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但宋青远这个方法,却是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一直以来,漠北的盐都是来源于南周,现在的南周慑于连提的军队,明面上不敢与其他部落有所来往。
但对方既然能卖给他们,就未免不会卖给其他部落。这也是私盐为什么屡禁不止的原因。
现在他们自己产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前期对那些想要贩盐的部落宽容一点,将他们生产的盐迅速在整个漠北都普及开来。
试问如果有价格相当、质量还更好的盐任他们购买,谁还愿意去做私盐的买卖呢?即使他们愿意冒这个风险,百姓也不会选择他们的盐。
没有利益的事,是没有人会去做的。
等到与王庭的生意做几年下来,那时候对方再想重操旧业,恐怕就不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靠产盐赚得盆满钵满,还能将整个漠北和盐有关的生意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垄断某一行业的影响有多强自幼就跟在长辈身边学习商业知识的宋青远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像南周那样实施官营,光想想就知道不现实,那些年年迁徙的部落连固定的住所都没有,总不能在草原上设立流通食盐售卖点吧?
官营是为了稳定盐价,保障民生。但对于漠北来说,只有让盐进行相对自由的流通,规定最高价。那些商人相互竞争,其中一个高价售卖就会有另一个商人取而代之,才能把盐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王上觉得怎么样?宋青远扭头看向连提,只见对方十分诚恳地向宋青远拱了拱手。
除非是对一个人极其尊敬或佩服,不然以连提的身份,能让他行礼的人几乎不存在。
连提从前对于商贾一流一直都不太重视,但宋青远却让他意识到,这些他从未重视过的东西,有时候比真刀真枪的打斗还要厉害。
一枚铜钱所能带来的影响,有时候远远比一根箭矢所带来的威胁还要可怕。
宋青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总是一副要与对方和气生财的模样,就连他这个人,看起来都是人畜无害的样子。
就像今天的贩盐一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对百姓有利的好事,事实也确实如此。
连提相信,当允许各部落的商客都来贩盐的消息一出,必定会有无数人感念他的仁慈,说不定还会有些自以为是的部落觉得宋青远此举让自己占了莫大的便宜。
但他的谋划却远不止这些,早在无人察觉的时候,宋青远就已经将对方牢牢地掌握在了他手中。
如果对方能遵守契约,不犯上作乱,自然是皆大欢喜。但一旦对方动了什么歪心思,之前的和睦立马就会化为杀人的利刃。
看不见的刀才是最可怕的,这也是邬齐那为何如此惧怕宋青远的原因。
邬齐那虽然没有看穿宋青远那些计划的本事,但他敏锐的直觉已经感知到了宋青远的危险性。
好在这样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现在正坐在自己的宫殿内,心情颇好地捧着茶盏喝牛乳茶。
面对宋青远这样谋略家,其他人或许会心生警觉或者感到害怕。
但连提是什么人?他十五岁时开始领兵打仗,十七岁时继承王位,第二年就敢向南周发兵。
他是从群狼中厮杀出来的君王,从不会畏惧任何人。
对于宋青远,连提会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要怎么样才能把这样一个人留在漠北。
显然一壶奶茶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在下只是提个建议。宋青远笑着开口:至于要不要这么做全看王上自己。
作者有话说:
连提:谁会害怕自己老婆呢?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7章
说完这句话后, 宋青远也没等连提回复,便要起身告辞离开。
走之前,还不忘把杯里最后一口奶茶给喝了个干净。
城外的田地里, 半月前就开始了播种。伴着阳光和雨水的滋润,种下去的大豆都逐渐长出五六寸的嫩苗。
宋青远在去盐坊时恰好路过,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幅景象。广袤的农田被精心侍奉着,展现出了盎然的绿意。
冬去春来, 人也和植物一样, 都在慢慢变好。
迎面吹来的风带着刚下过雨后微微的潮气,混着豆苗的清新扑鼻而来。宋青远下了马,在田野旁站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不论是谁看到这样的景象, 都会被这种充满生机的绿色所感染。
到了盐坊后的宋青远心情明显比以往好许多,连和那些想要做食盐生意的贵族说话时, 面上都带了几分笑意。
但心情好归好,该坑人的时候他可一点都没有手软。
那天他刚离开漠北王的宫殿没有五步,就被追出来的连提给拦住了。
连提说的话也很符合他最近能偷一点懒就绝不多费半点辛苦的人设,没有片刻犹豫就将此事全权交给了宋青远处理。
也多亏了连提在漠北几乎是一言堂的存在,这才让这番举动少了许多纷争。
毕竟漠北统一也没多少年, 官制体系自然也不是非常完善。
这种事情要放在南周, 他连提怎么着也得算是个昏庸无道的君王,还要迎来十几个大臣的死谏, 连宋青远都得被骂一句专权擅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