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623节
西安城外,校场。
今天天启皇帝要讲话,西安城内的官府临时将这座永乐年修建,至今已经多年未曾使用的大型校场清理出来,以供使用。
勇卫营围在校场周围,警惕地注视着中间一万多人的卫所军。
这些卫所军,都是在这段时间新政以后,选择留在卫所,继续为朝廷当兵作战的人。
不过,这些人也多只是听说朝廷现在对当兵的家庭子弟有丰厚的福利政策,才会硬着头皮,保留军户身份。
朱由校身为皇帝,既然没打算彻底废除卫所,也就不愿意见到文臣们所说的卫所全部跑光的情况。
其实朱由校觉得卫所可以留着,但是要经过改革,抛弃原有的落后制度,使之配合改革后的五军都督府,成为一种基层的军事编制机构。
卫所军屯,收归国有已经不能阻止那些无良之人的侵占,索性就全部划为皇庄,以租赁的形势赠予军户耕种。
此后,军户们是在为自己这个皇帝种地,田税更是降低到了历朝最低的五石,看看谁有胆子侵占皇帝的皇庄田地。
朕可以赏,你不能抢。
留下来的一万多人,正在校场山歪歪斜斜的站着,以往这样站着惯了的他们,处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从未有过今日这般羞耻之心。
可是今日,军容整肃、衣甲鲜明的勇卫营就列队站在他们身旁。
看看这些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一个整齐队列的天子亲军,看看他们脸上一丝不苟紧紧盯着台上皇帝的神情,再看看自己…
卫所军们终于发现了差距,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很快,一个人自觉站得直了些。
卫所军开始自发的调整队形,每个人都尽量站得笔直,尽管他们还是显得歪歪斜斜,和勇卫营一比,完全不能看。
但是在朱由校看来,这已经比之前好了太多。
陈策在一旁点头,感慨说道:
“陛下,看来不是卫所的军户不堪一用,是那些造反的逆贼根本不会练兵,这些人,还有整顿的希望。”
朱由校点头,用铿锵有力的话说道:
“卫所积弊已久,朕既然来到陕西,就一定要将这些陈旧的弊政废除,去旧迎新!”
他们能自发的调整队形,知道整齐站队,这实在是令人意外。
陈策于是上前,大声说道:
“尔等能留在卫所继续为军,这是对朝廷的信任,也是对我们这些人的信任,我是陈策,勇卫营的总督!”
“我要将你们打造成真正的官军,可以拿出去自豪的与人说,我是大明的官军!”
“而不是现在,看看你们这一个个的,成什么样子?”
“年岁在四十以上的,出列!”
话音落地,有数百名须发花白的中老年人颤颤巍巍出列,陈策眉头一皱,“现在的卫所,不再是从前的卫所,四十岁以上者,不可以为军!”
“大明要的,是能镇守疆土的可战之士,而不是你们这些连刀枪都拿不动的,混吃等死的人!”
说完,陈策顿了顿,深吸口气,大声喝道:“身患残疾,没有家人者出列!”
这次出来的更多,有两千多人都是站了出来,他们互相交头接耳,根本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
陈策并没有给卫所军反应的机会,直接道:“每个人到经历司领土回乡路费,回家吧!”
闻言,卫所军可不干了。
一名二十六岁的男子出来说道:“总督!我不想走,我爹饿死了,我娘被乱贼杀了,我回去也没什么意思了!我要留在卫所!”
“是啊,我们要留在卫所,我要当兵,我要为爹娘报仇!”
陈策眯起眼睛,来到第一个喊话的年轻人身前,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见这小子龇牙咧嘴,但是并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心中点头。
“你叫什么?”
“回总督,小的叫王自用,绥德人氏!”这二十六岁的小伙,喊话的时候,脖颈上青筋直露,心中藏着许许多多的愤懑与不甘。
“你呢?”
“回总督,小的马守应,在大同当过边兵,后来没发饷就逃了,现在要继续当兵!”
陈策一愣,随而笑道:“好小子,这话也敢说,大同当年欠你多少饷银?”
马守应回道:“欠饷十四两!”
“好!给他十四两!”陈策说完,马守应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没想到要回来的居然这么轻松。
他连忙伏跪在地,连连叩头:
“感谢总督!”
“谢我有什么用?”陈策一愣,转身望向在台上站着的人,“你要感谢陛下,没有陛下,哪有如今陕西的新政?”
语落,王自用、马守应等人纷纷伏跪在地,同声山呼:“小的们谢过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顺势走下高台,将他们一一扶起,笑道:
“拿上来!”
卫所军们正在好奇,便见到勇卫营的兵士们将一个个大箱子从校场周围抬过来,放在他们面前一一打开。
箱子被一个个打开,卫所兵的面孔顿时被吸引住了。
王自用看得愣了,马守应甚至不经意间口水流了一地,勇卫营抬上来的,正是一箱箱的崭新盔甲!
