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198节
从始至终,三柱子眼神深处的自制和冷静都非常明显,就是后面和他们老两口开玩笑,也只是在缓冲自己的惊讶而非情绪。
她孙子好着呢。
“我信你,这么多年,你看人从来不会差。”沈爷笑呵呵地对沈奶说道,希望那小子不要辜负他们两位老人家对他的期望,刚刚老妻说什么谁选中那个花瓶,这些金子就是给谁的,纯属胡诌。从一开始绒布袋就是替三柱子准备的,这孩子志向远大,有些东西只有在他手里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至于其他的孙子,单是大年初一早上他们的表现就让老两口闹心无比。一个金戒指就能让亲兄弟大打出手,相互攻击,要是让他们看到这么大的财富那还得了?
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给他们派瓷器活,这些人只要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
“放心吧,不会的。那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一点对想做成某件事情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坚持不懈的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任何目标,你的奋斗路将会是一盘散沙,根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前进才是对的。
他们三柱知道呢!
走出爷奶家的沈卫民此时心情还没有完全平复下来。
“艹”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一个感叹词。
早就知道沈爷沈奶手中肯定有好东西,不管是大伯大娘的表现,还是他娘李招娣的嘱咐,都和这个有关。如果都是外人言说,这件事情可能存疑,但当自家人都这么说,那事情八成是真的。
上次他进入机械厂成为正式工的时候,沈爷沈奶送的东西也证实了这一点。
对于这件事情,沈卫民一方面好奇爷奶的身世,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喜结连理的,另一方面就是无尽的担心。毫不夸张的讲,他想了无数中把这些东西从俩老人身边薅出来的方法。
现在各方面管理不严格,沈家沟因为地理位置,被池山围成了一片净土,很多事情传不到社员的耳中。但是再过上两年,这些东西成为催命符的那时候,谁都不能保证,那时候的沈家沟能不能如现在一样平静,沈卫民不敢赌。
在沈卫民的想法里,他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依照沈爷沈奶的脾气,只要他给出正当理由,他们就一定会认真考虑。他不图两位老人家的东西,只求他们俩平安健康,求家里人不受牵连。
但是今天,这所有的一切都被打破了。沈爷说这是沈奶的嫁妆,那他奶可真不是一般人了,一般人或者说就算是大地主,都拿不出这么丰厚的嫁妆。
沈卫民把绒布袋甩进空间,抹了两把脸,让自己清醒。
依照他对两位老人家的理解,他们肯定不会一下子把手头所有的东西都撒出去,毕竟还要生活。不管是任何时候,任何朝代,处在什么样的地位,把自己的底牌全都亮出来并送出去,都是最傻的行为。就算沈爷想这样干,沈奶也会拦住他。
可以遇见的是,他和两位老人斗智斗勇的生活逐渐拉开了序幕。
回到家吃了晚饭躺在炕上,沈卫民还有些没有回过神来。他在思考,怎么才能最简单的解决这件事情。
摆席之后,沈家沟食品加工厂风风火火的开业,这段时间工厂出货量稳定,公社供销社、南区供销社,沈卫民还专门跑了一趟县城,把北区供销社的合作谈了下来。
工厂现在不缺人手,有不少人就算没有被聘请为临时工和正式工,还是时不时的到工厂帮忙。对于这样的现象,沈卫民和沈东林都没有说什么,心里却觉得暖和。
忙忙碌碌的生活总是过的比较快,转眼间就到了二月底三月初,沈家沟新一届的选举正式拉开序幕。
