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页
言思接话道:我们与南越早有约定,归顺之后比照诸侯国的待遇前来朝拜,可赵婴齐自从回去之后再没来过,就扔了个不受宠的孩子在长安。如今王位更迭更该趁机把事情提上日程才是,约定三岁一朝见,取消防范汉朝的边关,都是很正常的要求。
姐姐哥哥们都忙着,言思日日不是在卫子夫这里,就是在刘彻跟前,倒是和言瑾一起成了帝后最贴心的小棉袄,见的多,自然进步神速,说起朝政也能知道些了,只是依旧有些孩子气,何况如今王位更迭更该趁机把事情提上日程才是,约定三岁一朝见,取消防范汉朝的边关也不是过分的要求,怎么就暗流涌动了?
是不过分。史节跟这个小姑子相处最多,也最喜欢她,笑着赞同道:而且王太后樛氏的情人都被送过去了,于公于私,她自然是全力配合。所以一开始很顺利,陛下赐给南越国王和大臣的官印和绶带都送过去了,还命令安国少季、终军等人继续留在南越,安抚改制。
后来又怎么了?底下的官员没有安置好?还是王太后樛氏有其他想法?卫子夫确实很久都没有过问这些事情了,除了熟悉终军和安国少季,对南越目前的情况两眼一抹黑。
但是基本的道理,还是一通百通的,推恩令也好,五属国安置匈奴人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轻省活,从上到下各方的利益和安稳,都要安置,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旨诏令就可以的,还要各级官员的换血、到位、适应、扎根、执行、完成、有序更迭等等
母后英明,二者皆有。史节真诚的赞了一句,有些时候当断不断的,就是那些瞻前顾后的臭男人,女人反而聪明得很,南越国丞相吕嘉,三代辅臣,不仅声望日隆,势力也是盘根错节,若是要归顺,按照汉律,这个层次的官员任命是要由大汉来决定的,父皇肯定会终结他的安稳生活,可他又怎么甘心呢?
那就杀!一旁的瑕心听得认真,竟然不自觉的开口插话,声音不小,吓了剩余三人一跳,可收音已经来不及了,这才慌忙告罪,是奴婢斗胆了!请皇后责罚!
史节,你没事吧?卫子夫私下里虽然一直不怎么介意身边的人插话,瑕心她们几个也不会经常很没有规矩的打断自己,但是这次太不谨慎了!何况这里还有个太子良娣快到产期,万一惊吓到可怎么好?
没事。史节虽然吓了一跳,倒也不是很严重,况且卫子夫难得有出来理事的意思,她也不想破坏这么好的气氛,就罚你出去给我端碗热汤来,我倒是真有些饿了。
去吧。卫子夫点头,回头去找攸宁领罚。
诺。瑕心赶紧应了下来,卫子夫宽仁是宽仁,却从没纵容过,郦苍留下来的规矩,时时更新,从未松懈。
史节看在眼里,倒是对卫子夫更加恭敬了,皇后的宽仁可从来都不是懦弱,以后还是要谨慎为好。等瑕心出去换了景福进来送汤,才继续说道:朝中听说王太后樛氏特地设宴发难,问责吕嘉反对内附之事,儿媳觉得,这分明是存了诛杀吕嘉之心。
倒是个狠角色,怪不得她能让赵婴齐废长立幼! 卫子夫开始有些佩服这个樛氏,自己应该是见过她的,可惜没什么太多印象了,以后来朝见,得好好看看。
不过卫子夫转念一想,不对啊,所以这事没有成功?
事情关键就在这儿,史节遗憾道:应该是安国少季、终军等犹豫不决,没有果断出手,让吕嘉离席而逃,再不见使者与南越王赵兴。
赵兴手里就没有兵权?卫子夫不懂,就算是终军等人犹豫,这赵兴怎么也不配合一下他母亲,他可别忘了,还有位兄长正虎视眈眈他的王位呢!
言思乖乖巧巧的接话,有,但是我听父皇说,好像是吕嘉退席时,王太后想命亲卫杀人的,但是南越王赵兴没有同意,应该是不想杀他吧?毕竟是重臣,想拉拢也未可知。
那你父皇还怎么说?
嗯好像是派了韩千秋及樛氏的弟弟带进南越了。
这样怕是来不及了。卫子夫喃喃道。
言思问道:为什么来不及?
为什么?史节也有些不懂,王太后的弟弟去了,再加上她的干脆果决劲儿,只要吕嘉一死,后面就可以慢慢收拾了。
一来一回要多少时间,吕嘉三朝丞相,不会坐以待毙的,南越怕是非要动兵不可了。卫子夫有些担心,这事自己能看出来,刘彻和卫青自然也能看出来,应该都已经做好准备了吧?那卫广会去么?还是派其他人?
史节本来觉得卫子夫有些夸张,若是吕嘉想反,怎么也要有兵,终军等人不会连蛛丝马迹都没看出来,早就求助了。但转念一想,也觉得归降一事不可轻忽,说不准就真走到了兵戎相见的一步,太子跟我说,安国少季如此犹疑就算了,终军一向豪气果决,也经过不少事,没想到还会如此,真是让人失望。
终军嘛,卫子夫还记得他那句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青春年少,血气方刚,这次请缨出使,也是雄心勃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