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这是王安石步至近前时所见之景。
“陛下。”他躬身作礼。
“卿来了。”赵顼略收起笑意,对他言道,“朕适才请欧阳夫人作了两张画,想请卿来评一评,哪幅更佳。”
说着,将两张画绢与王安石递去。
欧阳芾在旁笑吟吟看着他。
原来不为公事,王安石心底微明,接过画观去,过了须臾递还道:“面上这幅更佳,另一幅当为他人所作,非内子手笔。”
“果然瞒不过卿。”赵顼笑道。
“妾身便说,介卿一定猜得出来。”欧阳芾道。
“夫人所言,朕今日方信了。”
于是赵顼看到这位官至宰辅,性格不苟言笑,哪怕于自己面前亦未流露过太多私情的臣子,抬目轻轻看了欧阳芾一眼,然而毋论欧阳芾抑或皇帝皆未表现出甚么反应。
王安石略咳了下,道:“臣常观内子作画,此无足为奇。”
“介卿太谦虚了,分明叔父也猜不出来。”欧阳芾道。
赵顼目中的王安石显然更加不自然了,浑身透着股僵硬,似欲对欧阳芾说甚么,又因一些缘故不便开口。
这情景竟使赵顼联想起被人调戏了的小娘子,不禁倏地笑了出来。
他一笑,欧阳芾亦绷不住笑了,王安石看着两人前仰后合的模样,多少明白过来自己是被调侃了。
叹了口气,递给欧阳芾一个眼神,欧阳芾乖道:“我错了。”
你错了么。倘使赵顼不在,王安石定会问出这句话来,然此刻他只能躬身朝赵顼道:“内子顽劣,还望官家见谅。”
“朕以为夫人性格开朗,与王卿正相合适。”赵顼难得见王安石受窘,不觉兴浓。
“官家慧眼,妾身也这样觉得。”欧阳芾利索道。
两人坐着,王安石在旁立着,暖风吹过广庭,隔绝了外界的喧沓,元丰年后,赵顼回忆过往,这应是三人为数不多的欢颜时刻。
曾巩登门是在某日上午。
“子宣讥我只知规劝他,却不劝你,我便来了。”带着玩笑口吻,曾巩如此对王安石道。
“可他又岂知,我不劝是因我明白自己劝不动你,你从来欲做甚么,我何时劝得住你。”
“子固知我。”王安石道。
两人面前搁着沏好的茶,曾巩尝了尝,道:“阿念的手艺又见长了。”
王安石不置可否。
“我素知你执拗,但不知你有一日欲与满朝臣子为敌。”
“我并不认为这是‘为敌’。”
“可必然有人将你视作敌人,”曾巩踟蹰,“介甫,凡事还须多计量,勿一意孤行。”
“我以为你是来劝我放弃新法的。”王安石道。
曾巩摇头叹道:“至少这份底线我不会跨过......改革图新,此为我们共同的志向。”
“是,至少你未劝我,”王安石道,“可子固亦不愿帮我。”
曾巩闻言,心中一痛,横亘于二人之间的差异不止在为人处世,更在变革方略上。
“我曾对你道,先施教化而后择材,目今官员疏于考察磨砺,对骤然而来的新法必多抵触,操之愈急,则怨忿愈生,用力愈烦,则人之违己愈甚,故应当先令士子明德,如此三年五载,再选任官员操持变法。”
王安石不言。
“介甫又要认为我迂阔了。”曾巩苦涩而笑。
“子固既明白我会说甚么,何以仍对我言。”
“我已向朝廷提请外任,不久便要出判通州了,此番是我最后一回对你说这些,”曾巩道,“......顺带也来看看阿念,与她道声别。”
王安石握紧了手里茶盏,他当然清楚对方为何自请外任,纵然如此,他也断不可能停下脚步。
“此去山高水长,子固须多保重。”
曾巩笑了,等这个人示弱真是比登蜀道还难的事,于是他先道:“介甫,我们自始至终是朋友。”
“好。”王安石坚定回道。
曾巩又道:“裴如观这些年于馆阁就职,去岁方任了史馆修撰,我与他见过几次面,他对新法颇为支持,应能帮上你的忙。”
裴如观是穆知瑾的丈夫,王安石多年前为穆知瑾写过墓志,这份恩情依然留在裴如观心中。
“子宣意见与你相合,性子也同你一样倔,你......多照顾他。”
“好。”王安石依旧回道。
欧阳芾坐在隔壁屋中,等着曾巩过来。
“阿念。”曾巩缓步站定于她身后,轻轻唤了声。
欧阳芾不应。
“之前当着你的面争论介甫之事,是我不该,”曾巩温言道,“让你难过了,抱歉。”
欧阳芾转过脸看他:“只是抱歉么?”
曾巩叹息道:“还备了一份赔罪之礼,不知阿念可愿收下。”
“甚么礼?”
曾巩从袖间摸出一样巴掌大的物什,欧阳芾定睛一看,噗嗤笑了。
一截雕镂的手作莲藕,安静静卧在曾巩手中,原本沉重的气氛莫名增添几分滑稽。
「没听说过一句话吗?」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据闻莲藕为‘终始不渝’之意,故愿将此莲藕赠予阿念,以表在下终始不变之心怀。”曾巩道。
欧阳芾抿了抿唇,眼眶滚烫。她吸吸鼻子,狠心道:“你把它吃了,我便原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