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城破后我揭竿而起 第114节

      一群将军面对众人的打量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要说当将军的人不想成为大将军,执掌三军,号令天下,那绝对是骗人的。
    先前他们都是听云锦绣和杨觉的号令行事, 对大将军这个位子其实没有多少意识, 然今日云锦绣提起, 谁不来了精神, 就等着下文。
    “曹耀将军如何?”有人提议, 虽说曹耀尚未自南而归, 不过这一位的资历在,云锦绣更是他的外孙女, 平定南边,曹耀厥功至伟。
    不料云锦绣第一个摇头道:“若论资历, 外祖自然堪为大将军。然于我朝诸将, 却不能聚众将之心, 不妥。”
    不妥二字, 是云锦绣的决定。
    任人唯亲这是大忌。曹耀南下时虽立功, 但对抗外敌之时,云锦绣手中众将,哪一个不是血战在前?
    这些血性男儿为守卫家国不畏生死,冲锋陷阵从不后退,也曾与胡族斗智斗勇,大败敌军。
    相比之下,曹耀就南下这点功劳,并不足以和云锦绣手中的将军相提并论。
    提议曹耀为大将军的人,指的并不是眼下曹耀的功,而是曹耀自上战场以来所立的功。这好像有些太欺负人了!也确实如云锦绣所言,难以令人诚服。
    “论武,勇冠三军;论智,调兵遣将,用兵如神;论仁义,举世无双;有一人可为大将军。”
    云锦绣的否认,其实对他们来说挺好的,毕竟提起曹耀的人,未必见得果真认同曹耀为大将军,更多是为试探。
    今虽天下已定,然而他们不能确定的是,云锦绣是否会生出懈怠。
    曹耀是云锦绣的外祖,云锦绣得力不少,天下一定,是否曹耀就将成为云锦绣身边最有权势的那一个人,这也是能试出云锦绣心性是否有所转变的。
    杨觉开口,指出能胜任大将军的根本是为何。
    “李武。”云锦绣与杨觉在众人询问的目光下脱口而出。
    言罢,两人对视一眼。
    众人听着云锦绣和杨觉所指何人,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落在李武身上。
    年轻的将军不过才二十出头,乍然听到云锦绣和杨觉竟然都觉得他可为大将军,呆若木鸡。
    “李将军自陛下起事前追随于陛下,与陛下游说青州少年,里应外合,夺回青州。
    “后与陛下深入鲜卑、匈奴之地,擒其王族,杀其兵马,几次对敌胡族皆以大获全胜。
    “其功,众所皆知。军中诸将对李武为大将军一事,可诚服?”
    杨觉细数李武的功劳,再转头问起众将。
    一个个将军们立刻起身掷地有声地回应道:“我等心悦诚服。”
    诚如杨觉所说,李武虽年轻,他立下的功劳却是实打实的。且李武在军中颇得将士之心,谁能不心服口服。
    果真要因为他的年轻而轻视于他,认为一个年纪的人不可为大将军,他们是不是忘了在场最年轻的人莫过于云锦绣,可是云锦绣却是他们的皇帝。
    故而,众将军既然都开了口,表明他们的态度,军中事务,虽说文臣们不算是完全不能插手,但不同意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拿人年轻说事儿,明摆着不可行。
    阮英算是和李武接触颇多的人,此刻面带笑容地道:“李将军必不负陛下信任。”
    这一位算是云锦绣和杨觉一手教出来的人,本事自不必说,忠心更是无人可及。
    军中大权,尤其是在天下初定的情况下,总得要教到信得过的人手里才能让人安心。
    余下众人,或多或少懂军政的人比较云锦绣手中的将军,不得不承认云锦绣和杨觉都极是公正,论功行赏什么的倒是丝毫不偏不倚。
    “我提议,以曹耀将军为大司空。”杨觉在这个时候又有提议,内容嘛,引得不少人都打量他几眼。
    大司空,三公之一,只不过如今的三公和昔日的三公相差甚远。
    以前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掌的可是国家大权。后来这三公不断的转变,名称有所改,这地位也慢慢的发生变化。至如今这三公虽为正一品,显然多是摆设,并无实权。
    但相较之下,能成为这三公之一,有权无权的,其实也算不上太重要,重点是好听。
    杨觉心知以曹耀的身份地位,不出任大将军难免会让人生出不悦,云锦绣或许有办法安抚自家外祖,不过朝廷上也得给出补偿的方案,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曹耀居于人下,叫人笑话。
    三公,位虽高,却是安抚人心所为,故,谁对这一点都没有异议。
    那就继续商量吧。云锦绣听着反而问起:“建朝仓促,咱们这官制诸位都有什么想法,是要沿袭哪朝的?”
