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回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它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有:一、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二、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八脉: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故流传下来一首“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奇经八脉交错的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
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难经》中曰:“凡此八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就是说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其特点如下:
一、奇经八脉不隶属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
五脏主人之一身,六腑固守五脏,经脉为脏腑之隧道,才可谓有行与体,精与神,犹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之理。
二、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的独立腧穴外,其他六条经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脉之中。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而且与正经在人体多处相互交会,因而奇经八脉有涵蓄十二经气血和调节十二经盛衰的作用。
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难经》中把十二经脉比作“沟渠”,把奇经八脉喻作“湖泽”,即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功能。
循行路线:
督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督脉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任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部,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即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
任脉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
冲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
冲脉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带脉循行: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带脉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
阴维脉循行: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阴维脉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
阳维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阴蹻脉循行:起于足舟骨的后方,上行内踝的上面,直上沿大腿内侧,经过阴部,向上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上经人迎的前面,过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蹻脉相会合。
阳蹻脉主要病候: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睛明。
阳蹻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
在医学实践中,诊断和治疗都要运用奇经八脉的理论,尤其是针灸、推拿与气功都直接作用于奇经八脉。
如有关外感热病、神经系统疾患、胸腹腰背部之疾患以及一些脏腑疾患等,既要依八脉而辨证,又要选入归奇经之药配方治疗。
气功中练功之“大小周天”皆以奇经八脉为核心。
推拿按摩同样不离任督二脉及阴阳。
脉,故古称为“按”。
最突出的是针灸,既可以在八脉上进行切诊,又是选取治疗穴位的方法。
尤其任督二脉有所辖独立腧穴,各穴治疗范围皆不同,多为临床常用重点穴位。
除此之外,奇经八脉交会于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有八穴,命名为“交经八穴”,今通称为“八脉交会穴”。
初时依分经辨证选配此八穴,称为“阴四针、阳四针”,其疗效显著,后在按时取穴中用此八穴,依奇经八脉纳入于八卦而按时序方位取穴,称作“奇经纳卦法”,通称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独树一帜。
华夏医学从无科室之分,阴阳五行乃相生相克犹水能浮舟亦能复舟之理。分科只会害人,为之屠夫也。
奇经八脉固然重要,可它为人体表,是阴生阳固之意,阴不生哪来之阳,再以中药之里来讲,药之五性是以阴五脏之治,而不是药五性治其表。
开通奇经,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
开通奇经八脉法,乃是传统性命双修养生功法之要程。
历代祖师奉为绝秘,在各丹经、道书中均无泄露。
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灵仙人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