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陶县丞还不回去吗?”
县丞是一名女子, 名叫陶诗, 清河和她聊过, 她也是从前安宁出身, 不过听她的口气也不像是儿童救济所出来的。
清河没有兴趣去窥探别人的隐私,在女帝建立华朝以前,谁还没有一个悲惨的过去呢。
陶诗这才起身, 向清河行了一个规矩的礼, 说道。
“现在已经早上了,不如县令和我一起去吃个早饭如何?”
清河点点头,她忙于工作, 已经几乎一天没有吃饭了。
寻县相比清河待过的所有地方都要穷, 这里只有一所小学, 若要上中学,只能去蚌城中学。
街道也不是全水泥路的,只有一些主干道铺设了水泥路,偏僻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土路。
使得寻县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清河当初在几个招县令的县城里随便看了一眼,觉得寻县这个名字不错,便报了名。
只是没想到这里出乎意料的,落后。
物质的落后必然等于精神的落后,这里的人还不像刺桐安宁这些大城市一样接受了陛下的新思想。
还停留在以前的宗族观念上。
比如,想要段案,任凭清河怎么说。这些人也只找族中年长的长辈来决定。
而且这里的重男轻女观念极其严重。
清河叹口气,要在寻县做出成绩,任重而道远啊。
清河跟着陶诗一路来到个小摊贩处,卖的是用海鲜包的馄饨。
蚌城是个海边城市,作为他的下属县的寻县自然也是地靠海边。
不一会,热气腾腾的小馄饨就端了上来,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很实诚,碗里有许多个。
清河拿起勺子吃了一个,不愧是海鲜贝类做的馅,鲜味弥漫了整个口腔,配上热乎乎的汤,充实了接近一天未进食的胃。
清河只觉得这馄饨异常鲜美,她连着汤一起喝完后,不由得问道。
“店家,这馄饨好生鲜美,可是有什么独门秘方,简直是我吃过最鲜的馄饨了。”
店家笑了笑,回话道。
“女郎不是寻县人吧,这寻县的海物吃食都是如此鲜美的,我们会放一点自己晒干的紫英碎,特别能提鲜,倒也不是什么独门秘方。”
“紫英?”
陶诗见清河一脸疑惑,忙回答道。
“紫英多生长在潮间带,喜风浪大的地方,他们长的很像一片片的叶子,深褐、红色或紫色,一般攀附在位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
经过陶诗这么一说,清河才有些记忆。
她在梦里的时候,似乎吃过。
只是那宫里的御厨是用油来将紫英炸了,炸的脆脆的,她觉得太油腻不是很爱吃。
在北凉皇宫里的楚幼清却很爱吃,时常备着当小食,自己那时候还发了好大一通的脾气。
那店家又说道。
“寻县的海边处处都是紫英,许多不是在海边的人吃不惯,也不值什么钱。”
他这话倒是实话,主要是紫英不顶饱,处理起来还麻烦,现在大家日子都好过了,有这个功夫都愿意去倒腾地里的土豆,紫英反而没有多少人愿意去采摘了。
回去的路上,陶诗见清河一脸的若有所思,不禁问道。
“县令在想什么呢?”
清河抬起头,说道。
“我是在想,寻县的紫英能不能拿来加工一下,做成调料?就像炒菜时要加盐才有味道,若是炒菜时放紫英碎会不会更鲜呢?那些外地人虽然吃不惯紫英的口感,但是紫英的味道是很鲜美的呀,只要将紫英切的碎碎的,也尝不出来。”
陶诗的眼睛亮了亮,说道。
“县令不愧是读过大学的,只是吃一碗馄饨,就能想到帮助寻县脱贫的点子。”
清河的眼皮有些撑不住了,不管什么脱贫不脱贫了,她现在只想睡觉!
她给县衙的人都放了一天的假,她也几乎睡到昏迷,足足睡到第二天的清晨。
她的住所内只有两个年纪比较大的合同工保姆,她们都是附近村里出来找事做的。
保姆这个名称自然是苏识晓提出来的,毕竟对于那些从事家政工作的人,再叫丫鬟婆子小厮就有点不合适了,难免给人一种还停留在以前的旧政策的感觉,所以住家的就叫保姆,不住家的就叫做钟点工。
能找到清河这样的主家她们很是高兴的,又可以住在府里,工钱也不少,平时弄的饭菜除去给县令大人送去县衙的一份,剩下的她们也能吃。
县令大人的脾气还很好,对她们也很温柔。
她们只需要每日打扫卫生,给县令大人洗衣服,给县令大人做饭就好了。
清河醒得早,现在不过早晨五点,两个合同工保姆见清河几天没有睡觉,早早的就起来,烧好水,磨豆浆。
待清河醒来后,一个保姆给她端热水洗漱,另一个就给她煮面条。
清河很快的就吃上了热乎的早饭,待她吃完饭去县衙的时候,两个保姆还在门口问到。
“女郎中午可有什么想吃的菜?”
清河想了想。
“做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其他的你们看着弄吧。”
寻县没有公共牛车,交通全靠走,清河走在路上,想着。
过几日去一趟蚌城买一辆自行车,然后去顺风速驿寄信给汪妤。
她是物化科的学生,肯定能明白紫英为何这么鲜美,和紫英能不能用作调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