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5页

      车厢与车厢之间的门被锁上了,她只能通过透明的门看到后面一节车厢的情况,那里已经开始乱了,不过发现窗外的怪物进不来,所以好像在慢慢趋于稳定。
    就在这时,列车的广播声继续响起,“下面播放乘车守则。”
    “第一,列车每节车厢的核载人数为七人,超载有可能带来列车能源不足,无法继续前行等问题。”
    “第二,本列车为和谐列车,严禁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的行为。”
    “第三,列车将在观光中转站和补给站正常停靠,欢迎各位有中转和补给需求的乘客下车。如列车临时停靠,请务必让列车尽快发车。”
    乘客守则又重新播报了一遍,并强调:最终解释权归无限交通公司所有。
    车厢内,众人的脸色都不轻松。这乘车守则乍一听还挺和谐,列车上好像还挺安全,但那些坑都已经明晃晃地挖给你了:
    一节车厢的核载人数只有7个人,超载的部分怎么办?他们这节车厢人数算少的了,都已经超载,更别说其他车厢了。
    虽然这段时间不算交通运输高峰期,而且受污染影响,人员流动减少了不少,但普通的车厢超过七人太正常了。
    人数多于规则限制,最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自相残杀。
    表面上列车是禁了打架斗殴,可对有特殊天赋或道具的玩家来说,想要规避这个规则还是有办法的。
    而且,列车上是禁止打架斗殴,可下了车呢?别忘了,它可是设置了中转站和补给站的。
    更别说“临时停靠”又是咋回事?让列车发车?怎么发?
    这节车厢就跟车头的驾驶室相连,可门已经锁死了,根本进不去啊!
    如果车厢的门没锁,那张娟他们还会想办法去安抚一下其他车厢乘客的情绪,大家一起冷静下来想办法:规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未必没有破局的办法。
    可现在,他们暂时只能顾着自己的车厢了,唯一希望的,就是其他车厢不要乱得太厉害。
    “前方即将到站,铁路奇景站。”
    “各位旅客朋友,旅途疲惫,看看窗外的景色,休息一下吧。为了丰富大家的旅途,本列车途径两个观光站。现在,大家通过窗户能看到的就是铁路奇景。”
    虽然早就知道这个无限游戏不做人,但把这种地方当成观景点……
    只能说确实驱赶走了乘客的疲惫,直接把人吓清醒了呢。
    “这是连通无限位面与现实位面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由无数前辈的心血与生命铸就完成。”
    这充满了小学生范文味儿的广播让大家根本笑不出来:一般的心血和生命是抽象式描写,可用在这儿是写实手法。
    那层层叠叠的尸堆形成的“铁轨”,可不就是真实的血肉与生命吗?
    “曾经,大家只能困于一隅,可是在铁路修建完成后,大家可以更便捷地出行了!你们看,那是前辈们在向我们招手!”
    招手的方式是一个个巴掌拍在车窗上,溅起深色的脓液。干净的车窗已经被污染得不能看了。
    “呵呵,看来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前辈们的热情。不要着急,想要跟他们近距离打招呼的话,咱们在中转站是有机会的。”
    乘客:不,我们不想!
    然而,乘客们的想法并不重要。
    列车车速已经变慢,广播里除了舒缓的音乐声外也不再说话,像是想让大家好好欣赏一下窗外的景色,感受一下其中的历史文化氛围。
    西装男扫视了整节车厢,有些焦虑地看向张娟说:“美女,现在咱们怎么办?”
    之前这节车厢的资深玩家多,他有安全感,方便抱大腿。
    但有人数限制的时候,资深玩家多,就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了:新人玩家竞争得过这些资深玩家吗?怕不是会被当成炮灰。
    学生妹和程序员同样有些紧张。
    张娟沉声道:“你们先别慌,不要害怕规则,而是应该好好理解规则。规则虽然说了核载人数,但也没说只要超载就是死局。超载可能导致我们付出某种代价,看看到底是什么代价,只要付得起,问题就不大。”
    三人再次松了一口气。
    可惜的是,这是守序派资深玩家才会说的话。
    张娟不能保证其他车厢也能这样:有些人可能付不起代价,也有些人会觉得,用别人的人命来解决问题,是最简单的方法。
    张娟觉得,这种牵连到的普通人多的副本,是最麻烦的。
    普通人刚刚获得玩家身份,不一定能马上适应副本规则,就可能搞出各种降智操作,她就是想拦,可能也拦不住。
    他们这些特管局的人的职责,包括了保护普通公民的生命安全。只可惜,很多的时候都是事与愿违。
    姜瞧瞥了一眼张娟和李尧两个不得不费心费力的人,所以说,她不愿意加入特管局,不愿意背负别人的命运,她不喜欢那么沉重地活着。
    不在其位,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现在我们应该做点什么?”西装男特别殷勤地问,“我想帮忙。”
    这种时候,需要靠发挥自己的价值,证明一下存在感,才会更有安全感:被需要的人,被抛下的可能性越小。
    “保持情绪稳定,练习跟这些东西相处。好好跟这些前辈们打招呼吧。”张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