谅他们啊,现在女娃子上完小学还要上初中,那都是钱。”
“老陈说的没错,我家娃上初中一学期书费就要五十,住宿费还要十块钱,我家分家了,就一个娃读初中一年到头在地里累死累活勉强还能供,你家没分家,几个房的孩子年龄差距不大,到时候都凑一起读初中,光在家干活哪能供得起?你可不能闹脾气。”
“就是,苏老大是长子不好离家,苏老四媳妇儿刚出月子,孩子还小没法去,可不就苏老三夫妻俩出去更合适么,女娃子该乖巧听话,别给大人惹麻烦,气性太大以后不好找婆家。”
“我说苏老三媳妇儿,你们家就是对女娃子太好了,让她们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苏老大家的大丫头今年十九了吧?还没找婆家?你看看,这年纪还嫁不出去,咱屯里十五六就该嫁了,十九岁孩子都能满地跑。”
“哎呀张太婆你懂啥,人苏家大丫头中专毕业是文化人,以后能分配到城里工作,每个月能领工资的。”
“听说现在咱们乡下人去城里打工也能领工资,苏老三媳妇儿你们出去打工跟县里工厂的工人一样是铁饭碗不?”
“你这话说的,咱乡下人出去打工能跟人家工人、干部一样?我镇上大姨说了,镇上有人出去打工比以前那些工厂的临时工还不如,干活辛苦不说,人家老板说撵人就撵人,运气不好,工钱都不一定能拿到,不然我能不去?”
“那苏老三媳妇儿你们两口子可真豁得出去,苏家三丫头你以后可要急着父母的好,孝顺父母,快别闹小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