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3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

      仁明殿内,孟皇后正在准备着春蚕事宜,贴身的女官,急匆匆进来,递过一封信,道:“娘娘,大公子的信。”
    “慕古?”
    孟皇后连放下手里的东西,有些慌乱的接过来。
    慕古是孟唐的字。
    对于这个弟弟,孟皇后是给予了最大的关心,尤其是他爷爷孟元死后。
    孟皇后看着这封信,嘴角抿了抿。
    孟唐没有说其他的事情,就是来询问关于蔡京那道奏本,‘废除科举’的事。
    孟唐今年,也是要应试的。
    孟皇后自然知道外面的事情,却并不清楚赵煦以及政事堂那几位相公的态度。
    她拿着信,表情犹豫再三,低声道:“你亲自去见慕古,告诉他,祖父病故,他要守孝,不得应试,更不许参与外面那些事情。”
    女官看着孟皇后,会意的轻轻点头,道:“是。”
    女官心底其实很是心疼孟皇后,夹在太皇太后与官家之间,现在太皇太后失势,即便有官家的庇护,孟皇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不但外面那些廷官嚷着要废后另立,宫里的女人也是蠢蠢欲动。
    孟皇后的处境,十分艰难,需要步步小心。
    慈宁殿。
    周和在赵颢的房间,看着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形容枯槁,紧闭着眼不停咳嗽的赵颢,神情漠然。
    床前,还站着一个战战兢兢的太医。
    周和盯了好一阵子,转向太医,以一种威逼目光盯着他,道:“这次是真的?”
    太医头上直冒冷汗,却不敢擦,哆嗦着道:“黄门令,这次绝对是真的,燕王殿下,怕是撑不过几天了。”
    周和面无表情,心里思索再三,转身离开,来到院子里。
    高太后自从彻底告别政治舞台,起色反而好多了,身体逐渐有所恢复,这会儿在院子里晒太阳,静静的看些书。
    周和小心翼翼的走过来,并没说话。
    高太后看了许久才道:“是真的?”
    周和连忙躬身,道:“应该是。”
    高太后冷哼一声,道:“死不足惜的东西!”
    赵颢的那些事,可以说对高太后打击很大,是她彻底灰心的根由。她一直觉得她将大宋治理的不错,吕大防等人,还能说是品行不端,自作孽,与她关系不大。但她的儿子居然涉入克扣军饷,暗杀三司使,甚至是勾结西夏,这不是想推脱就能推脱的了。
    她对赵颢彻底失望,死活都不管了。
    周和默默无声。
    高太后多少有些烦躁,看不进去书,瞥了周和一眼,道:“蔡京上书要废除科举,政事堂,官家怎么说?”
    周和躬着身,道:“官家留下了那道奏本,没有发给政事堂。”
    高太后点点头,看向宫外,轻叹道:“也不知道章惇他们这次是冲着谁去的。”
    高太后纵然不理朝政了,可眼光还在。在这种时候,厄需朝廷团结、冷静,全力推动‘新法’,可章惇等人不但没有辟谣,打击谣言,反而坐视不理。
    只有一种可能:他们要借这道奏本做些事情,能用‘废除科举’来遮掩,可见非同小可。
    不管是赵煦还是章惇,他们都是目的性很强的人,做任何事都有清晰,精准的目标。
    周和也看了眼宫外,躬身不语。
    高太后只是说了一句,再次拿起书,面容和缓的慢慢翻阅。
    过了晌午,宫外的热闹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炽盛。
    苏轼拜访了很多人,得到了不少肯定的回答,尤其是在朝的一些高官,比如吏部尚书林希,工部尚书杨畏,都明言反对废除科举,这令他心里安定不少。
    而宁远侯顾正洋得到的支持比苏轼还多,勋贵集团向来彼此联姻,关系错综复杂,近百年下来,彼此之间是相当紧密。
    各种各样联合奏本层出不穷,相互走动间,隐约可见的压力,磅礴如海的涌入政事堂。
    宰相苏颂躲出了城,研究他的天象仪去了。
    章惇的府邸,来来去去不知道多少人,各种咒骂声不绝,要不是早有防备,章府还得被再烧一次。
    章大娘子气的差点晕厥,命令下人收拾东西,准备带着一家老小搬回下乡去。
    刑部依旧被围着,士子们愤怒难当,三翻四次要冲进去,要蔡京给个说法。
    没人敢惹这些人,生怕闹出点事情,点燃他们的怒火,一发不可收。
    好在,各部门开始行动,对这些士子展开劝说,勉强稳住局势。
    刑部里,这些人用尽手段,终于弄来一些吃的,安抚着被堵住的大小官吏。
    蔡京十分煎熬,除了等,没有一点办法。
    吏部不动如山,正在准备出台完善版的‘考铨法’,这是今年‘新法’的重头戏。
    可以说,朝廷因为蔡京的一道奏本,被搅和的乱七八糟,但还能镇定,在焦虑的同时,继续推进政事堂拟定的既定计划。
    到了傍晚,徐幸隆从开封府出来。
    他只是被‘训诫’两天,在开封府的一间偏房喝了足够的茶。
    被外派到开封府的周韬,背着手,鼻孔朝天,送徐幸隆出来。
    门外,一群人早就在等着了,眼见徐幸隆出来,当即热情洋溢的疯涌而上,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都抬着手,一脸激动的道:“徐兄!”
