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72页

      “什么叫馊主意,阿诺不好吗?”邹氏瞪他。
    沈正天语塞:“我没说他不好,可你也总得先知道人家乐不乐意过继?”
    那可是薛忱的“女婿”,也跟永昭旧案说不清道不明的,她入京才不过半年多时间,就差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了,户部,三皇子,成国公相继折在她手上。
    把人留在沈家已经让他心惊肉跳了,再叫他过继到三弟膝下成为沈家人,这沈家上下有谁能管得住她?
    沈正天怕自己有一天扛不住薛诺在外造的那些事儿。
    只是这些话没办法跟邹氏说。
    沈正天只能想了借口说道:“薛诺是家中独子,父母虽然去了,可也断然没有改弦易辙更换门庭的。”
    “况且三弟和弟妹那么疼爱香茹她们,也从没觉得没有儿子就有什么不好的,你这么冒冒失失地突然凑上前去说要给人家一个儿子不是讨嫌吗,你让三弟妹怎么想?”
    邹氏闻言也有些反应过来,可她还是忍不住道:“可我这不是想着香茹她们都是姑娘,将来嫁人了总得有个依靠,而且三弟他们年纪大了,身边也总得留个人照顾吧?”
    沈正天没好气:“家里这么多儿子,长垣、长荣,还有长林、长瑞,哪一个不能给香茹姐妹两当依靠?”
    “再说退一万步也还能招赘进府,三弟他们年纪大了,也自然有长垣他们帮衬着,哪就非得要个儿子在身边照顾着?”
    邹氏被他驳了话有些不高兴。
    沈正天生怕她真去说让薛诺过继的事情,朝着她说道:“这事你别想了,长垣早前就说过,等薛诺将来能顶门立户时还要替薛家那头承继香火呢,你有这操心的功夫倒不如多想想长垣的亲事,别把眼睛总落在别人身上。”
    邹氏闻言就瞪他:“你以为我不想管,那你儿子的亲事轮得着我管吗?”
    第222章 沈却婚事
    邹氏一说起儿子的婚事就满腹牢骚。
    “秦家那头都托人跟我说了好几次这事了,连秦夫人也亲自跟我暗示过,我瞧着敏珊那姑娘样样都好,巴不得能早些让长垣跟她定下来,可每次我跟父亲提起这事儿他都不松口,长垣那边也不应。”
    “我总不能先斩后奏强把这婚事定下来,这万一回头出了乱子,岂不是害了人家姑娘。”
    沈正天也知道邹氏为难。
    沈却年岁早就到了,放在别家早该议亲,像是安国公府那赵煦,婚期都定了下来,沈却还没着落。
    沈正天不是不知道他父亲的心思,那会儿太子处境艰难,徐立甄又跟疯狗似的咬着沈家不放,连带着三皇子、四皇子势力越大,沈家这头想要保住太子处境实在艰难。
    沈忠康不松口沈却婚事并非是觉得秦家不好,只是不想太早定下来把秦家也拉进浑水里,而且沈却要辅佐太子,要四处替他办事,若是成婚后府中有了牵绊也太容易生了软肋被人抓住错处。
    沈忠康不想耽误秦家姑娘,也早早就婉拒过此事,只秦家那小姑娘对沈却痴心一片一直不肯放弃。
    秦家也想跟沈家结亲,便也任由秦敏珊在家中待着未曾再跟别家议亲。
    沈正天也是见过秦家那小姑娘的,是个好孩子,模样好性子也好,嫁进府中也跟长子般配。
    听着邹氏抱怨,他忍不住宽慰:“你也别怪父亲,之前府中事多他有自己的思量,而且父亲这次不是也松口了吗,只要长垣自己点头,这婚事就能定下来。”
    “秦家这次估摸着也会带秦二姑娘去九黎山,他们年轻人到时候有的是机会能见,说不定长垣就能跟她瞧对眼了。”
    邹氏闻言眼前一亮:“对啊,秦家这次也会去九黎山。”
    秦敏珊在家中很受宠爱,又是太子妃的表妹,跟太子妃关系极为亲近,这次秋猎她必定会来,到时候也有机会能跟沈却见见。
    沈正天见她总算高兴起来松了口气,却还不忘叮嘱:“这事你心里有数就行,长垣跟秦家姑娘的事毕竟还没说定,你也别表现的太刻意了,免得万一不成坏了人家姑娘名声,也叫大家难堪。”
    邹氏没好气:“这还要你说?这么点分寸我还是有的。”
    不过她觉得这事应该能成,沈却性子冷情,对于婚事也没什么太大意见。
    以往她问过一回,沈却也都说让家中做主。
    秦敏珊脾气秉性、才学见识样样都不错,又是个温顺大方的,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宗妇人选,以她儿子的性子,当不会拒绝才对。
    邹氏想着自家儿子能说媳妇,刚才的不满全都没了,她已经有些兴冲冲地想着等和秦家定下来后该怎么挑选婚期,替自家儿子准备大婚的事情。
    后面马车里的沈却突然就觉得鼻头泛痒,抬手揉了揉后,见薛诺趴在车窗上朝外瞧,脑袋险些撞在窗框上。
    他拉了下:“小心点。”
    薛诺被他带着坐稳才道:“咱们这是直接出城?”
    沈却“嗯”了声:“陛下和太子他们先领着一些朝臣去了皇陵下的皇庄,等着明日祭祖之后再去九黎山,一些不能去皇陵的官员家眷和随行之人就先乘车去九黎山猎场扎营,估计要明日晚间才能见到陛下。”
    “等下出城后,父亲母亲会去皇陵那边,明日随陛下一同去猎场。”
    薛诺小时候去猎场都是跟着永昭公主一起,那时候也不讲什么规矩,对于这些朝廷里默认的东西一知半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