除了盔甲以外,还有锃光瓦亮的铁盔,银光闪闪的佩刀,给火枪手使用的遂发年枪。
这还没完,又是十几个大箱子被抬上来。
这些箱子里,是发给卫所军过冬的新制鸳鸯战袄,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厚,并且增加了铁片,以提供防御力。
“分发下去,朕的兵,不能穿的跟叫花子一样!”朱由校淡淡一笑,大手一挥。
过了约莫大半个时辰,盔甲和刀枪全部分发完毕。
由于新的西安卫所军队是地方官军,所以并没有九边和勇卫营一样全员铁甲的豪华配置。
一名普通卫所兵,在陕西给配的作战甲胄是北方棉甲,过冬所用是新式鸳鸯战袄。
至于兵器,每人会下发一把改良后的腰刀以及新式的长枪。
这些东西,都是在平常不过的标配,但是放在卫所军的眼里,简直就像是家传的宝贝。
王自用抚摸着手上锃亮的腰刀,如获至宝,喃喃道:
“老天爷,老子还从没见过如此锋利的腰刀!”
“还有这盔甲,成新成新的,就给我了?”
第八百五十三章:固原奇案
世人常被情绪左右,即便明知后果,但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会有人在心中将这一点点的生机无限放大,铤而走险。
天启七年六月,陕西新政正式在地方施行的一个半月以后,固原城内火光冲天,军械库轰的一声,被夷为平地。
明初,朱元璋将元朝的开城路(州级)降为开城县,永乐一朝,成祖朱棣五征蒙古,练边军带甲数十万备御边防,万国来朝。
及英宗正统年间,历土木堡之变,国力中衰,在北方边境地区全面转入守势,疆域内缩,形势渐趋紧张。
瓦剌也先、蒙古插汉、察哈尔等部经常打着元帝国旗号南下,沿清水河袭攻陕西,苦掠中原。
为更好防备边疆,正统以后,历朝皇帝先后在北方边境设置了九个重镇,号称“九边“,其兵亦号“边军”,以全国精锐著称。
固原,为“九边“重镇之一。
天启二年,经西南大捷、辽东大捷,北方边疆逐形势转好。
庭议增“九边”兵三十万,每岁给饷五百万,以应对北部沙皇俄国及当时愈发壮大的察哈尔林丹汗部,还有虎视眈眈的关外建州女真。
固原作为九边重镇之一,增边兵三万,其中一万二千常驻于固原城内,持续至今。
自从西土默特被灭,察哈尔部被迫北迁,固原由于镇守接近中原,一直都比较安定,甲仗充足,仓秉丰盈。
然而在今日,固原城内的军械库在黑夜时突然间燃气冲天大火,边军将士虽然及时救火,并且疏散民众,军械库依然爆炸。
是时,火光冲天,亮如白昼。
红城堡为固原镇最北便辖区,是漠南进入陕西的长城防御要地。
现任固原总兵郭钦承祖廕,初为诸生,后投笔从戎,应武举召为固原游击,以战功,历官固原北路参将、陕西分守协总兵。
万历四十七年,于红城堡抵御蒙古插汉部小王子寇边有功,斩首三百级,名声大噪,进固原总兵官。
天启三年,郭钦率领固原军一万余人出关参与辽东大战,隶属蓟辽督师朱燮元帐下。
战时,郭钦率领固原军由北侧进军,遭遇建州八贝勒之一的勒尔图,混战取胜,并斩其首。
战后回京参加叙功大典,郭钦遂以二等战功加封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太子少保。
近日他正前往此处视察,因而逃过一劫。
听说城内生变,郭钦只带了三名亲兵,星夜飞奔,此时尚距固原城有数里之隔,依然能见到天那一头的火光。
郭钦手上不停,马鞭不断扬起又落下。
“快!”
“快!!”
不多时,一行人自南安定门驰入城中,街上已经是满目疮痍,在军械库周边,大部房屋已经坍塌,百姓们惊魂未定的站在街上,哭喊一片。
就连城南,许多房屋也是摇摇欲坠,几道黑烟滚滚腾起,自郭钦提镇固原以来,还从没出现过这种乱子。
再往前去,来到元帅府门前,眼前一幕,更令郭钦震惊。
整个元帅府都被夷为平地,尚有冲天的火光在熊熊燃烧,他翻身下马,不顾亲兵劝阻,一直跑到一片废墟之上。
“人呢?”
“这里的人呢?!”
郭钦站在这片熟悉的废墟上,发了疯似的喊着。
这时候,一名留守城中固原军千总见到大帅回来,踉跄跑来,话中带着哭腔,“大帅!夫人和公子,都被埋在下面了!”
“军械库也被埋了,我带着弟兄们拼了命的用手挖,可还是挖不快,大帅,卑职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