    “徐兄高义!”
    “徐兄真是我辈之楷模!”
    “徐兄临危不乱,临阵不退,风骨昭然,必青史留名!”
    “徐兄,大事未成,还得继续奋进!”
    徐幸隆被关了一天,虽然知道外面风起云涌,但看着这么多人涌过来,还是吓了一跳,勉励镇定心神,抬了抬手,没有多说,要自顾离开。
    “徐兄,我等备了酒席,还请赏脸。”有人拉住他。
    徐幸隆挣扎着,道:“被关了这么久,家中父母担忧,还容我回去告罪父母。”
    “徐兄,已经有人去了,但请放心。”
    徐幸隆挣扎不脱,却坚持不肯跟他们走,道:“刚刚出来,轻容我换洗一二。”
    “徐兄,我们都准备好了。”
    徐幸隆被二十多人围着,拥挤着向前走,他极力保持平静的说道:“去去晦气……”
    “徐兄,我们等了很久,无需顾忌这些……”这些人根本不给他机会,要架着他走。
    徐幸隆是个冷静的人,哪里看不清楚,心里万分警惕,眼见越走越远,忽然大声说道:“我在开封府里写了反对废除科举的奏本,诸位兄台请放开我去拿……”
    众人一怔,几乎下意识的停止脚步。
    徐幸隆拼力挤出去,跑回开封府。
    周韬背着手,一直俯视着这帮人,听着徐幸隆的话,愣了愣。
    他一直盯着徐幸隆,可没见他写过什么东西。
    转瞬间周韬就明白了,看着徐幸隆急匆匆从身边跑过去,表情威严的扫了眼那二十多人,转过身施施然的进府,对着门旁的衙役淡淡道:“看好了,不准任何人闯进来。”
    衙役不吱声,看着周韬走进去,一个衙役一口吐沫吐出来,冷笑道:“什么玩意!”
    “就会对我们耍威风,什么东西!”其他衙役也面露不屑与愤怒。
    门外那些‘迎接’徐幸隆的人,还站在台阶下,焦急的等待着。
    徐幸隆跑回了开封府,见那些人没有追进来,这才松口气。
    周韬背着手,慢悠悠的过来,鼻孔朝天的道:“知道怕了?”
    徐幸隆心有余悸,这一天来与周韬还算混的熟,这周韬虽然鼻孔朝天,但确实有些见识。
    “我该怎么办?”徐幸隆稳住心神,问道。
    他肯定是不能出去了,要是被这些人架着,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周韬背着手,嗤笑一声,道:“年轻人,你还是太嫩了,你以为你躲着,他们就会放过你?他们有一万种方法将你推上去。”
    徐幸隆看了眼外面,听着周韬的话,心里飞速思索着应对办法。
    他不能成为别人的刀对抗朝廷,否则必然引起朝廷公愤,仕途断绝!
    周韬说的没错,他是第一个点出蔡京奏本的人,成了第一个‘英雄’,他即便躲着也逃不开,必须要想办法脱离这件事!
    是的,徐幸隆不是要冲锋陷阵,是要抽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