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26页

      大理寺卿也从家中赶回了大理寺,见了蒋平。
    “草民是卫子熠的同窗,也是他的同桌,见他偷偷看一本书。草民无意间看了那书的内容,便发现那书是一本禁书!”蒋平道,“草民心中惶恐不安,卫子熠平日里看着很好,草民不知道他为何会误入歧途。但是,无论如何,他都触犯了大周律法,草民以为,当向朝廷禀报。”
    蒋平说着,便朝着顾怀年跪了下去。
    “请大人明察。”
    顾怀年的薄唇紧紧抿着。
    当今圣上对禁书相当忌讳。
    当初,陛下登基的时候,便有宫人被一本书所惑,差点动摇皇位。
    所以,陛下登基后,便加重了关于禁书的刑罚,私藏者,判斩刑。
    此类案件,一旦有人举报,必须严查。
    子熠,私藏禁书?
    他再公正严明,也毕竟是个人,有感情,子熠,是他外甥啊。
    他不相信他外甥会故意做这种违背律法的事,但是年纪小,若是被别人陷害……
    顾怀年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完全冷静下来。
    很快,他便做了决定。
    查,定是要查的!
    顾怀年当即起身。
    “召集官差三百,候命。”顾怀年道。
    “是。”
    “本官去一趟都察院。”顾怀年道。
    朝廷设三法司,分别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负责审理各种案件。
    寻常时候,刑部和大理寺负责审理案件,案件多有交叉,而都察院,则负责监察。
    只有重大的刑事案件,才有会三司会审。
    这个案子,涉及他的亲人,若是他去搜查,即使秉公办理,若是没有搜查出来,也会受人诟病。
    所以,得让都察院也派人去,行监察之事,查出的结果,才令人信服。
    顾怀年当即去找了监察御史。
    两人商议此事,最终决定,监察御史,与顾怀年一起,前往侯府搜查。
    侯府。
    深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
    卫擎和棠鲤并没有睡,两人听到敲门声,卫擎连忙起身,打开了门。
    “大人,夫人,不好了,出事了,外面全是大理寺的人。”
    全是大理寺的人?
    卫擎眉头一皱,吩咐下人:“把我爹娘,还有几个孩子叫醒,去门口。”
    棠鲤连忙披上衣服,与卫擎一起,朝着门口走去。
    侯府门口。
    顾怀年和监察御史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站在那里,凛冽之气,令人敬畏。
    不一会儿,其他人也来了。
    几个孩子走到了棠鲤和卫擎的身边,有些迷茫。
    为什么这么多官差?
    侯府是出了什么事吗?
    “娘……”卫子熠看向棠鲤,有些不安。
    棠鲤的手搭在卫子熠的肩膀上。
    “两位大人深夜造访,所为何事?”卫擎问道。
    “乌大人,我们接到报案,说你们侯府有人私藏禁书,前来搜查。”监察御史道。
    “私藏禁书?谁私藏禁书?”棠鲤一惊,问道。
    顾怀年的目光落在卫子熠的身上:“卫子熠。”
    卫子熠的脸一下白了:“没有……我没有私藏禁书!”
    “你也不必着急,我们将侯府搜查一遍,若是你没有,自然会还你清白。”监察御史道。
    监察御史看向卫擎:“乌大人,那我们便搜查了?”
    卫擎点了点头:“请吧。”
    官差们迅速搜查了起来,尤其是卫子熠的院子,着重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
    卫子熠垂眸站着,满脸惶恐不安。
    突然,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卫子熠抬起头,便看到娘看着他,眼神很温柔,又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凡事有娘在呢,别怕。”
    卫子熠突然觉得安心许多。
    第四百九十一章 触碰底线
    这一搜,便是整整一夜。
    大理寺和监察院的人,将侯府所有的书籍都搜了出来,放在了院中。
    监察院的几位大人,则负责一本一本地翻找。
    他们本就肩负监察之责,对禁书很了解。
    大周禁书共有五十六本,分为上下二等,上等蛊惑民心,祸乱朝政,共二十一本,下等则是香艳之书,共三十五本。
    私藏上等禁书,死罪。
    私藏下等禁书,牢狱之刑。
    无论何种,前途尽毁,不得翻身。
    监察院的大人们,一本书一本书地看着,十分认真,不敢怠慢。
    侯府的人,便也在院子中等着,一夜未眠。
    翌日上午,大人们才将书全部看完。
    几人将结果汇报给了监察御史。
    “御史大人,下官们将每一本都看过,并没有禁书。”
    顾怀年也听到了结果,他面无表情,心里却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监察御史看向顾怀年:“顾大人,整个侯府查过,查得很清楚,侯府并未有禁书。”
    顾怀年点了点头。
    “没有人敢拿禁书开玩笑,”监察御史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有人状告后,他们才这般重视,“这状告之人用心险恶,还请顾大人按律审理。”
    “御史大人所言极是。”
    大理寺和监察院的人离开了侯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