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3页

      风荷放过了她,扶正头上的珠花,对叶嬷嬷道:“往后每半月送账本过来给我翻翻就好,平日的小事就让叶叔看着办,我对这些也不通,只等着收银子就好。”
    叶嬷嬷知她这话是真心,并不推辞:“若有大事拿不定主意的,我们再来请示少夫人。还有就是,半夏庄里送来了今年头一茬的瓜果,还有乡下的几样野菜,都在后门口等着少夫人的指示呢。”
    风荷前几日就得到庄子里送来的消息,也不奇怪,猜想他们还要过几天才来,忙道:“那叶舒姐姐呢,如何不见她的人?”
    “今年多了一个庄子,事情一下就多了起来,他们放心不下,一早就赶着出城了,让我代他们给少夫人磕头,说是等到收完这一季的瓜果,再来给少夫人请安。”说着,叶嬷嬷就要起身磕头。
    风荷赶紧拉住了她,嗔道:“嬷嬷还当真不成,”她又回头对沉烟道:“去后门口将东西领进来,赏赶车的每人一吊钱。”
    叶嬷嬷闻言,又加了一句:“有六七个大篓子呢,怕是要多叫几个粗使的婆子过去。”
    沉烟笑着应下,点了几个院里干粗活的婆子去了后门。
    一会,东西送了进来,四篓子又大又圆的西瓜,皮色青绿泛光,还有两篓子各样蔬菜,都是新鲜摘下的,绿油油的。
    风荷看过之后,让人分了五份一样大小的,一份送去董家,一份送去曲家,一份给临江苑的尝个鲜,两份留着自己吃。叶嬷嬷出去时,又叫了一个二门外的小厮,给她提着四个大西瓜。
    待办完这些,都是午饭的时辰了,风荷传了厨房的,让她们把饭菜送去太妃那边,她要和太妃一起用,做了几样送来的新鲜菜蔬。
    太妃吃得很喜欢,直夸好。又夸她庄子里产的西瓜甜,汁水多。
    风荷一面服侍太妃漱口,一面脆生生道:“孙媳庄子里盖了几间房,想着祖母什么时候在府里呆闷了,咱们就一起出去走走,散散心。”
    “哦,你这主意好,乡下有乡下的好处,我看现在天气热,等到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秋高气爽,咱们就去庄子里吃螃蟹,也热闹几天。”太妃年轻时爱玩,如今老了,行动不便,府里呆得久了闷得慌,想趁着还能行动出去看看,不然就没机会了。
    风荷见太妃高兴,越发凑趣:“祖母这样说,就是同意了,那孙媳让他们早先预备着,收拾出几间干净的屋子来,可不许丢了孙媳的脸面。”
    太妃扶着她肩膀起来散步,笑骂着:“瞧把你兴头的,还有几个月呢,急什么。”
    “孙媳难得有机会孝顺祖母,自然要加倍小心,回头祖母不满意还当孙媳小气,藏私。”她嘟着嘴,一副小女儿情态。
    这半年多来,太妃一直很关注风荷的动静,对她极为满意,心下想了想,做了一个决定。没头没脑令丫鬟去请了王爷、王妃、大少夫人、杭天曜过来,她有话要说。
    风荷不知太妃有什么吩咐,也不敢多问,仍然乖巧的伺候着。
    太妃抚摸着她的面颊,语重心长的问道:“你就不问问祖母为何要叫了你父王母妃等人过来?”
    她笑着偎到太妃胳膊上,声音俏丽平和:“既然祖母一回会说,我何必再问,白累得祖母多说一遍。”
    “真不知老四怎么娶了你这个丫头,一点都不像咱们杭家人的脾性,偏偏就合我胃口。”太妃听得喜欢,看着她的目光越发带了三分爱怜。
    几人来得都很快,最先到的是大少夫人,一贯的沉静温厚,接着是王妃与王爷,杭天曜是最后到的。
    王爷亲自扶了太妃上座,笑问道:“母妃把我们叫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太妃摆手让大家都坐,徐徐扫过众人,叹道:“这件事本来几年前就该办的,但老四一直没娶媳妇,我便耽搁了下来,如今我看老四娶了媳妇,成熟起来,他媳妇又是我放心的,是把事情交代一下的时候了。”
    旁人不解,王爷却是听出几分滋味来了,太妃没叫老三、小五一家,反而叫了刘氏,老四,定是与华欣有关之事了。华欣走了二十年,与她有牵连的怕是她当年留下的那些嫁妆了,是该分给两个孩子们了。
    王妃脸色一变,隐隐猜到些许,没有开口。
    太妃继续道:“华欣走了二十一年,老四长大成人,她在地下应该欣慰了。她来我们家时,有不少的嫁妆,如今都由我收着,与她料理。孩子们都大了,我也不可能给他们照应一辈子,就分了吧,往后如何你们自己看着办,是好是歹都是你们自己的东西。”她说着,向周嬷嬷伸出手去,周嬷嬷恭恭敬敬奉上一本账本。
    太妃接在手里,没看,直接递给了王爷道:“你打开看看吧。”
    王爷忙道:“母妃照应的自然没错,儿子有什么不放心的。”
    太妃笑着摇头道:“虽如此说,就由你念一遍吧,哪些给老大媳妇,哪些给老四,大家心里有个数。”
    刘氏一听,慌得跪下道:“祖母,孙媳不敢。大爷他既然不在了,四叔是母妃唯一的血脉,就交给四叔吧,我留着也没什么用。”习俗上而言,刘氏可以分,但她无夫无子,一切开销都是公中的,要这笔银子本没多大用处。
    杭天曜不说话,看了风荷一眼,风荷会意,一同跪下道:“这是先人留给儿女们的一点念想,我们不敢辞,不过大嫂那份理应她得,若大嫂不要我们也绝不敢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