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页
难怪江都公主暗中吩咐过自己,必须派侍卫盯着连慕,一旦对方有可能落到敌人手里,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他杀死。这样的人,纵是做不成朋友,也是万万不能与之为敌的。
若是郦深知晓,同样的事情,秦琬早就吩咐过陈玄。丽竟门的人已经混入了连慕的侍卫、仆从当中,想必会更加惊讶——秦琬很少有同样的事情说两遍,叮嘱两个人的时候,除非她认为这件事特别重要,一重保障还不够,非要做好两手准备。
能得到她这样对待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光凭这一点,连慕也足以骄傲了。
郦深知连慕的本事,虽觉得他的手段有些过激,几番讨论后,相对婉转了些许,大模子上却是不错的。故没过多久,曾宪就升做了个裨将军,带着五十来号人,驻扎到了西平郡王的势力边境上。
对外的说法,这群人是来调解的。
胡人喜欢打猎不假,养尊处优的贵人们却不会真进又冷又湿,遍布蛇虫鼠蚁的山林,给自己找一身不自在,还猎不到半点东西。他们喜欢圈一块地,把老虎豹子狐狸兔子……一并赶进来,甚至有侍卫帮忙驱赶,就在那么一小撮地方,对着根本无处可逃地猎物射箭,好炫耀自己的“武功”。
好的猎场统共就那么几块,东家要了,西家就没有,为此闹出的争端也不是一回两回,抄家伙打群架都是寻常,死几个人也没什么奇怪的。
一般来说,只有事情闹大了,安西都护府才会象征性地干涉一下,平常都是听之任之的——胡人本就不服管束,多几家反目成仇,多死点人,对大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实在没必要派调解的人过来,可谁让郦深在酒宴上透露出了和稀泥的意思呢?
众部落首领见郦深举止温文尔雅,说话不疾不徐,对谁都是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将他与自己见过的苏锐和江柏一比,觉得郦深与其说像个将军,不如说更像个文士,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信任的安西大都护是个好脾气的人。
既然是好脾气的人,肯定是不希望任职的时候,治下发生什么不愉快的——这些部落首领与汉官接触得多,自然知道他们的考评规则,瞧见新任的安西大都护还算好说话,对所谓的“观察”与“调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郦深若是想在边境,或者这些首领的地盘上驻军囤兵,这些首领肯定是不同意的。如今不过是来几十人而已,顶得了什么用呢?一轮乱箭也就没了,走过场就走过场吧,若是可以,这些土皇帝们也不想得罪西域最大的掌权者。唯有曾宪明白,他肩负着如何重大的使命。
这或许是他此生中,最大,最后,也是唯一一个机会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
安西都护府的正下方,有个巨大的地窖。
地窖正中间的仓库里陈列着数百高大的书架,每一格都放满了书卷;左边的房间堆着各式各样的谷物种子;右边的房间则码着数以千计的铁器。
郦深见状,不由啧啧称奇:“安西都护府下,竟有如此重地。”若非叶陵相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安西都护府下还藏着这样的玄机。
“此地本是一个避难所,藏着够一百人吃上十年的粮食,以及数不尽的金银珠宝。”叶陵淡淡道,“苏都护来到西域后,在江相和玉大人的帮助下,暗中搜罗安西境内所有可以得到的书籍,悉数将之储藏于此。”
郦深惊愕道:“为何?”
叶陵的脸上浮现出无限的憧憬,以及深深的追思,他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伟岸如山的身影,语气很轻,仿佛不是他在说,而是那位绝世名将借他之口,告诉后人:“因为,胡人可以夺走汉人的粮食,却不能夺去汉人的文化。”
郦深沉默了下来。
他听秦琬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胡人再怎么强大都不可怕,因为他们只懂得破坏,每到春秋劫掠一波,满载而归便心满意足。哪怕汉人曾臣服在他们的铁蹄下,但刻骨的仇恨不会忘,终究有将他们赶走的一天。
但他们不能学习汉人的文化。
一旦他们开始接受汉人的文化,以汉人的方法来治理国家,那才是悲剧的开始——汉人会渐渐接受他们的统治,他们能长长久久地在这片土地上待下去,而种族,永远不可能是不鲜明,不去区分的。
汉人可以败,却不能沦为二等,没了脊梁。
阿史那思摩之所以可怕,不在于他的手段有多狠戾,古往今来,游牧民族里,这样的领袖比比皆是,但喜欢汉学的可汗,一万个里面也找不出一个来。
“我知道,在您面前提起苏都护有些不礼貌,您也未必爱听,但这是苏都护毕生的心血。”叶陵定定地看着郦深,难掩悲恸,“苏都护曾对我说过,开启民智,这是教化之功。但西域之地,能少一本书,就要少一本。倘若有朝一日,高昌被攻破,就要将这里给烧了。如果这是罪孽的话,就让他一人来背负。”
郦深怔怔地看着巨大的书架,半晌方问:“那些粮食——是了,苏都护每年都会从粮食中选最好的种子,来年便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种田的百姓。”这些种子往往比百姓自己挑选,留下来的种子要好,所以百姓虽然还是有留种子的习惯,却也习惯了每年都底价去官府买上好的种子。
此地若是焚毁,纵是胡人想要驱使百姓种田,来年的收成,即便风调雨顺,也不会有往年的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