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不是他回来的快,而是眼前的王爷,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将案子的全貌,看了个透彻。
即便如此,李锦却还是从“包庇凶嫌”“欺瞒皇族”的大罪名中,仅仅挑了一个“办事不利”的名号,扣在了云建林的头上。
跪在地上的他,深吸一口气,眼眸中满是感激的神色。
他叩首在地:“下官知错。”
李锦不疾不徐,一边继续翻看,一边轻描淡写的说:“准你戴罪立功。”他顿了顿,“但没有下一次。”
云建林闻言,心中意难平,仍旧叩首在地,李锦见他不起,便上前两步,蹲下身亲手将他扶了起来。
见状,云建林大惊:“王爷,您的伤……”
李锦摇头:“无碍。”
那之后,他深思许久,还是让云建林回避了六扇门办案的过程。
屋内,面对着厚厚一摞的讼状,金舒挽起袖子,盘腿坐在地上,一张一张铺开看。
那模样,与坐在书案后,椅子上的李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仿佛他才是姑娘家。
“王爷缘何不让云大人直接挑出来?”金舒头也不抬,“我们方才进来的时候,不是瞧见他已经分出来几张了么。”
李锦眉头紧皱,起身走到金舒面前,也盘腿坐在她对面的地上。
他拿起身旁的几张,一边看一边说:“云大人在盛州城是个好官。”他微微笑起,“不想让他在盛州百姓的心里,留下像是背叛了一般的印象。”
“他既然选择了与百姓站在一起,就不要再让他掺乎在六扇门的阵营中了。”
金舒手上停滞了片刻,抬头,看着李锦的面颊。
“王爷打算怎么做?”金舒问,“打算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上么?”
李锦轻笑,那眉目如画、俊美清朗的面颊,搭配着他才华横溢、洒脱不羁的灵魂,半面阴影半面光。
他说:“怎么可能。”
他说:“民心所向,便是正义。”
屋里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李锦低下头,全神贯注从那些状纸里寻找着案子的线索。
而他的话像是一颗石子,落进金舒的心头,荡起层层叠叠的涟漪。
睨着他的面颊,半晌,金舒有些抱怨地说:“查案就查案,耍什么帅啊!”她起身,“我去倒杯茶,王爷要么?”
一转身,根本听不到李锦的回答,她轻轻抚着胸口,深吸了三口气。
第165章 罪大恶极,死不足惜
满地的状纸,两个人面对面找了几个时辰。
初秋的午后,碧空如洗,薄云漫漫。白墙灰瓦的盛州府,盛放的月季花随风荡漾。
屋内,一支线香插在汝瓷的香炉里,香烟如线,青云直上。
“找到了。”李锦淡淡开口,左右看了一眼两手上内容不同的状纸,将其中一张递给金舒,“是个漆匠。”
闻言,金舒诧异抬头,接过状纸,看着娟秀的小字,目光自上而下,一扫而过。
“宣玉堂欠了他工钱近百两,你看的这张状子上,写着‘儿郎病重,家妻心忧’,所以才状告宣玉堂,希望他尽快结清工钱。”
李锦垂眼:“日期是去年今时,不远。”
他说完,又从一旁拿出另外几张状纸:“但是这几张,两月之前的,用词就变了。”
他纤长的手指指着面前的一行小字:“变成了‘不求归还银两,但求惩处奸恶,以慰亡妻、亡子在天之灵。’”
李锦说到这里,话音沉了不少。
去年今时,至今年初夏。
七八个月之间,这个叫唐思的漆匠,先后经历了丧子丧妻,递呈了四份状纸,仍旧未能要回属于自己的银两。
动机,犯案的条件,此时此刻在他身上逐渐清晰起来。
他就是李锦要找的那个人。
身前,金舒看着自己手里的几张状纸,看着上面洋洋洒洒的字迹,半晌才点头:“应该就是他了。”
原本的受害者成了加害者,原本的加害者成了被害人。
李锦瞧着她略带感伤的面颊,抬手招呼道:“扶我起来。”他说,“我们想找到这个人,还是得靠云建林。”
眼前,金舒迟疑了片刻,放下了手里的诉状,将与她一起坐在地上的李锦扶了起来。
身边这个一身黑衣的男人,眼眸始终注视着她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终是什么也没有说。
在六扇门久了,当下的情形,每个捕头都会遇到。
大奸大恶的人,用尽各种手段逃避大魏律令的制裁。他们干出来的事情,哪怕以命相抵,也死不足惜。
宣玉堂就是这样一个人。
所以,当唐思拿起手中的匕首,亲手将他杀死的时候,很难说他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
宣玉堂死了,不会再有被他强抢的姑娘,不会再有因此破碎的家庭,不会再有哭瞎眼的父母,不会有跳井以死明志的冤魂。
他死了,强占的土地回到了原有的人手里,欠薪的工匠出了一口恶气。
他死了,震慑了下一个如他一样,还在拖欠薪酬,还在为非作歹的恶人。
但唐思呢?
成了杀人凶手,成了灭门大案的凶嫌,成了身背四条人命,官府缉拿的要犯。
成了将许多人,从黑暗中拯救出来的英雄。
李锦望着沉默不语的金舒,双手抱胸,故意打趣一般的说:“金先生竟还有如此多愁善感的一面?”他轻笑,“像个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