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其实灌夫也有不能说的秘密,当初因为一时鲁莽,数十骑出,两人还,自己是荣华富贵都享受过了,另一个人却因为失了胳膊,只能返乡归家。
打窦甫,是因为他出言不逊侮辱灌疆无半分先祖之风,因先父主人家名称而争理,也称得上是义字当头!后犯法是因为终于找到了一同回营那人的后代,却是个不成器的囚犯,他怎能坐视不管?行贿枉法救了那个人的儿子,因此丢了官职,但他不后悔,人生在世,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做回普通人也好。
做回百姓后,灌夫终于打听到了那人女儿的下落,竟然在窦婴府里,他只好硬着头皮上去要人,本以为会因为窦甫的事,两人肯定得撕破脸。可是窦婴弄清了来龙去脉并没有为难他,反而赞他高义,不止将那人的女儿完好无损的送还给他,还热心肠的帮那人的儿子找了个好归宿,两人因此相交深厚。
而另一边,自从灌阿去世,后代灌彊跟他的交集日渐稀少,若之前还守着先辈之意,后来就因为性格不合渐行渐远了,但总之两家还有些交集。太后去世那年,灌彊因罪被夺爵,灌夫还相帮不少,可等空了两年后,被停侯的灌家,新起来一个同辈的灌贤作为宗子,被封临汝侯。
此人甚是自持身份,自诩世家大族,对他的豪爽潇洒嫌弃不已,出入宴席总不给他好脸色,灌夫也是心气极高之人,对他也是不屑得很。
所以最后灌夫的情况倒也讽刺,生死之交,算得上家传渊源甚深的灌家和他越走越远;反而有仇在先、正值如日中天的外戚贵胄窦家,却和他一介白衣游侠作风脾气相投,亲密无间。
世事无常,有人因情义而聚,却因性格利益不和而分;有人因冲动结仇却因情义而解,相交甚深。
总之,灌夫算是不得已就站进了田、窦之争的其中一方,还因为自己的性格冲动成了矛盾爆发的点火索。
若说先前他们争地也好、互相告发不法之事也好,都是两个外戚在扯皮,了不起就是在刘彻一个人面前吵闹。
可今天这件事却没有那么简单,宴席之上牵扯的人太多了!
灌夫如今算半个游侠,背后是过气外戚却曾帮刘彻的窦婴,当事人有程不识、李广这种世家老将,有刚嗣侯爵的旧臣贵族灌贤,更是有如日中天的新贵外戚田蚡。可以说,除了诸侯,就差不多凑齐了刘彻要打击和重整的所有群体,五缺一!
若真是非要凑个整,这在喜宴上闹出来的事,新娘子是诸侯之妹,彻底齐活了,刘彻扒拉扒拉这些人的底细,深深觉得这牌还真是热闹啊!
最后刘彻不得已拿出了太皇太后当初的那套,让众人朝辩于长乐宫大夏殿。那天本来是唇枪舌战你来我往,眼瞅着就是双方势均力敌,卫子夫觉得刘彻的和事佬算盘应该会打得很漂亮。
但是情况却有些不对,卫子夫那天就陪太后在后面的长信殿坐着,眼瞅着王太后怒气冲冲的摔筷子,拿出亲情来要挟刘彻,最后不得不以严查窦婴和灌夫而结束。
结果显而易见,灌夫做了这么多年豪强一族,罪行昭彰,报上来之后就被判斩刑了。
按理牺牲了一个外戚打架,小贵遭殃的灌夫本也没什么,敢在丧期出席宴饮的,本就是明晃晃的就想往刘彻的儒家礼制上撞,刘彻连匈奴之事都舍得逼死收编很久的一个王恢,一个武将世家出身混成游侠的灌夫,不向陛下尽忠,偏要搅合进外戚之争里,刘彻不杀他杀谁?
可是卫子夫觉得这事没有那么简单,前段时间刘彻让她打掩护出宫时,并不是照往常一般去了民间微服私访,而是只在长安城转了转就回来了,后来月皎来问陛下是不是想用兵?她还奇怪为什么突然有此一问?马邑之谋刚刚失败才一年,青儿和期门那帮人不是散在各地马场就是在上林苑训练骑射,陛下哪会这么着急啊?
当时月皎跟她嘀咕:暂不动兵就好,公孙敖那边急吼吼着想立功,锦枫大着肚子都安抚不了,偏她看到了刘彻有一次晚上微服见了程不识老将军,还以为要动兵。
现在卫子夫大概算了一下,大概就是田蚡跟康王之女定了之后没几天的事情,再想想当初刘彻那句就怕贪权好色,志不在此啊!
若是这句话换个角度来理解,是不是意思就是怕贪财好色还满足不了欲望?
那欲望是什么?
难道还想比太皇太后的窦家还过之而无不及?要跟诸侯一起做大势力吗?卫子夫想到田蚡要娶的是康王刘嘉之女,她的兄长虽然是不成器的刘定国,但是好歹是燕王,而且她的父亲刘泽曾经拥立过文帝。如今她也是再嫁之身,之前的人家...卫子夫记不清了,但隐约记得太后说过也是个列侯,儿子承爵,她才寡居再嫁的。
这外戚和势力繁杂的诸侯联姻,怕是刘彻最不想看到的吧?
卫子夫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这婚礼上的吵闹,会不会就是刘彻让程不识和灌贤故意闹的?可就是吵闹了又如何呢?难道想把所有的外戚之争挑到明面上来,两败俱伤而消吗?
可如今只死了一个灌夫,看起来双方并没有什么损失,太后护了田蚡,刘彻说念着窦婴当初引荐卫绾的缘分,而且又没查出来什么不法之事,就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