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绾娘有心了,带着孩子的确不便,这个假我就准了。”方姨娘接过开胃汤喝了一口,眉眼舒展的夸赞,“这道胡辣汤倒是正宗,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粘稠、酸辣可口。”
柳茹月暗自揣测着那黑斗篷之人身份,听姨娘这么问,心里有了计较,那身形看起来倒是有几分像陈嬷嬷,也怪不得方姨娘现在如此问她。
便顺着方姨娘的问题,换了口音回答道,“绾娘正是西华县人,做的胡辣汤自然正宗,就是听说姨娘胃口不好,所以绾娘就自作主张做了这一道汤,希望姨娘能多吃点饭菜。”
“你不说,我还当真忘记了,你就是豫州人,这口音就是豫州方言了?”
“正是。”
方姨娘脸上笑意不减,似是突然对豫州来了兴趣的问了很多豫州的风土人情。
柳茹月便绘声绘色的描述起来自小在豫州生活的所见所闻,“……,我最喜欢的还是洛阳牡丹花会,哎呀,一说起家乡,绾娘就有些止不住了,耽误姨娘吃饭了。”
柳茹月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唇,眼神流露出乡愁道,“以后姨娘若是有机会,可以去龙门石窟、白马寺看看,和洞庭郡的风貌完全不一样呢。”
“听着你说这些风土人情,我对洛阳倒是心生向往了,陈记米庄好像也开到了洛阳,将来若是有机会,我会去看看。”方姨娘有些乏累的揉了揉太阳穴,“青菊,拿绾娘这月的月钱来。”
第63章、是他
待得柳茹月离开了,方姨娘挥退丫鬟,伸手支着额头略微乏累的问道,“是她么?”
穿着黑斗篷的人影从屏风后走了出来,“那柳十娘乃江高县望凌乡顺清村人,操着一口西南官话,这绾娘一口地道的豫州口音,又对洛阳风土人情如此熟悉,应该是老奴想多了,世间带着这么大孩子的厨娘如此多,是老奴敏感了些。”
方姨娘美眸依旧紧闭,轻哼一声,“嗯,谨慎些是对的,现在是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功亏一篑。”
“是。”
-------------------------------------
陈府是大户人家,又在姨娘的小厨房当差,虽然还没做足月,方姨娘也给足了当月的工钱,5钱碎银子。
柳茹月感谢了一番,拿了牌子,回到小院儿就辞别了白芷,背着孩子回家了。
在路上,柳茹月脸上的喜悦从未消去,像个惦记家中夫君孩子的妇人,买了一些好酒菜,这才回了家。
见过方姨娘之后,心中总觉得不安。
回来的路上也察觉到有人在跟踪自己,害怕莺歌漏了马脚,敲门时候便柔情蜜意的喊道,“夫君,开开门!绾娘回来了,给你们买了好吃的!快开门!”
不出门的时候,莺歌懒散惯了,听到她的叫唤,喜上眉梢就要去开门,听到她的话,就急匆匆回到屋子抓起纶巾戴在了头上。
听到动静,和莺歌志气躲在屋中的陈尧兴奋的从床上跳下来,可算能知道陈府里的事情了。
刚出门,就撞到了手忙脚乱整理衣冠的莺歌。
“哼!”
“切!”
两看两相厌的人两人,纷纷撇开了头,“有什么话,一会儿再问她,在门口不许问!”
磨了磨牙,陈尧应了下来。
一个黑影跟着柳茹月到了墨池巷,见她敲门不久,一个书生打扮的俊俏男子猴急的环着她的腰拉进了小院,一个小丫头片子兴高采烈的嚷嚷着,“娘,你终于回来了,爹都要把春妮儿饿死了!”
“你爹百~万\小!说看入迷忘记给你做饭了?”
小丫头嫌弃的告着状,“爹做的菜难吃死了,娘,你都可以带弟弟去做工,下次也带上春妮儿吧,我才不要在家里陪爹爹。”
“娘在人家府里是去干活儿的,又不是去享福,你弟弟娘还能背着干活儿,你跟着去,娘可背不动你。”
“凭什么弟弟可以跟着娘去,娘就是嫌弃春妮儿是女孩儿,哼……”
院儿内传来了砸门的声音,小丫头片子火气倒是大。
再次传来敲门的声音,绾娘轻声细语哄孩子的声音传来,“春妮儿,出来吧,娘买了好吃的,出来吃饭。”
“不是娘做的,我不吃!”
“娘今儿累着了,春妮儿想吃什么,给娘说,娘明天去菜市买了菜回来做给春妮儿吃。”
“哼。”
“下次娘不带弟弟进府了。”
“真的?”
“真的。”
“娘子,你就是太惯着春妮儿了,你明天就教她做菜,以后让她给我和水根做饭,瞧她还嫌弃,这么大还不会做菜,长大嫁不出去。”
“呜呜呜,娘,你看爹,他又说人家嫁不出去了,嫁不出去丢的还不是他的脸。”
“好了好了,我一回来,你们就吵吵,还要不要吃饭了。”
“要!”大人孩子齐声回答,活像好些日子没吃好饭菜的饥涝样。
陈尧心中着急,但莺歌和十娘都不给他任何机会说话,他也只能配合着继续叫爹爹、娘亲,抱怨着他们忽略自己。
还好柳茹月没有让他等太久,吃饭的时候,看了头顶瓦片、又观察了窗外,这才沾了水在桌上写道,“有人跟踪我,继续抱怨我不关心你,抱怨你爹嫌弃你不能念书考取功名是个赔钱货。”
看到跟踪两字,陈尧心下害怕,埋怨的声调也带上了哭腔,听上去委屈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