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前几年,这庄子被转到一个女娃娃手里,,吴嬷嬷前段时间还特意嘱咐人来告知,以后这庄子就由小主人亲自打理了,没曾想今儿人就来了。
八九不离十,这俩人就是他们庄子的新主人。
他先是去见了两位小主子,顺着光线瞧了眼赵平悦手里拿的账册,核对了那封皮的颜色、字体,那确实是他上个月交上去的那本。
随后他又问了吴嬷嬷最近安好,身体可还康健……诸如此类的话,才算确认了俩人的身份。
赵平悦让李庄头汇报了一下庄子大概的情况,结果跟她预想的差不多,二人便准备等会儿再去别的地儿逛逛。
逛着逛着,赵平安忽然开口问道:“庄子收成差,你们吃得饱吗?”
“回少爷,一开始是吃不饱的,有上顿没下顿,后来小人从县里接了些活计来做,一天倒是能吃上两顿半饱的饭。”
赵平安思索着:两顿半饱的饭……那就是吃不饱了。
正想着事儿呢,就见远处几十号人携家带口的朝他们过来,尘土飞扬。
姐弟俩一开始还不知是做什么的,等人到了跟前他们便自发跪下,有孩子不知所措的便拉着孩子一起跪,口中喊着:“拜见主人。”
姐弟俩面面相觑,他们头一回经这场面,忙叫他们起身,一群人虽是低着头,却没停止过用余光打量这对姐弟,像是在看什么稀有动物似的,看的他们一阵别扭。
庄头瞧着这样可不行,别再吓着两位小主人,便挑了几个眼头儿活泛的留下,其余的都叫回去了。
李家庄这一庄子人都是姓李,庄头留下了四个,挨个儿给他们介绍:“回主子,这四人分别是李全,李桐,李远,李玉,都是庄里种庄稼的好把式。”
“嗯”
姐弟俩见人来了便准备下车,跟他们五人一道儿去地里瞧瞧。
“这庄子水量如何?”
赵平安边走边问,庄子的具体事宜他们最清楚不过,所以还得是问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庄户人。
“回少爷,除了四年前那场大旱,都还好,雨水都也充足。”
“可曾养些个鸡鸭猪羊的?”
“养过,可庄子里猪草也不多,便不敢多养。”
赵平安想了想,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哪个更适合,这世做农家乐是绝对不成的,吃食方面也是不成,就是种了粮食收成也不好,他又想到穿的衣服用的麻和丝。
“这苎麻你们可种过?”
“种过,收成也差,这苎麻也吃肥……”
如此,那便只剩养蚕了……
赵平安建议道:“姐,不如用这地种些个桑树,养些蚕,我在书上看过,这蚕丝用处可不少,琴弦,衣物,被子……”
第五十章 蚕宝风波(一)
赵平悦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这养蚕, 能行吗?”
赵平安挺着胸膛,理直气壮的说道:“当然行,种粮食不丰产, 那是因为这地用的太久肥力不够,中间一直种着粮食又没歇过, 姐你想想这一亩地得撒多少粮食啊!
桑树就不一样了,首先桑树密度不像粮食的密度大, 生长周期也长些,平时人畜产出的粪肥加上草木灰都可做肥料,那就够了。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 桑树喜阴, 而这里雨水充足, 如此看来,可不就是块种桑树的好地儿吗?”
前世不少偏远地区那种环境都能种桑树, 足以见得桑树这种植物的成活率是有多高,他就不信他们县里就不成。
谁说庄子必须要种粮食, 养蚕它不香吗?
赵平悦顿了顿, 一想到这庄子都这样了, 也没啥收成, 不如信他一回, 他弟说话向来靠谱的。
她又接着问道:“那这桑树苗从哪来?”
“对啊,桑苗从哪来?”
说到这个问题,赵平安也有些犯愁,他们县里有养蚕的人家吗?据他所知都是种地做生意的比较多。
“回两位主子,小人知道。”
见两姐弟两眼放光的看着他,李庄头接着回道:“旁边山上就有, 扦插就能活,小人可以带着人去折些来。”
“那蚕呢?据我所知,咱们县里可没有养蚕的,哪怕是衣物用的也多都是种些苎麻,这蚕种去哪里找?
总不能用野蚕吧!”
要不怎么说人多力量大呢!
姐弟俩话音刚落便有另一人张口道:“两位小主子,这野蚕可不成”,这次说话的是李桐,是跟来的几个庄仆之一。
见几人都看向他,李桐只好硬着头皮接着解释:“这家蚕和野蚕可不一样,野蚕不好养,还好逃逸,一般人都不养,小人有个老姐姐便是养蚕的,所以小人知道些。”
赵家姐弟看了看对方,又问道:“你那老姐姐现人在何处?”
“在隔壁的县上,若是两位小主人有需要,小人愿意走一趟。”
李桐深知他只是个庄仆,若只是在庄子里待着,是绝没有出头之路的。他最好的出路就是把他的长处展现出来,获得主人家的认可。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机会难得,他可不能放过。
不过他这番小心思对赵家姐弟俩倒是不算什么,只要能给他们办事,管他是将军还是士兵。
“姐,不如这样,既然已经播了种,这地里还能产出不少粮食,今年虽是扦插不了太多的桑枝,那就先弄一部分,这蚕只要找到蚕种了,繁育也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