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42页

      因着是沐瑶的家人,乾隆还给了恩典,让他们能够住在园子里,也不必来回跑那么辛苦了。
    哪怕是家人也不可能住到曲院风荷去,最后乾隆就钦点了蓬莱瑶池,让苏家人住进去。
    蓬莱瑶池是湖中岛,只能坐船过去,上面也有宫殿,直接住下就可以了。
    而且他们里头有男子,也不会轻易出入,打扰到贵人们,确实个适合苏家住下的地方。
    沐瑶想见他们,直接过去就是了。
    难得苏家人那么整齐都来了,沐瑶第二天就过去蓬莱瑶池见一见他们。
    众人行礼后才落座,沐瑶就笑道:“阿玛和额娘昨晚睡得还好吗?住在这里可是舒适,有什么缺的?”
    苏召南笑道:“回娘娘,这自然是没有缺的,能得了皇上恩典能住在圆明园里,着实让苏家感恩不已。”
    他对着湖水外边,约莫是九州清晏的方向拱拱手,感谢乾隆的慷慨。
    苏召南转头苏召南见沐瑶如今面色红润,也很是放下心来。
    沐瑶在宫里过得好,就让他很是欣慰。
    她特地带着永瑢过来的,如今永瑢已经能牵着手慢慢走上几步,不怎么喜欢被奶娘抱着。
    所以在后边走得很慢,这边沐瑶跟苏召南寒暄了几句,后边奶娘才带着永瑢过来了。
    来的还有永璋,这十天因为太后大寿,乾隆大手一挥就给他们几个小阿哥一起放假的。
    当然,哪怕只有十天,他们还是得早起做功课,武艺是不能丢了。
    永璋打拳之后,沐浴换了一身,这才去看永瑢,然后带着永瑢一起到蓬莱瑶池的。
    苏召南看见永璋眼前一亮,只觉得两年没见,永璋个头长了,已经是个小少年的模样。
    永璋相貌出色,眉眼却带着英气和矜贵,举手投足已经截然不同。
    苏召南连忙带着几个儿子给永璋行礼,叫了一声“三阿哥”。
    永璋笑着请他们起来,又把手里牵着的永瑢稍微往前推了推。
    永瑢好奇看着苏召南和苏夫人,还有后边几个苏家兄弟。
    永璋低头看着他小声道:“昨儿我给你说了,该叫什么?”
    永瑢这才开口道:“郭罗玛法,郭罗妈妈。”
    苏召南和苏夫人应了一声,眼圈红红的。
    苏夫人忍了一下,还是忍不住上前弯腰轻轻抱了一下永瑢,只觉得粉雕玉琢的小外孙实在太可爱了。
    永瑢是被抱习惯了,看着苏夫人的容貌跟沐瑶很是相似,于是感觉特别亲切,很主动伸出小手要抱。
    苏夫人自然没有拒绝的,伸手要抱,却被沐瑶拦下了:“来,额娘先坐下。”
    她拉着苏夫人坐下,这才让奶娘把永瑢抱起来放在苏夫人的怀里。
    这是怕苏夫人抱起永瑢的时候,容易闪着腰了。
    毕竟苏夫人也上岁数了,永瑢看着壮实,抱起来沉甸甸的,沐瑶抱着都吃力,还是小心点为好。
    苏夫人无奈一笑,看着怀里的小外孙,软软的抱在怀里,别提多高兴了。
    苏召南看得眼馋,坐在旁边一个劲看过来。
    沐瑶看着好笑,等了一会,还是让奶娘把永瑢抱到苏召南怀里。
    苏召南抱着小外孙也十分满足了,笑得傻乎乎的。
    苏嘉凤眼巴巴看过来,然而苏召南一点没有放手的意思,他只好看向沐瑶。
    沐瑶对他摇摇头,最后还是苏夫人出面,让人抱着永瑢回到沐瑶怀里去了。
    永瑢之前很乖,在谁的怀里都不会乱动,在沐瑶怀里就更自在了,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后背倚着沐瑶,然后睁着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看着其他人。
    苏大夫人看得心都要化了,恨不能也过来抱一抱永瑢。
    要是自己的儿子能有永瑢一半好看,小时候再调皮,她也绝不会让苏嘉凤动儿子一根指头的。
    苏嘉凤:???
    苏召南看着沐瑶怀里的永瑢,到底还是没再伸手,接而说起庄子的收成来:“收成不错,瓜果挑着新鲜的,回头就让人送到娘娘这边来。一次也不送太多,刚摘下送过来最是新鲜,直接吃就是了。娘娘若是想吃,我就每天让人送一回过来。”
    他自然要当天采摘下来的,才送来给沐瑶,吃上最新鲜的!
    沐瑶笑笑,想到如今大棚技术并未普及,所以反季节的蔬菜瓜果都尤为少。
    以前还有火室,就是在地窖里栽种,周围又连着厨房的炉灶,能够保持地窖的温度。
    因为在地下的缘故,地窖的温度就能维持很久,不必一整天都连着厨房的灶头。
    如今的人就把地窖里的火室放在地面上,变成洞子,依旧连着厨房,却能更宽更高一些。
    而且高处还能做几扇窗户,白天能让光线透进来,蔬菜的种类也能更多一些,不像以前只有不需要阳光的白菜和韭菜。
    一般洞子货是黄瓜、扁豆、茄子等等,价钱却极为高昂。
    比如说早春时候想买一根不到两寸长的黄瓜,就要一千文的高价,堪比人参,一般人根本就吃不起,只有极为富贵的人家才可能吃了。
    苏召南的庄子产出不多,不打算拿出去卖,只给自己留一点尝尝鲜,其他都准备送过来给沐瑶。
    沐瑶就笑着摇头道:“我就一个人一张嘴而已,哪里吃得了那么多?家里人多,很该留给他们打打牙祭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