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36节

      周高氏听得心惊肉跳,一叠声地念佛,赶紧表态:“这事可别沾。”
    五十万打了水漂不说,万一人家说你是刁民闹事,把你往大牢里一丢呢。
    周秋萍也无语,只能表示:“地还是能买的,就是得小心。”
    希望这官司能有个好结果吧,不然以后谁还敢相信政府公告啊。
    不过从这事来看,现在深圳的土地开发已经开始进入火爆阶段。那家倒霉的公司之所以愿意掏1700多万买地,就是因为深圳已经过了“分田分地”的白捡钱阶段,土地资源紧俏,才会这么迫不及待。
    周高氏叹气:“这要怎么小心,再小心都没用。我看啊,还是得买现成的房子。”
    问题又兜回了头,上哪儿找盖好了的商品房呢?
    陈自强又要积极做自我检讨。
    周秋萍笑着招呼大家吃晚饭:“行了,这种事本来就要碰运气。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不定吃过饭睡一觉,明天房子就送到我们面前了呢。”
    这回还真让她说准了。
    第二天上午,他们逛完中英街,中午去西丽湖度假村的旋转餐厅吃饭时,碰上了陈自强的老师韩教授一家人过来游玩。
    双方干脆拼桌吃饭。
    大家一边看着窗外的湖光山色,一边品尝特色美食,一边闲聊,眼耳口鼻都没歇下。
    说到买房的话题,韩夫人突然间开口问:“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呀?”
    周秋萍笑道:“起码3室1厅,最好带院子,不能太狭小,光线条件要好。周边配套设施要有,什么商场医院学校还有菜场都得有。”
    她最想住的还是成熟社区的大平层或者独栋的别墅。
    当真挑剔。
    没想到韩夫人居然双眼一亮,直接追问:“那你介不介意有人住过,不是新房?”
    “这无所谓,反正少不了重装修。但房子不能太老。”
    “不老不老。”韩夫人摇头,“我们单位的房子才盖了不到4年。”
    周秋萍惊讶:“您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吗?”
    韩教授笑了起来:“不是,房子是他们单位的宿舍。”
    第137章 买房迁户口
    原来深圳特区成立以后, 设置了一堆机关企事业单位。招牌挂上去,人得从内地动员过来。
    这么多人来了深圳,总不能睡在大马路上吧。单位得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于是买了不少楼给职工当宿舍。
    一开始这事儿挺好, 到后面问题就越来越多。
    80年代公家分房分的是居住权,每个月还得给单位交房租。但这房租特便宜, 一平方米1到2毛, 大部分单位都取一毛。
    这就意味着,你从单位租一套实际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的住房,你只需要每个月交5块钱。
    深圳的工资本来就比内地高两三倍。5块钱对大部分职工家庭来说压根不算什么。
    于是夫妻双方都有单位,单位都给分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两口子各拿一套,多吃多占。
    对此, 周秋萍非常理解。这么大的便宜, 换成她也少不得会去占。这时代的低工资本来就是和高福利捆绑在一起的。况且大家都这样啊, 你手上多一套房,来个亲戚朋友都不用安排人住旅馆了, 多方便。
    时间一长, 政府也觉得这事儿不行。所以去年启动房改的时候, 他们就引导职工买下自己的承租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将房租一下子上调为每月每平方米2.06元。这就意味着职工如果不买下产权的话,同样50平方米的房子, 每个月房租就得掏100来块。
    这个支出实在太吓人了,足足涨了20倍。
    韩教授夫妻都吃不消的了, 感觉太亏。撑了几个月之后, 他们夫妻决定购买大学分给韩教授的房子, 把韩夫人单位分的那一套退回去。不然的话, 就只能他们自己掏钱买下。
    “实在是有点贵,5万块钱,让我们一下子拿出来太为难人了。”韩夫人积极推销,“这套房子当时就考虑我们双方的老人可能会过来爬高爬低不方便,特地要的1楼。你如果看过院子肯定满意,房子面积80平方米,院子足足有60多个平方。外面连着的就是花园,环境特别好。”
    周秋萍已经迅速在心中算账,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要5万块这么多呀。我听说现在单位给的房价是每平方米260块钱,一次性付清的话还能打85折。那总价就是17,680,5万块钱差不多是三倍了。”
    韩夫人到底是文化人,一下子被人戳到了底,脸上发红。
    她当然知道房子的真正要价是多少。就是周秋萍报的数字。因为她职称高,还能再减免一部分,房子到手大概16,000。
    可单位要的急,他们夫妻平常生活又比较潇洒,不习惯储蓄。能掏钱买下一套房就已经捉襟见肘,还想买第2套,那可是千难万难。
    但让她放弃这套房子,她又憋屈的慌,感觉自己很亏。凭什么其他同事都能买,就她得退回头?难道她不是单位职工吗?难道她没有为单位在深圳的兴建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秋萍言真意切:“吴老师,他们就喜欢欺负文化人,你可得问问清楚,别叫他们中饱私囊了。”
    韩夫人愈发窘迫,支支吾吾道:“我就听了一耳朵,也没打算买下来,具体情况倒不太清楚。”
    周高氏已经在心里算了笔账。她觉得5万块也行,掏完这笔钱,还能留下4万块买股票。
    当然,如果是1万多那就最好不过,还能多买些股票。
    周秋萍从头到尾都笑眯眯,一直关心起房子的各种情况。什么朝向啊,什么格局呀,就连房子能带几个户口,旁边有没有托儿所和幼儿园,她都问的一清二楚。
    她的态度很明确了。
    这房子她感兴趣,但房价是个什么行情,她心中有数,她不会当冤大头。
    说起来,现在深圳房价已经超过1000,新开的楼盘差不多1400~1500的样子。韩夫人的报价的确算不上贵。
    但对方也不是以市场价到的手呀。就好比他们走关系去海关拖货,如果跟市面上的价格一样,那干嘛费这功夫呢?直接在市场上买不是更方便吗?
