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一众老头老太太都沉默了,谁说不是呢。
*******
老姜家这边儿,一大早的,家里人就空了。
媳妇儿们回了娘家,好大儿们去上工了。
两个大的,黑娃儿和大丫背着书包去上学,小四丫也跟着亲妈走姥娘家去了。
家里就剩下沈荷带着蛋娃儿和双胞胎。
家里人少了,就觉得清爽不少。
三月中旬的天气,阳光下微暖和煦,院子里的枣树也冒了芽,坐在院子里,一阵阵春风吹来,带来春天的清新的草木气息。
冷了一冬天了,老太太坐在院子里悠哉哉晒太阳,二驴子四仰八叉摊在狗窝里,打着幸福的小呼噜。
“奶!”
”在这儿呢。”
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的蛋娃儿领着二三丫叽叽喳喳家来了,兄妹仨小手里各兜了个小篮子,里头装着新挖来的野菜。
“奶,我们挖了好些野菜呢。”
三小喜滋滋凑上来献宝。
沈荷凑近看了眼,吆,三个小家伙儿挖的野菜还真不少,水灵灵的荠菜,肥嫩的蕨菜,还有带着露水的马齿苋,就夸道,“挺好,家里有菜吃了。”
三小就嘿嘿笑,等一会儿又听奶奶道,等下给烙香椿鸡蛋饼吃就更乐了。
眼瞅着到了晌午,姜大兄弟仨下工归家了。
兄弟仨回来也没闲着,姜大自然是先来问候沈荷,听老娘说家里没什么杂活了,就挑着扁担去挑水,姜二也没闲着,看鸡窝还没清理,就喊了姜四,兄弟俩拎着扫把和铁锨去了鸡窝,把鸡窝里的鸡粪清理出来,铲到小菜园子里去沤肥。
姜家的小菜园子里已经撒上菜种了,家里也时常沤了好肥去攒着,一天两遍的浇水,就等着菜种冒头了。
眼瞅着到晌午了,沈荷卷袖子洗了手进了灶房。
蛋娃儿和双胞胎也跟小尾巴一样跟了进来。
“奶。”
“你们几个来干啥啊?”
老太太看着三个小萝卜头笑道。
”我们来帮奶奶呀。”
蛋娃儿笑容灿烂。
二丫和三丫也忙点头,“我们帮奶奶烧火。”
沈荷就笑了,“行,你们帮着拉风箱吧。”
蛋娃儿就去外面搬了三个小破板凳,姜二进了灶房,本来还想着帮老母亲拉风箱呢,没想到让自家崽子抢先了。
“爹,你来干啥?”
蛋娃儿瞪着眼。
姜二:“.........”
姜二用枯枝子点着了灶膛里的火,蛋娃儿呼啦啦拉起了风箱。
二丫小姐俩就坐在灶膛前,煽火的煽火,加柴的加柴,忙得不亦乐乎。
沈荷把刚摘下嫩嫩的香椿芽放在沸水里焯一遍,和小葱在一块儿切碎,从面缸里舀了两瓢面粉,打了三个鸡蛋进去,撒上盐巴,把切碎的香椿芽撒上去,搅拌均匀,等灶上的大锅烧热了,打上少许猪油,烙出来的面饼就特别香。
“奶,灶上的粥打滚了。”
二丫看了一眼锅下面翻滚开来的小米粥,奶声奶气道。
“姐姐笨,不是粥打滚了,是粥熬好啦。”
三丫皱了皱小鼻子。
二丫“呀”了一声,用胖乎乎的小肉手捂住小嘴巴,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那小模样可太可爱了。
沈荷摸摸双胞胎的小脑袋,笑着让蛋娃儿去招呼一家人吃饭。
蛋娃儿欢快地应了一声,小嗓子亮亮地,“大伯,爹,四叔!开饭啦!”
“知道了。”
在小菜园做活的姜大兄弟仨应了声,一家人洗手吃饭。
傍晚日头落了下去,北面的天染上了一片妍丽的晚霞,陈秀英妯娌仨欢欢喜喜回了家。
妯娌仨都从娘家带了东西来。
庄户人家都是来来回回送的也都是些吃食儿。
陈秀英从娘家带回来一大把蕨菜,许春秀带回来一筐子山蘑菇,水嫩嫩的看样子是刚才山上摘来的,吴凤背家来的筐子里装着几个窝头跟一碗棒子糁。
棒子糁就是晒干的棒子粒儿在石碾子上压成的粗面,跟棒子面差不多,不过比棒子面吃起来辣嗓子,在庄户人家也算是挺好的了。
妯娌仨进家门的时候,正好赶上家里烧晚饭。
沈荷把孩子们挖回来的荠菜拾掇了,正要做锅荠菜面汤呢。
陈秀英妯娌仨呼啦啦进了灶房,刷锅的刷锅,切菜的切菜,拉风箱的拉风箱,一下子没有老太太什么事了。
得了,老太太就听媳妇们儿的话,出了灶房,慢悠悠回屋里歇着了。
转眼到了三月末,小四丫如今已经快一岁了,小丫头依旧生的跟个糯米团子一样,白白胖胖,沈荷时常叫家里熬大骨汤给家里的娃儿们喝了,补钙。
小四丫小腿儿有力气的很,小胖手抓着凳子腿站上一会儿了,扶着亲妈的手,也能挪动着小短腿儿走上两步。
许春秀见了抱着小胖囡给沈荷报喜,小四丫如今说话也利落了些,看见亲爱的奶奶,欢喜地扑棱着小胖胳膊往沈荷怀里扑,“奶,走走!”
小丫头的话,大家都懂,这是想让奶奶牵着她去院子里走呢。
沈荷就牵着小丫头在院子里走了走,走了一会儿,小丫头就打起了小哈欠,小脑袋就一点一点地,这是困了呢,许春秀就把胖闺女抱回屋哄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