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朝廷的新策?”康熙面色不见缓和。
自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历来各朝帝王只怕黎民知道太多,哪有主动说的?
康熙直接否定道,“此事别再说了。”
看来这孩子课业还不不重,才有这么多功夫胡思乱想。
即使他态度坚决,胤礽仍不放弃说服,“儿子知道汗阿玛的顾忌,但堵不如疏。。把朝堂的中讨论的良策及时告知百姓,不正好告诉他们朝廷正在努力为百姓做事吗?”
“你说出花来也无用。说到底,百姓中识字的也不多。”康熙意见不改。
各地官府现在都还忙着组织百姓开荒。
“先试试不行吗?先少印些,或许有读书识字的人买去了,回乡里在乡邻之间说了,百姓们不就更感激朝廷了吗?”
“天下臣民归心,对汗阿玛治理天下不是更有益处吗?”
眼见康熙迟迟不答应,胤礽急的已经手心冒汗。汗阿玛您快点想通啊,这不就是宣传朝廷为百姓做了哪些事,占领舆论高地的好办法吗?
他有这个想法,还是受系统启发而来的。
在日常的各种课程上,尤其是现在系统课时,胤礽总比在师傅们的课堂上活泼。他习惯多问。总是上一句还在讲知识点,下一句就拓展到了别的方面。
特别是现在学物理时,系统讲到的那几个学者,或是研究发现这些东西的人,胤礽总忍不住问来问去。
一来二去,系统被他打断时就必须要讲讲同一时间的欧洲,美洲,非洲,各国人都在做什么。
有的国家正在向外用兵,有的正在进行内部改革。有的正在发展生产力,有的正在被被人欺负。
胤礽听到想听的就特别专注,不想听的就会忍不住走神。走神时就会想,如果派人把各国现在这些事儿记下来,或是相互告诉他们一声,不知道会如何?
这倒很有意思的。他想到此就忍不住笑出声。
“殿下”系统发现他走神,大声提醒道:“您这个想法很有趣,但是欧洲还好,南美洲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想知道世界上的新鲜事儿,就只能等侵略者告诉他们了。”
胤礽当即撇嘴。没意思,这呆瓜真是没意思。
“外面是不能了。但是如果殿下想办法,把朝堂上发生的事儿告诉百姓,说不定难度会小很多。”
胤礽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就跟他汗阿玛刚听他“胡说八道”差不多。
“把朝廷的事儿告诉百姓?你疯了还是孤疯了?”
系统化成书生形象,悠然道:“殿下不用急。这是政策宣传,不是泄露朝廷机密。”
这也难怪,古人把圣旨看到比天大,自然理解不来何为舆论宣传。
于是它再次打开自己的程序,向胤礽展示后世大家是如何利用各种方法,利用人心宣传自己的。
胤礽看的呆滞,这…这就是…宣传?
“你们竟然,把这些话写那么大的字贴在墙上?”
他忍不住捂脸。如果孔子和老子,看到自己说过的话被印的满墙都是,是什么感受。反正如果他看到自己写的诗或者公文不是在纸上,而是被别人贴在墙上,肯定会浑身不自在。
“殿下别惊慌”系统收回程序,“这只是普通效果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入目所看的一切都是别人故意说出来的。”
胤礽呆呆的点头,“孤懂了…”
其实他还是丝毫不懂,这是个什么古怪办法!
“印发政策只是其中一种,日后殿下也可以鼓励那些学堂印点名人名言什么的,鼓励学子们努力学习。”
“你先,让孤缓一缓…”胤礽有气无力道。
于是他就缓了好些天,如今才能淡定的在康熙面前说出去这个提议。甚至见他汗阿玛明显不赞同的时候,还能喋喋不休,词都不重复的劝解:
“让百姓们知道朝廷的好,总比任由那些人胡乱猜测强啊,汗阿玛。”
“您想想,之前百官间接逼迫您‘罪己’,不就是笃定了您怕天下人议论您吗?”
“纸张如今便宜,朝廷也花费不了几个钱的。”
“罪己”这事戳到了康熙心里的敏感点,于是他当即黑了脸。“朕会好好考虑,你先回去。”
胤礽如今已经很有眼力见了,很快就明白他汗阿玛现在处于压着火的状态,再说下去就等于主动点火了。
于是利落的告退。
他走后,康熙抿了好几口茶才把火压下去。
第40章
胤礽的提议康熙肯定是要暂时搁置的,他不可能因为儿子两句话就额外再给地方的各省巡抚增加工作量。
朝廷的税收改革在多方势力相互磨合了三个月之后,终于在金秋十月里,正式开始实施。百姓因为已得良田,所以反对之声倒不大。乡绅因为朝廷新政,所以也没什么话可说。
至于天下学子,因为地方巡抚还是在应许商人子参与科举这件事上,耍了个小聪明,所以学子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自身利益已经受牵连。
至于小聪明,各省巡抚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多数省份是没有把朝堂许商籍参与科考之事大肆宣扬的,只是派官员私下通知了一些有头有脸的巨擘名商。
有的省索性决定,到时候就把商籍安排在统一的考场。有的则默认,即使考过了乡试,也会想办法限制他们再参加会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