这次选举工作是由公社同志周瑞主持,沈家沟所有成年社员均有投票权。根据之前推选出来的候选人名单,他们会通过投票决定新一轮的生产队大队长。
沈家这次推出去的人,是沈卫民本家四哥沈肆,就是妻管严的那个。他媳妇儿沈四嫂是食品加工厂的工人。
其实照常理说,沈家这边推出的人该是沈明磊。虽然沈卫民对这位大堂哥的印象不好,大年初一当天还差点撕破脸,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沈家沟的名声还可以。再加上他是沈爷的大孙子,自小就被寄予厚望。
不过新一届选举,大家希望选举出来的生产队领导班子得和食品加工厂有默契,只看这一点,沈明磊就不合格。中间如何操作自不必提,总之临了临了,沈肆抢走了全部风头。
吴家推选出来的候选人是吴林。吴和平的身体本来并无大碍,李长生的诊断结果,全体社员当然是相信的。但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吴和平的病情越来越重,后面还一度需要送去县医院,吴和平硬是不去,谁劝谁被呵斥。
一直到新一轮选举开始,吴和平已经需要完全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
最后的选举结果合沈卫民心意,池山生产队大队长从吴和平变成了年轻有干劲的沈肆。
对这个结果,大家都没有意外。其实单看沈家沟姓氏分布,如果按一人一票来算的话,沈姓有绝对优势。结果早在沈姓表示要参选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
这场选举,沈卫民期盼已久。
食品加工厂是池山生产队副业,如果大队长与他理念不合,对于工厂的发展只会起消极作用。所以他希望吴和平赶快消停,至于上来的是谁?
只要不明着与他作对,是谁都行。
新官上任第一次开大会,沈卫民在西广场上看到了吴林。对方面无表情,没有不甘也没有愤恨,仿佛事情早在他的意料之中,所以当沈肆宣布让他做六队小队长的时候,他完全呆住了。
“吴林能力强,在管理各方面都有经验,再加上沈卫民同志举荐,我也觉得他是个好人选,当然具体还要看社员们的意愿。咱们生产队所有的大领导也好,小领导也好,都有民意多数决产生。”新上任的大队长站在台上侃侃而谈。
而此时的吴林已经听不清楚他说什么了,在沈肆提到沈卫民名字的时候,他转头猛得看向对方。
无论如何,他没想到对方竟然会推荐他。
“为什么?”散会之后,吴林找上了沈卫民,拦住他的去路,固执的想得到一个答案。
沈卫民只是笑笑,“既然有能力,就好好的为社员们服务,也省的把精力放在不务正业上。我不是在帮你,只是为咱们生产队的发展与和谐考虑。”
吴林有能力吗?当然有能力。不然历届大队长,怎么就只有吴和平的儿子吴林留下了姓名,并获得了“小队长”的称呼?沈卫民之前说他是沈家沟年轻一辈的领头羊,可不是说着玩玩的。有些事情除了他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做到。
如果吴林姓沈,这场选举将会毫无悬念,半路根本杀不出来一个沈肆。
很可惜,他姓吴。
沈卫民这样说,并不代表他原谅吴林之前的所作所为。其他的都好说,单就破坏货车轮胎这一回,就让他对吴林的好感败到了负数。不过,不原谅和放任不管是两码事,吴林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怎么操控人心,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会找着机会给自己添乱。
没几年,就会长成大麻烦!
倒不怕他使出啥了不得的手段,但多几次下三滥,沈卫民也心累啊!
接下来的两年,他全部重心都在工厂建设上,能少一个绊脚石就少一个吧。况且他也没瞎推荐,吴林了解生产队社员管理各项事务,利用自身优势为村里做贡献,就当他是将功赎罪了。
“你其实不用这么做,我也不配得到你的帮助。”吴林皱眉淡声说道。
沈卫民抬眼看向吴林,哟呵,这得多有自知之明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呀。还知道自己不配,很好!觉悟很高!
