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页

      姜二太太:“娘,你不能……”
    姜老太太撇了她一眼,威胁道:“你在教我做事?”
    “儿媳不是那个意思,只是……”
    话没说完,老太太又是一句话顶了回去:“你在质疑婆母?”
    “儿媳不敢”
    本朝以孝治家,质疑婆母的帽子她可不敢戴,姜二太太果断低头,即便她再觉得不公也得敲碎牙齿和血吞。
    “老二你记得,这是你叫我跟你爹说话的,既决定了你照着办就是了,难不成真想叫咱家分了?”
    二房两口子口中忙呼着“不敢”,二老才拂袖离去。
    十月十八,烧了头七纸,祭拜完她爹娘,赵平悦带着赵平安和吴嬷嬷和奶娘,一行四人进了姜家。
    去老太太那请安的时候正好碰到要回去的姜二爷和姜二太太,俩人虽没有什么逾矩的举动,但是那眼神看的赵平悦头皮一阵发麻,想是她把她弟带来的缘故,二房人还有意见的。
    不过她倒是没太在意,老太太既然发了话,她带她弟过来就是过了明路的,谁有意见就跟老太太说去。
    总归她是正经嫁过来的,她弟也不白吃他们家的,可不是那寄人篱下的穷亲戚。
    说白了,就是有钱,就是自信,就是有底气。
    而家里的下人们大多都被遣散了,这些人在赵家服侍的这些年里,手里多多少少也都攒了些钱。
    赵平悦也不难为他们,买这些人大多都是在十两出头,大概在十二两左右,每人六至八两银子,就可以把身契赎回去。
    若是有那手上没钱的或者不想走的,就继续在宅子里待着,替主人看家护院,打扫庭院,等平安大了还是要回去的。
    只一点,赵家内闱之事她不想叫外人知晓,他们离了赵家,以后也不可再卖身或者去哪个宅子里做事,做点小生意,包几亩地都成。
    若是有人问起,也都说不知道,想走的都要签保密的条款,以后若是发现有人泄了密,这就是凭证,是能够报官抓人的。
    如此,家里倒是还留下了小半数人,有大半都愿意给自己赎身。
    第十五章 百花齐放
    给老太太请完了安,赵平悦便带着
    几人进屋安置。
    姜大太太早已命人收拾好了厢房,就等他们过来,人安置在赵平悦的隔壁。
    屋子倒不如他们的那间大,毕竟他们是先入住的,又是主人,肯定都是先挑选的最好的,只不过赵平安的那间也算不上差就是了。
    乳娘因为要贴身伺候赵平安,所以便是住在同一间的,她二人的衣物也都是她来洗。
    反倒是吴嬷嬷,因在赵家时就是管家之下的第二人,她什么都会一些,所以平常赵太太有个什么吩咐都喜欢叫她去。如今赵太太不在了,她就帮着赵平悦打理她手上的那些田产铺面宅地,租金的收取也都是靠她去奔走。
    平常她也会辅导赵平悦的学习,毕竟早些年宫里看的学的,外头经历的也都不少,手里拿得出手的本事可是不少。
    如此倒是不适合住在厢房,只能搬去最后头的下人房了。这本就是姜家的规矩,但叫赵平悦开口说倒是有些为难她了,后来还是吴嬷嬷主动提出的要去下人房居住。
    她也不想叫孩子为难,连姜家的管家也都是住在下人房的,她何苦去搞这个特殊让她们大房都没面子。
    况且她本人觉得,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可以了,本来就是下人,倒是不拘这些。
    算学还是跟着姜大太太学习,毕竟账务她接手了很多年,在这方面吴嬷嬷自认是比不上的。
    午饭姜鱼墨跟姜鱼林都不在家吃,他们在县里书院读书,中午都是小厮提前带了饭去叫书院的人统一给热。
    除开一些年节,重要的日子以外,一月休息三日,九日一休,如此正好是三旬一月。
    书院教授的课程主要还是以科考的科目为首要,如此,有些天赋的可以选择继续读书走科考,没有天赋的,中途辍学,科考失利的也大有人在。
    不得不承认,这一世没钱是真读不起书,他们姜家当时是买了隔壁的宅子合并的现在这座小院,原来那家便是一户读书人家。
    那家人的孩子先是考中了童生,便就学着旁人参加一些读书会,整日里花天酒地,咬文嚼字掉书袋,美其名曰以文会友。
    后来就因为这个,把家给败了,房子也给卖了,后来家里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得回乡下种地,好在身上还有功名,在乡下谋了个教书的营生。
    若是他幡然醒悟了,过些年或许能混个秀才公。
    天快黑的时候,姜鱼墨回来了。
    前几日便听他娘说,他媳妇儿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要来他家住了。刚一放学,一脸兴奋的姜鱼墨就带着姜鱼林往马车上爬,吩咐车夫让马儿跑快些,好快点儿回家看他小舅子。
    孩子有什么好看的?
    姜鱼林不爱跟他凑这热闹,到了家,拿了课本儿,就自顾回他自己的院子读书去了。
    跟姜鱼墨这个爱闹腾的性子不一样,姜鱼林是个极冷淡的少年,平素里不爱打闹不爱惹事更不爱说话,唯一感兴趣的便是读书习字。
    他是真心喜欢读书,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姜鱼林自打进了书院,每一回的考试,他都是第一,没有例外,妥妥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家里所有人对于他走读书科举这条路都是十分认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