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5页

      这个书中世界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人命如草芥,既然如此
    反正七国都被我祸祸遍了,干脆就玩个大的,自立为王,开创大一统太平盛世!
    那些被她祸祸过的国君:美人说的对
    那些被她祸祸过的将军:末将愿追随女王陛下
    那些被她祸祸过的骑过臣民:美人能让我们吃饱穿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一个从修罗场里修炼成罗刹女皇的胡编乱造故事
    第三十四章
    直到确认了今科的主考官换成李东阳和周经,阁臣们开始商议其他事宜,朱厚照都有些没回过神来。
    以程敏政之才,更注重礼、法,当时他和李东阳出的试题,也侧重论礼、义之道。
    对于正处于弘治帝培养小太子参政的第一场科举选士来说,策问礼义也没什么不好,所以一开始弘治帝依然和内阁维持原来的思路选了李东阳和程敏政为主副考官。
    可看到周经对小太子的态度转折,弘治帝突然意识到,儿子都钻钱眼了,那他需要的帮手,若是不通经济,只讲礼义,甚至跟某些腐儒一般视金钱如粪土,那如何能替儿子做事。
    他这个念头一转,副主考就立刻换了人。
    毕竟,他从小就缺钱,跟生在福窝里长大的朱厚照,还要清楚钱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从他继位以来近十二年,就没有那一天敢说不差钱随便花的时候。
    国库的银子总是不够用,六部和各州府都在要钱,只听一个个州府都在哭穷求减免税赋,就没人想想,若是都减免的税赋,那养兵的银子,大臣们的俸禄,钱都哪里来?
    弘治帝克勤克俭这么些年,宫里的开销只见多不见少,皇宫内库的银子,这还是头一回见着有余额的,哪怕马上就要还国库的欠款,可在他看来,儿子这么点儿年纪,就懂得钱生钱的本事,比他强多了。
    既然儿子想赚钱,那当然要替他铺路才对。
    朱厚照有些歉疚地看着程敏政,被选为主考官和副考官的人,从今日起都不能回家,会直接安排去贡院住着,从出考题开始,一直到会试结束,阅卷完毕,这大半个月的时间,他们都不能离开贡院半步,所以去的时候文华殿一屋子人,回东宫的人,却只剩下他和程敏政了,王华因为避嫌,压根连去都没去。
    我若是不提银子的事,父皇或许就任命程谕德为副主考官了
    无碍无碍!程敏政反而豁达地笑笑:虽说这礼义教化之功利在千秋,可对于百姓来说,仓廪足而知礼仪,更不用说边关将士的粮饷军资,处处都要用钱,陛下能以此为题考校天下学子,辅佐太子,实乃大明之福,下官身为东宫侍读,与有荣焉,岂会不快?
    他这么说,朱厚照反而愈发觉得对不住他,毕竟一开始,他就在算计着怎么给他拒了副主考这个担子,因为以他的脾气,被人有心算计,就算没有唐寅和徐经,说不定还会有别人。
    没找出那个算计他的人之前,只要他出头,就肯定会有新的阴谋诡计朝他袭来,这次有朱厚照知道前情能帮他躲过,下次或许会更危险,却没办法提前预知。
    明明是为他好,却不能说出来,甚至还挡了他升迁之路,若是其他人知道了,或许会心生怨怼,若那样朱厚照反倒无所谓,就是现在看着程敏政这样,愈发相信他不是那种徇私舞弊之人。
    本是心怀抱负,想要为国选材,却陷入科举舞弊的烂泥污里,背着一身骂名怨愤而终,至死,都不知害他的人是谁。
    心念及此,朱厚照眼珠骨碌碌一转,说道:既然程谕德这次不用担任考官,那何不在将近日来那些举子们向你求教的策论时文,集结成册,及时刊发,让备考的学子们也能从中受益。
    程敏政犹豫了一下,说道:是有些学子来向我请教,只是他们个人的问题,若是刊发宣扬出去,会不会不好?
    那有什么不好?朱厚照义正言辞地说道: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圣人当年都开坛授课,有教无类,学习这种事,当然应该让大家一起学,如此才能公平竞争,避免徇私之论
    殿下说的是!程敏政恍然惊觉,顿时觉得自己还不如一个七岁小儿想的开,是微臣见识狭隘了。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若是人人藏私,不知教学相长,只会让自己变得目光短浅,又如何能担当国之重任?
    朱厚照才不管他脑补了多少,对自己的眼神也变得愈发狂热,干脆地挥挥手,剩下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他还要回豹房去撸大猫,看唐寅的画画的怎样了呢。
    而程敏政回去,左思右想,越想越觉得小太子的话有道理,甚至还主动跑去找了王华。
    殿下说的没错,无论是令郎还是国子监的监生们,在京中能得到的学习资料和辅导,远胜过各地学子,所谓寒门难出贵子,他们却的不光是出身经历,还有这些书籍资料,名师辅导。
    王华听得一头懵:那程大人的意思是
    程敏政兴冲冲地说道:殿下让我将那些学子们提出的问题集结成册,刊印发行,还有国子监的那些资料,我觉得都可以发行出去,有钱的可以直接买回去复习,没钱的也可以抄写温习,如此大家都能得到相同的考前辅导,纵使他日开考,也是公平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