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经她手拐卖的孩子,距今为止,已有7人之多。而这次查办du/品、违禁品,我们发现这两者她均有参与,最高时,一天她帮忙送货10次,重达1.45公斤。”
姜宓听得心惊:“你有她变装后的照片吗?”
邢编指指抽屉。
抽屉里有妻子给他买的新手机,手机里有他让搭档帮忙传来的郭彤资料。
姜宓点开相册,第一张是个小老太,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邋遢老太,姜宓一时没看出破绽:“脸上、手上用的是硅胶吗?”
邢编点头:“现在的硅胶技术,逼真到什么地步,指纹都能1:1还原。”
第二张穿了增高鞋,郭彤伪装成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手里抱着篮球,看那走路的姿态,脸上张扬的神情,真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10岁的女孩扮的。
第三张戴了假发,垫了胸部,她又成了个十四五岁的少女……
姜宓一张张翻过:“能发几张到我手机上吗?”
邢编点点头,帮她挑了几张代表性的发过去。
回到家,来不及吃饭,姜宓一头扎进书房,研究了一下午,得出一个结论,这人不管怎么易容、变装,骨骼是改不了的。
晚上用过饭,姜宓给姜老打电话,托她帮忙在医大找一个解剖系的老师。
第二天,背上包,姜宓带着殷月便去上课了。
摸骨、辨骨、识骨、解剖。
完了,她又找到警局局长,去警局,跟着蒋法医打了一个多月的下手。
这期间她通过助理医师考试,取得了助理医师资格证。
腊月二十五,姜宓跟蒋法医请了半月假,先买花去陵园、墓园,祭拜过巫老、巫家昱和他父母,老师、师娘等人,然后带殷月、于小军、于小松去边防。
姜老走不开,姜可颂抽空跟来了。
五人坐飞机到青北市,姜宓没急着走,让殷月带他们去逛逛,自己背着包去了当年的西餐厅。
几经改建,原来的地方盖起了高楼,找不到一点当年的痕迹。
矿区医院、传染病医院亦是如此,原来的建筑都扒了,新盖起来的大楼宽敞明亮,早已物是人非。
晚上躺在酒店的大床上,姜宓第一次失眠了。
掀被下床,坐在窗前的地毯上打开手机,点开巫家昱的照片,姜宓忍不住轻喃:“巫家昱,你说,我们有来世吗?”
她不知道答案,更怕答案是“否”。
翌日一早,吕莹的孙子和陈红的孙女开车来接。
陈红的孙女一见姜宓便笑道:“大娘,您还记得我吗?”
姜宓愣了下,笑道:“金灿。”
第一天过来,热情帮她寻找小松的女孩。
“哈哈……我以为您早把无忘记了呢,”金灿伸手抱了抱姜宓,“给您的名片早不知放哪了吧?”
“在书桌的抽屉里。”姜宓拉着她的手打量了几眼,脸形像陈红,“你奶还好吗?”
“您认识我奶?”
“听姜老提过几句,她说你奶是她见过的第一个女飞行员,一身军装,英姿飒爽。”
“哈哈……我奶还说第一次见面,她没给姜老留下什么好印象呢。那时她顶着生育的压力,听说姜老在军区的诊疗室给战士施针袪寒,抱着试试的心态过去,结果姜老跟她说有九成的治愈希望,激动得她当场泪流满面……”
“你爸是哪年出生的?”
“1965年9月25日。姜老当初跟我奶说,保证让她第二年的那时怀上宝宝,结果还真就怀上了,隔年我爸就出生了。我太奶奶高兴的啊,就差在家里给姜老塑像烧香了。”
“哈哈……”殷月乐道,“你太奶奶真有意思。”
金灿憋憋嘴:“要不是有姜老的保证,她一年都等不了,天天恨不得让我爷爷赶紧跟我奶离婚,好娶她娘家的远房侄女。”
姜宓跟着笑道:“那时老人重子嗣。”
说笑间,几人上了车,先去军区医院,看在家休养的吕莹。
此时的姜宓在吕莹在眼里就是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姜宓上门,是姜老介绍的针灸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病痛的折腾,吕莹看着比姜老老多了,花白的头发,枯瘦的面容,目光也不如姜老清亮。
施完针,吕莹的儿媳热情地留几人吃饭,姜宓打量着墙上的照片,梁院长夫妻、梁冉、吕莹夫妻,全家福。
“不知为什么,看着你就觉得亲切。”吕莹穿好衣服,拄着仗从屋里出来,看着姜宓笑道,“以前来过这边吗?”
姜宓摇摇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我听姜老说,早年她在这儿工作,冬天一下雪,外出都用爬犁。”
“对!”吕莹笑道,“为此军部专门养了狼狗、马、骡子冬天拉爬犁,师傅初来那年,往返我们这儿和边防,坐的爬犁就是狼狗拉的。对了,当年她还养了只狼狗,取名叫‘小白’,是她亲手接生的,因为太过弱小,小白的妈妈天狼怕它养不活,死皮赖脸地把它交给了师傅。”
“她来这儿学习、帮战士们施针,都带着小白,还让我帮忙给小白买奶粉,那时的奶粉多精贵啊,她自己都舍不得喝……”说起过往,吕莹眼里闪着光,“几年后,她从边防调来,小白也大了、老了,便没带来,留给了大妮姐。”
“小白去后,大妮姐养着它的崽子,一代又一代,如今都……”吕莹想了下,“好像都第七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