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01页

      “奴婢梨枝。”
    梨枝挎着小包袱,站在尘土飞扬的道边,像一株长错了地方的玉簪花。
    魏蔺下马,将缰绳交给随从。
    “梨枝姑娘,怎么在此处?”
    梨枝因等到了魏蔺,满心都是高兴,提起江宛却忍不住眼泛泪光:“夫人失踪了,奴婢听说夫人会被送去北戎,便想求将军带上我,带我去找夫人。”
    江宛会被送去北戎?
    这个婢女又是从何而知?
    种种疑虑浮上心头,于魏蔺,也不过一瞬而已。
    魏蔺主意定了,便道:“去北方的路,可不是花红柳绿的。”
    梨枝急切道:“我明白!只求将军能带上我!”
    魏蔺转头叫来随从:“付千,你过来。”
    “这位是付千,是我手下心腹,便由他护送你去定州吧。”
    梨枝仍想争取:“将军……”
    “我有公务在身,须日夜赶路,若你不会骑马,便只能拖累我等。”
    梨枝才讪讪垂了头:“全凭将军安排。”
    魏蔺又交代了付千几句,便上马离开。
    抱着小包袱的梨枝看着眼前黝黑的护卫,露出一个强忍失望的笑容。
    付千护卫看在眼里,心中也有了思量。
    第十章
    八卦
    汴京中发生着各种新鲜事,江宛对此一无所知,她的马车在尘土飞扬的路上疾驰,五脏六腑纷纷挪位,又被颠簸回原位。
    下马时,她用力顺着胸口,生怕自己会吐出来。
    圆哥儿小小一只,适应能力却比她强些。
    江宛缓了一会儿,牵着圆哥儿走进路边的茶肆中。
    他们是要在此处吃午饭的。
    茶肆里也有些佐餐小食,江宛每样都要了一些,又买了些茶肆掌柜的秘制酱肉,配着热腾腾的茶和烤得酥脆的饼子,吃了这几天最舒坦的一餐。
    吃完饭休息的时候,江宛想起阮炳才要靠妹妹卖猫还赌债的传闻,不由好奇地问:“阮大人,你真的喜欢赌钱吗?”
    “略通而已。”
    江宛:“一般说略通,就是很擅长的意思。”
    阮炳才谦虚:“小道而已。”
    江宛好笑:“赌钱在你心中竟然也能算个「道」,那你的大道是什么?”
    阮炳才对她的嘲笑毫不在意,站起来一整衣衫,不晓得对哪个方向拱手:“学生惟尊儒而已。”
    江宛:“……”
    江宛对他的厚颜无耻表示惊叹:“没想到你这就给圆上了,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阮大人就是靠这种「道」挣钱的吧。”
    江宛啧啧两声,“不晓得赌了这么多年,阮大人攒下多少钱了,说个数目吓吓我呗。”
    可不就正戳中了阮炳才的痛脚,若非赌运太差,他也不可能欠下那许多银子,又被承平帝和北戎人两边都给看中了。
    说多了不过是辛酸泪一把。
    别说赢钱了,倒欠了好几万两。
    阮炳才转移话题:“你这都是听了有关我的流言,那你的流言不是更多吗?”
    “我有什么流言?”
    阮炳才:“我听说你疯了。”
    江宛知道肯定还有后文:“那我是怎么疯的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阮炳才撩袍子坐下,往嘴里丢了颗盐水花生。
    “话说那郑国夫人,年约二十许,夫君为报皇恩……”
    “说重点……”
    阮炳才直击重点:“你之所以疯了,是因为宋吟的外室给他生了三个孩子。”
    “哦豁……”江宛惊叹,吃了一颗花生,“请继续……”
    “说起宋吟这个得宠的外室,其实还是你的贴身婢女,因你嫉妒婢女美貌,将她卖给人牙子,人牙子将她卖进青楼,这第一夜就遇上了这宋吟,二人干柴烈火……”
    “还有孩子在呢。”江宛提醒他。
    阮炳才看一眼圆哥儿,正色道:“二人便钻了被窝。”
    江宛:“……”
    “后头那些说你嫉妒成性迫害贤淑人的话,还说吗?”
    江宛摇头:“有没有别的,这些我都听过了。”
    “别的……”阮炳才摸了摸下巴,露出一个十足猥琐的笑容,“听说还有个男人经常坐你家的马车出门去脂粉街游荡,而且那个男人长得就是个小白脸的模样。”
    江宛:“迫害外室的确是捕风捉影,然则小白脸男人倒是确有其事。”
    一干护卫的耳朵都竖起来了。
    那男人是谁?
    “是谁?”阮炳才充满求知欲地看过来。
    江宛在承平帝和昭王之间犹豫了一会儿,坦诚道:“我自己……”
    阮炳才:“我不信!”
    “真是我自己。”
    “那你去花街柳巷做什么?”
    “我去花街柳巷还能……”江宛放弃,“杀人放火。”
    她看着阮炳才,等他再说一次「我不信」。
    然而阮炳才:“这我信了。”
    “夫人一般去杀什么人?”
    “男人。”江宛对他挑眉。
    阮炳才背后寒毛一立。
    “夫人说笑了。”
    “想想也真没意思……”江宛感慨道,“都是凡人罢了,何必这样狠毒,非要把彼此的脊梁骨戳烂不可。”
    阮炳才:“人言可畏,三人成虎,本是古而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