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4页

      这课上的也简单,明珠自从给胤礽上课以来,很早就发现,他似乎已经没什么能教给这位殿下了。别看他表面上温和无害,其实要学的这些东西估计心里早就有谱了。
    康熙二十二年,因为北方四省的大开荒,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进了六月。
    六月底,河南,山西,山东,三地基本大丰收。种出来的番薯被官府统一收购,然后大批量销往南方。
    这建议当然还是胤礽提出的。
    番薯刚丰收时朝廷上下都甚是高兴,但后来大家几乎同时发现,粮食丰收了,地养出来了。然后呢?
    百姓已经上交了三成,但家里番薯堆成山,可着全家所有人上也吃不完呢。当初大家怎么为荒地发愁,如今就怎么为堆成山的红薯发愁。
    胤礽也在愁,种番薯的提议是他最早说的,现在呢,汗阿玛还等着他出下一个主意呢。
    不过好在他还有个系统可以帮着出谋划策。
    系统建议:“如果是后世,执政者会统一收购百姓家中的农产品,然后帮大家找到销售渠道,再由销售地其他百姓分购。”
    “官府统购统销,价格有保障,运输成本也低。”
    胤礽细想,觉得它说的很有道理。因南方还没有大面积开荒,百姓粮食还是很成问题。他已经了解过,番薯不同于其他青菜水果,易储存却不易坏,即使长期存放也没问题。
    “如何是走京杭大运河,可直接到苏杭一带。走海运,连福建也能到。”
    “也可以挑拣出品质好的,和品质一般的,分成两种,按照不同价格销售。”系统继续提议。
    胤礽却连连否定,“又不是玉器,有钱人家谁会在乎这东西是值一文钱还是两文钱?至于穷人,能吃饱就不错了,谁会在乎品质?”
    想问题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才对。现在搞商品分级,还早的很呢。
    系统窘住,这还是它第一次反过来被胤礽教育。
    除了这个,他们又谈起其他细节,比如番薯应该改斗卖还是按斤卖,当地官府销售之后,是否还要再另交税金之类的。
    都商量妥了,胤礽把这个建议提供给他汗阿玛。
    朝廷中自然又是场大辩论。
    有人提议,先选取小部分,早熟的那些运到南方试试水。南方虽然没有大开荒,但保不齐早有人种了。别到时候都拉过去,却卖不了,免得一场空欢喜。当即换来大家一致同意。
    于是,由朝廷牵头,百姓上交的三成,上万斤的番薯装船,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从山东到了苏杭。
    不过船刚走到南方,一船番薯就被抢购的差不多了。
    没办法,南方百姓们饿啊。京官也没说错,是有人也想出种番薯的,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穷人家里都没余粮了,现如今地还没种好。京城来的番薯又便宜,一斤才几文钱。
    有的吃,就不要挑三拣四了。
    接着又是第二船,第三船,山东和河南两省联手,包了十几条大船,把收上来的番薯陆陆续续的销往南方。
    不过幸好有这三个省种出的上百万斤的番薯,南方未开荒之地才没有因为饥荒而饿死人。
    因为官府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最后户部统一抽成一算,此次大统销盈利超过五百万两。消息传来时,举朝皆震惊。
    国库空虚被填补,军费有了。康熙立即下旨,命姚启圣和施琅带兵与过海琉球一战。
    七月底,郑氏败北,琉球被顺利收回。
    琉球收回后,康熙再三考虑,还是同意了姚启圣的奏折,扩建水师兵制。
    而且,眼见着开荒之策卓有成效,是时候推及全国十四省了。
    八月初,康熙下旨,全民大开荒,无论有地还是没地,只要你开拓荒地,种出粮食来,那就是你的地。而且保证,除了上交的三成收入,朝廷永不加赋。
    随着这一声令下,全国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每个月份都在逐渐扩大。不过大家有算了一下时令,建议还是别种番薯了,改种玉米比较好。
    总得来说,朝廷的收入是在节节攀升的。但朝臣们也逐渐意识到,现在全国好像有两种不同的税收政策。
    一种是新开出的土地,按照土地面积收税。一种是以前就拥有土地的人口,还是按照过去丁银的方式收税。
    有人提议税收统一,完全按照一种方式收税,但是具体按照那种来收,群臣又有不同的意见。
    自从全国大开荒,下半年的朝堂每一天都很热闹。
    康熙被大臣们吵得不厌其烦,命户部侍郎拿出实际数据,百官们看过事实,再讨论如何改变税收。
    他私下里已经被胤礽鼓动过,完全按照田地面积来收税的。不过康熙对于儿子的话没有全听,还在犹豫。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每一次小小的改革都可能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必须小心再小心才行。
    整个十月,户部所有人从早忙到晚,忙着统计每个省现在新开出的田地。终于在月底得出详细数据,新田要比旧田多上几倍。
    然后又一日早朝,李光地提议,全部按照新田的方式收税。他的理由也很充分,毕竟当时朝廷倡导百姓开荒,也曾许诺田归百姓并且永不加赋。如今事关朝廷信誉。自然要以许诺为准。
    有大臣立时反驳:旧的土地占有者皆是当地有名乡绅,突然整改必遭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