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页
“你跟我说说他这个人呗。”听完解释,谢涓涓没再揪着不放,只是脸更红了。
宋幼湘一听,就知道这事八字有一撇了。
和程杨认识的经历,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宋幼湘当时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这人太较真,有些孤傲。
但慢慢接触下来,就知道程杨是个极其纯粹的人,他心里有坚持,内心有热爱,胸怀热血,居安思危。
“你怎么都在夸他,虽然你们认识得早,但咱们是同学,是好朋友。”谢涓涓强调。
宋幼湘笑起来,“我没有额外夸他,这些都是事实,他当然也有很多缺点,一腔热血,总想蚍蜉撼树,总是去干那些危险的事。”
谢涓涓点头,这也是她一直没有跟程杨确定关系的原因。
太危险了,她敬佩这样的人,但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对象做那么危险的事。
虽然她接到任务后,也是头也不回地扎进去的那种。
但她是被动,程杨是主动。
而且他触动的都是大集团的利益,面对的是常人想象不到的黑暗的那一面。
真正做了记者后,接触到太多事实的真相,心里总免不了产生无望的情绪,但又是因为有程杨这样的人在,才会觉得眼前有光明。
可也正是因为接触了解得多,才会害怕。
谢涓涓害怕会因为自己的胆小,妄图去改变程杨,将原本闪闪发光的他,变得平凡普通。
……
在华大转了一圈,宋幼湘便要去乔老那边。
“我陪你一起过去。”程杨见好就收,没敢继续在谢南襄面前碍眼。
走了一段,程杨回头看过去,谢家兄妹已经不在原地。
“前天报纸上登了一则你的,关于南方用工现状的研究,具体情况你跟我说说。”今天没碰到宋幼湘,程杨也是要主动找她的。
宋幼湘习惯用数据陈述事实,程杨则在数据下,看到了触目惊心的童工生存现状。
“还以为你会先问我涓涓的情况。”宋幼湘摇了摇头,把深市的情况同程杨细说了一遍。
有些问题见报,未必会引起重视。
如果有持续性的报道的话,这个问题才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我想学法。”程杨听完,突然开口。
这个念头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一直盘踞在程杨的心里,现在越来越坚定。
宋幼湘对程杨这个想法并不算太过意外,她十分支持朋友的决定,“你手握尖矛,一直缺一张盾。”
法律知识就是这张盾,不仅可以武装自己,还可以保护他人。
程杨低头一笑,再抬起头来,目光重又变得坚定。
“想到要重新读书,就有些头疼。”他玩笑着道,“也不知道有没有老师收我。”
提起这事,宋幼湘也头疼,她的论文……
一篇论文事小,她就怕这个头开了,还有源源不断的论文在等着她。
第九百六十五章 两个选择
宋幼湘提前了二十分钟到乔老办公室,但乔老已经在里头等着她了。
见到宋幼湘,乔老放下手头的工作,起身叫宋幼湘坐。
“我和许老都以会你会谈南方企业用工问题,怎么想起谈定向失调的事,这可不是聪明的选择。”乔老给宋幼湘倒了杯水。
宋幼湘看了眼乔老,默默吐出两个字,“论文。”
她也是这段时间被论文磨的,正好赶上回京市,有条件收集数据资料,这个最有把握,也是她觉得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也没再往深了考虑,就直接说了。
用工的问题都已经见报了,原稿也得到了内参批复,上面的态度明确,要求各地严格自查,坚决不允许违法违规招聘未成年人员。
这风一刮起来,整顿势在必行,宋幼湘的目的基本就达到了。
再在会议上谈,意义反倒没有那么大。
再说了,“有些事犹犹豫豫,反倒没有勇气去做了,我年轻嘛,说错了还可以改正的余地。”
乔老看着宋幼湘,既气她自做主张,又觉得欣慰。
据他所知,郑市的工作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宋幼湘遇到了许多问题,也跟各色的人都打过交道。
但这些都没有磨去宋幼湘的棱角,她还是之前的那个宋幼湘。
难怪老许总念叨着,当初他应该跟着厉老去南方。
“你就没想过,你的观念被驳斥后,会影响到你调回京市?”乔老心里骄傲,但嘴上一点不说。
宋幼湘没有立马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想了一下。
最后她选择诚实一点,“没想过,但如果因为我说了真话就按下我的调令,那这京市不回也罢。”
听出宋幼湘话里的意思,乔老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
“您知道谢南襄读的那篇文章是谁写的吗?”宋幼湘也有好奇的地方。
会议上谢南襄略过了作者,直接读的内容。
能在那样有份量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起码是经济相关的学者才行,说不定就是经改办的某个教授专家呢。
“就你乖觉!什么都打听。”乔老瞪了她一眼。
宋幼湘知道答案了,老实地坐回去一些,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乔老看她一眼,好笑又好气,但这个问题经不起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