    韩夫人已经想打退堂鼓。
    可周秋萍却不给她退缩的机会,反而直接擦嘴巴,笑呵呵地建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吴老师,您介不介意带我们去看看那套房子呀。”
    韩教授夫妻互看一眼,最后还是抿着嘴唇下定决心。
    这一把卖出去,就算挣不到3万块,挣个3000块钱也不错。
    “那行,既然周经理你有兴趣,那就看看吧。”
    大家顾不上再游览西丽湖度假村,先管正事为重。反正度假村又不收门票,想什么时候来玩就什么时候来玩。最有意思的旋转餐厅,他们也坐在里面吃过饭了呀。
    韩教授夫妻没车,坐上他们的面包车指路。
    韩夫人单位分配的房子不在罗湖市区,而在宝安县城。房子就是普通的小区模式。因为刚盖了没几年,所以看上去崭新。
    虽然在价格上,她玩了滑头,但对于房子的描述,她倒是没有夸大其词。
    首先,院子实实在在,的确差不多有60来个平方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这个季节也开得茂盛。
    其次,房屋经过了简单的装修,实际使用面积也不小。教授夫妻审美在线,墙壁涂成了浅黄色,整体风格清爽明快。
    3室1厅的屋子,各个房间大小都还可以,不至于睡不下成年人。就是客厅与餐厅混在一起,面积都比较小。但现在全国的房子格局都差不多,也没什么好挑剔的了。
    周家母女看完房子又去看周围的配套。
    大商场真没有,但小区门口有家杂货店,里面日常生活用品还算齐全。
    出了小区门,往左走约摸一两百米远,可以看到菜场。
    他们进去转了一圈,感觉深圳的菜还挺贵,比江省差不多贵一半的样子。
    不过也还好,她们不至于吃不起。
    看完杂货铺和菜场,接着就是医院和学校。医院不大,不过街道卫生院的标准,应对小病小灾还行。学校这会儿放寒假,里面空荡荡的,只能瞧见两栋三层高的楼房,旁边是两排瓦房。
    周秋萍详细询问:“如果落户之后,我的孩子能不能在这边上学?”
    “可以。”
    这件事韩夫人倒是敢打包票。因为她同事的孩子就在这边上学。
    “你别担心,我同事的爱人在里面工作,是教导主任。上学的事情可以找他帮忙。”
    现在没有学区房的概念,小孩基本上都是就近入学。
    周秋萍也不知道这学校是好还是不好,可现在大家普遍也没什么择校的意识呀。
    算了算了,到时候先在这边上学。如果学校条件不好的话,以后看能不能转去海城的学校。
    她点头拍板:“3万块钱以内,这房子我就要了。”
    韩教授夫妻对看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熊熊的斗志。他俩立刻保证:“没问题,就谈3万块。”
    余成突然间冒了句:“这边还有房吗?我看环境不错,我也想买一套。”
    众人全都扭过头,惊讶地看着他。
    同志,你买房干啥?你有小孩要上学?你也想农转非?这不开玩笑吗?
    周秋萍好心提醒他:“你是现役军人,户口应该转不了吧?你不用急着买房。如果手上有闲钱,还不如投资股票。”
    2000年之前,深圳房价似乎都涨得不厉害。用这个时间差,相同的本钱投入股市,可以多挣好几套房子的钱了。
    余成看了她一眼,又恢复了沉默。
    这几天,这人就像人形背景板一样,基本上不声不吭。也就是小星星这只皮猴子把人当成大树,不停地爬来爬去,才彰显出他的存在感。
    陈自强也劝:“是啊,如果不是我打算留在深圳工作,我也不想买房。深圳有什么好的?东西贵,供应少,这边人过年要么去乡下要么去羊城买东西,市区的东西贵的要死。”
    韩教授夫妻丝毫没有自己可以充当中介的意识,同样不赞同他买房。
    房子是住的呀。你人都不在深圳,你在深圳放套房子干什么?摆着好玩吗?
    余成本来就不是口齿多伶俐的人。大家围着他劝,他就又变成了锯嘴的葫芦,一声不吭了。
    接下来的日子,周秋萍充分见识到了什么叫深圳速度。不是7天1层楼的建设速度,而是各个部门的行动速度。
    韩夫人的单位相当痛快,直接同意了承购人变成周秋萍这件事。
    不管上面怎么宣传房改,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把房子卖出去,将房款收上来,才是他们工作的重点。
    韩夫人偷偷跟他们透了底,其实是单位几个领导的情况都跟她差不多。到嘴的肉谁都不肯吐出来,于是她就搭了顺风车。
    也得亏领导牵头找门路,不然户口的问题可没这么好解决。
    因为这些公家单位的职工户口是以干部身份直接调入深圳的,跟房子并不捆绑在一起。也就是说,在深圳的房地产改革中,压根就没考虑承租人变成户主时牵涉到的户口问题。
    但买领导房子的人有户口需要啊。人家在深圳做生意买房就是为了深圳居民的身份。不然直接租农民房还便宜又宽敞呢。
    市场有需求,供方就有反应。规矩这东西,有时候弹性挺大的。
    周秋萍也搞不清楚里面的弯弯绕,反正人家就是把这事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