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5页

      皇帝渐渐冷静,目光深深地看着林璟。
    “在当地百姓绝望之时。若大周军队带着救灾物资出现,救助他们。这就犹如天兵天将到来,救苦救难。如此举动,必得民心!”林璟的声音很轻,说话的语速很慢。
    皇帝沉声问道:“所以是先攻打西夏,然后救助当地百姓?”
    林璟摇头:“我们大周根本不用攻打西夏,只要带着救灾物资过去,当地必当欢迎。”
    皇帝疑惑了。不攻打西夏,怎么穿越边境跑去西夏京都?
    林璟解释道:“此时将西夏将有天灾的消息传出去,一来是为了让当地百姓有所准备,二来是也是为了影响人心。”
    皇帝恍然大悟,眯起眼睛,拍起手来。
    妙啊!
    现在就把西夏即将发生天灾的事情传出去,无论西夏百姓现在信不信,等到地震发生后,他们必定对太安神君信奉不疑。承受痛苦折磨,濒临绝望的人,若是听到大周军队带着救灾物资来救他们了,肯定会欢迎!
    皇帝又问道:“若是当地官员与军队阻挡呢?”
    林璟淡淡地言道:“身处绝境的人,会奋不顾身抓住一切希望。若有人斩断他们的生路,他们必定会奋起反抗。”
    皇帝明白了,他腾地一下站起来,在屋内走来走去。
    “朕这就把韩相叫过来,跟他商量此事!”
    “嗯。”林璟颔首。
    皇帝想了想,觉得应该奖赏一下林璟,问道:“你想要什么?”
    林璟淡笑着说:“能够每日见到陛下,我已经很高兴了。别无所求。”
    皇帝欣慰,这孩子真好啊!
    什么奖励都不要,真傻!
    不行,自己一定要奖赏对方!
    皇帝想起什么事,对林璟说:“朕说过要封你为王?等西夏的事情结束后,朕就让人拟旨封你!”
    林璟笑着谢道:“谢陛下!”
    长青等人站在御书房外面,看到门打开了。皇帝亲自推着林璟出来,众人惊了一下。
    长青连忙凑过去,想要帮忙。
    皇帝把轮椅交给长青,面色严肃的对他说道:“好好照顾璟儿!”
    长青:……
    心里忐忑,长青低头回应道:“小人必当用性命照顾好郎君!”
    皇帝弯下腰,慈祥温柔的对林璟说:“慢走!”
    长青:……
    殿前都指挥使:……
    陛下,你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吗?
    目送长青推着林璟离开后,皇帝派近侍去把韩宰相叫过来。
    韩宰相从下属那里听说皇帝派遣了一批官员离开京城,到外地考验调查民生情况。他正准备组织中书省的官员开会,就此事展开讨论。没想到皇帝这时候会派人来找他。
    走进御书房,韩宰相向皇帝行礼。
    “陛下。”
    皇帝正在写东西,没有理会韩宰相。
    韩宰相诧异,抬眼打量着对方。见皇帝一脸肃然,不知道在写什么,韩宰相心里好奇。他开口问道:“陛下把臣叫过来,有何吩咐?”
    皇帝停下了笔,抬起头看着韩宰相。
    对方视线灼灼,两人对视了一下,韩宰相心里冒出了古怪的感觉。
    皇帝站起来,朝韩宰相走去。
    来到韩宰相身边,他伸出手,搭在韩宰相的肩头,沉声言道:“韩相,我们该干大事了。”
    韩宰相:???
    他疑惑地问道:“陛下打算派兵北伐?”
    皇帝摇头,告诉韩宰相:“不,朕现在不打辽国。先收复西夏。”
    韩宰相:……
    他扯了扯嘴角,语气淡淡地问皇帝:“陛下打算如何收拾李氏逆贼?”
    皇帝言道:“六月西夏京都将会发生一场大地震,地动山摇,届时万里悲歌,当地民不聊生。”
    韩宰相的眼角抽搐了一下,问道:“是林家郎君说的?”
    “是朕在梦里告诉他的。”皇帝回答。
    韩宰相:……
    他追问道:“他还说了什么?人在哪?”
    韩宰相立刻想见到林璟,询问详细情况。
    “朕让他回翰林医官院继续学习了!”皇帝说。
    韩宰相无语地说:“陛下为何让他离开!”他必须要当面了解此事!
    “岂能耽误他学习。得知此事后,韩相是什么想法?”皇帝拉着韩宰相坐下。
    韩宰相:……
    当然是打啊!若是西夏京都当真会发生一场大地震,大周必须要把握这次机会,派兵攻打西夏!李氏逆贼嚣张太久,西夏朝廷就像茅厕里刚吃过屎的苍蝇,整天在大周身边飞来飞去,恶心不已。是时候该收拾对方了!让西夏当地政权知道,谁才是它的亲爹!
    韩宰相马上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皇帝:“臣以为,此时便可以做准备。事发之后,我军立即攻打西夏!”
    皇帝忽然站起来,激动地回应韩宰相:“此乃下策!”
    韩宰相:……
    清晰的感觉到皇帝的唾沫飞溅到了他的脸上,韩宰相面无表情地盯着对方。
    韩宰相语气冷淡地问道:“陛下有何上策?”
    皇帝马上把林璟说的那套话,告诉了韩宰相。
    “朕要的是民心。虽然李氏逆贼可恶,但是当地百姓无辜。朕不忍看子民受苦,故而打算传播此消息到西夏,让当地百姓早有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