“林子哥,想想这段时间以来你和你爹对我态度的变化,我大致能理解和平叔为何会处处针对我。表面上说是怕我挡了你的路,实际上更多是不想让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吧。”
吴和平之前待沈卫民还算可以,同村不熟的长辈。从他进机械厂,态度慢慢变化,不过当时还在可控的范围,等沈卫民提出要在村里办工厂,所有的矛盾方才一并激发。
吴和平明着表现出对沈卫民的不满,开始明里暗里给他使绊子。沈卫民相信,如果自己不姓沈,又有长辈撑腰,在沈家沟肯定什么都办不成。他从来没有想和吴和平站在对立面,所做也没有忽视过生产队的反应,甚至想方设法给生产队谋福利,却被利益共同体针对,想想还真是冤枉。
至于,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总结下来不过是就是这两点,后者更重。吴和平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他是在为吴林铺路,从而不断把吴林往前推,往前推,希望他能遏制沈卫民的发展势头。等发现吴林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之后,他就连着儿子一块恼恨。
吴和平大概也意识到沈卫民逐渐更不受他控制,所以他愤怒、恼恨,沈卫民严重怀疑他现在卧床不起和这种心理有很大关系,简单说就是自己气自己。面对这个结果,沈卫民不至于幸灾乐祸,却也哭笑不得。
细数他创办工厂的全过程,吴和平没有提供帮助不说,后面反而带头当起了刺头儿。虽然从未表态,但是从他的行动看出,他对沈卫民对工厂的意见不小。有些意见可以调和,有些却只能二者取一。
沈卫民本来以为他和吴和平之间的矛盾可以调和,后来才发现他们是后者,只能两者只能择其一。
——所以吴和平下台了。
此时,听到沈卫民这样说,吴林许久没有说话,既不对沈卫民的话表示赞同,也不反驳。不过,不反驳本身就说明一定的问题。
“再来,我只是在商量事情的时候,随口和四哥提了两句。让你做小队队长,是大队长和舅舅他们商量出来的结果,之后又经过社员们选举,你是名正言顺走到这个位置上的,和我关系不大。”沈卫民淡淡的说了一句,转身就要走。
“沈三柱。”吴林唤了一声,语气焦急。
沈卫民停下脚步,不明所以的回头。
“无论如何,你不计前嫌帮了我,这件事情上我要谢谢你。还有,对不起。”吴林冲沈卫民鞠了一躬,可以看出他是发自内心的道歉,低头鞠躬,久久未起。
沈卫民没回应。
有些事情,沈卫民不想去追究,不是他仁慈而是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基础上,就算他想追究,最后也一定会不了了之。
谁让他没有证据。
现在这个结果,沈卫民还挺满意的。惩罚一个人,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感化一个人,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样重要。吴林最后堂堂正正的跟他道歉是沈卫民没想到的,他应下这声道歉一点都不心虚。
至于其他的,沈卫民愿意让一步。但要说和吴林处成朋友,沈卫民做不到,以前不是,现在不愿意,以后更不可能,维持互不干扰关系就足够了。
——不管怎么说吧,吴家的事情到此算是告了一段落。
摆席之后,村里全体社员对食品加工厂的建设发展充满热情,一直到现在大家还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自发到工厂帮忙的也有不少。
吴家消停之后,沈家沟不说全都服气沈卫民、服气食品加工厂,不过没有人明着给使绊子,也没有人给脸色看,食品加工厂经营和发展变得简单起来。
食品加工厂和生产队之间很快就形成了最佳的相处方式,想要办事,双方商量着来,互相尊重,彼此成就。
随着时间推移,“卫民铺子”名声越来越大。再去供销社,很多顾客直接点名“我要卫民铺子”的不在少数。
之后两年,奋斗、和谐是沈卫民生活工作的总基调。
工厂稳步发展。食品加工厂同心一体团结搞生产,沈卫民和沈东林配合默契,赵琪和赵和各司其职。他们潜心为工厂谋发展,巩固公社的合作,维护县城的合作,偶尔去省城出货,所有订单基本稳定,工厂收入稳步增长。
生活和顺。爷奶尚且安康,爹娘身体强壮,小两口如胶似漆,俩娃在长辈的培养下懂事好学。另外,应和之前的承诺,沈卫民和李卫国的旧友、战友也都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当然,人生在世,不可能毫无烦恼。就像赵琪最大的烦恼就是经常有人问她和沈卫民结婚这么久,为什么肚子没有动静。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夫妻两个虽然同房同床,却一直盖着棉被纯聊天,她要是有动静就怪了。
她和卫民哥彼此心知肚明,公婆也或多或少的知道真相,但是外人不知道啊。因此,背地里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不长眼的窜倒沈卫民离婚另娶。
赵琪当然觉得委屈,他化解委屈的办法就是缠自家情哥哥。作为一个从过去穿来的人,她不懂卫民哥到底在坚持什么,她其实并不在意这些。赵琪生活的那个时候,姑娘十五六岁出嫁是很正常的,像她这个年纪,可能已经是两三个孩子的母亲了。
赵姑娘在撒娇这件事情上完全无师自通,为达到目的,一到晚上就窝进沈卫民怀里哼哼唧唧。她都不用说话,只睁着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看着沈卫民就能起作用。
如果不是沈卫民定力强,早就让她得逞了,不过原则问题怎么可能轻易退让?天知道沈卫民这几个月是怎么过来的?
盼望着,盼望着,时间来到了一九六六年。
这年三月,赵姑娘将满十八。
第135章
一九六六年的春天, 天气温暖,和煦。
池县南区76号屋。
“奶奶,我吃饱了。”一个身穿绿色军便装的男孩, 着急忙慌的咽下最后一口粥,抓住自己的斜挎军绿色刺绣小书包,跑到等候在大门外的妇女身边。大概知道自己又犯错误, 男孩“嘿嘿”笑两声, 然后抓着妇女的手晃她胳膊,求饶意图明显。
“你啊, 一点都不省心。奶不是经常给你说不能啥事都学你小叔。”妇女给男孩整整衣领,明明早起几分钟就能避免很多问题,但是这孩子就是不长记性, 喜欢赖床。“如若再有下次,我得和你杨叔叔提意见了,叫你俩晚上不准出去。”
虽然着急,双方说话的时候还是下意识把声音压得很低。
大家肯定猜到了。刚跑出来的男孩是李家康, 又过去两年, 他长到六岁, 个头却不见变化,目前正在池县小学正在读小学一年级。妇女当然就是李招娣,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相反她精气神儿看上很好。
李招娣身边站着一个俊秀小少年,是从年后就开始抽条长高许多的叶聪, 他和李家康一样就读池县小学, 读三年级。
“奶,这话你昨天已经说过了。”叶聪把李家康手里的挎包接过来,淡声提醒道。
李招娣一噎, 却没像往常一样听见李家康附和他小哥。斜眼瞧去,她大孙子正在啃鸡蛋,小仓鼠似的,腮帮子一鼓一鼓,瞧这挺可爱。就这还被噎的不轻,不过就算没办法说话,他也选择跟叶聪站在一个战壕里,跟着拼命点头,意思很明确:“我小聪哥说的对!”
“事情再一再二不再三,再有第三次,你看我找你们小叔谈话去不?”李招娣瞥了眼俩孙子,这个时候当然不能认怂,她可是长辈!
听到这话,李家康和叶聪偷瞄一眼对视,均从对方眼里看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奶奶和小叔抗议去,不然他们好不容易求来的教学机会就得夭折了。小叔最听奶的话了!
两个小家伙眼珠转的飞快,很显然正在想应对之策。
李招娣把俩孩子的反应看在眼里,险些笑出声。她膝下现在就只有这俩孙子,再加上李卫国的缘故,所以格外看重些。
把俩孩子送去上学,是要他们学知识、考大学去的。看看现在这叫什么事?李家康精神萎靡,早上赖床,把人拉起来,坐着还能呼呼大睡。叶聪精神不济,眼下的青黑怎么也掩饰不住。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自从去年俩孙子被送到县城来上学,就开始正式跟着杨文也练拳,说是为了强身健体。李招娣当然没意见,就是在家,俩孙子早起晚睡也从来没落下过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