    论功行赏什么的,也确实得有个前提,比如他们的官制。
    这什么官定几品,各负责什么事,这要是不弄清楚,由着人瞎胡闹,那不是要闹出大笑话吗?
    王申瞅了云锦绣一眼,“晋?”
    云锦绣嗤笑一声,毫不掩饰对那么一个王朝的不屑之。
    王申不禁轻咳一声,望云锦绣能够悠着点,再怎么不屑,对于一个已经亡了的朝廷,用不着表露得太明显。
    “分封之制,旁人如何看待我不知,然国中有国,实大忌也。且因我之故而得以封王,无功于国,在我这儿行不通。
    “换而言之,诸位不用操心我会大封云氏。我的兄长也好,长辈们也罢,想要权势须得凭本事。
    “毕竟诸位能够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哪个不是拼死而争?”
    云锦绣收到王申的警告,反而不紧不慢地表态,她不会让云氏因她一人之故而自此成为天下世族之首。
    想要权利,地位,请他们自己拿出真本事!
    一群人都傻了眼,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云锦绣这想法也太奇怪了!
    所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自来就是他们接受的教育,结果怎么样?云锦绣成了皇帝竟然没有想过让家族因她而一跃成为天下世族之首?
    那什么,连封王封侯都不愿意的,云锦绣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诸位难道想让这天下如同往日一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士?”一群人什么想法,云锦绣一眼便洞察。
    然而他们想要将来这天下变成什么模样,难不成以为,他们只需要想,不需要做吗?
    一瞬间,本来觉得云锦绣有些苛刻的人立刻反应过来。
    云锦绣在以身作则,让天下人知道,新建的熙朝和晋朝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靠本事才能立足朝廷,相对公平,且连云锦绣这个皇帝都愿意给予公平的王朝。
    如果云锦绣说一套做一套,试问如何能让天下人相信,熙朝不一样呢?
    “诸位对士族门阀垄断极为不满,这对天下人而言同样不公平,我们共行至此,既为驱逐胡族,更为向天下士族喊出我们的不满,最终目标不是要改变这份不公吗?如此,我以身表率,不好吗?”云锦绣再追问,谁能说出不好!
    虽然自古以来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上皇帝的人,就连他们家的狗都可能高人一等。云锦绣执意要让天下看到熙朝的决心,知熙朝再不类晋,有何不可?
    “陛下圣明。”于此时,张昭之第一个站起来,作为一个寒门子弟,他最是感触颇深,对云锦绣能以身作则,开天下言路及有才有能之人晋身之道,自欢喜无比。
    云锦绣扬起手道:“圣明当不得。我开了这个先例,不高兴的人不知凡几。”
    “想让有些人高兴,饶是将这天下拱手相让于他们,他们都难以欢喜的吧。”杨觉悠哉悠哉地接过话。他一个士族门阀之首的人说的话,最是中肯,但也足够扎心。
    “公子怕是忘了,你我皆是士族。我云氏虽不如杨氏,想当年我祖父在时,也是削尖了脑袋企图鱼跃龙门,掌控天下。”云锦绣却觉得不太够,听听她这补充的话,连云家故去的长辈那点心思都敢坦然揭露,真行!
    在场士族出身的人,多少为此而觉得面红耳赤,大抵他们自己有数。
    云锦绣道:“云家有我,我能管得住他们。但不知你们各家的人,你们能不能管得住?”
    本来恨不得把自个儿缩成一团的人,这一刻更觉得头痛。
    云锦绣这一问难道能是随口一问?
    “我与诸位相逢于危难之时,好不容易驱逐胡族,一统天下,志在安民定天下。想来诸位不会刚定天下便全然忘记自己的初衷,做下自毁长城的事。
    “唉!我不想做那兔死狗烹的皇帝,但是,我也断不能容忍诸位毁了这天下。故,请诸位好好地管好自己,也管好你们的家人。莫逼我不得不下杀手。”
    第131章
    作为一个皇帝, 能把丑话说在前头,早早地提醒这些跟她混了多年的臣子,千万千万别触及她的底线,云锦绣可比那些虚伪装大度无所谓的皇帝好得多。
    懂的人都明白, 云锦绣如此甚好。既道明她不是不能容人的那种, 但也表明她有自己的原则。
    换句话来说, 从前在她手底下该如何遵纪守法, 尽心办事,往后依然如此。
    反之,谁要是犯蠢栽到她手里,她亦不是那心慈手软之辈。
    打云锦绣说出这番话开始,无论是王申也好,杨觉也罢,都可见欣慰。
    为人王者, 最怕的就是一步登天后移了心性。
    云锦绣之前的表现他们都很是满意, 但他们其实也不确定云锦绣是否想过自己会登上高位。
    然而云锦绣如今既为帝王, 她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很多人的生死。
    一个能容人的皇帝, 和一个不能容人的皇帝, 臣子们的反应也是不一样。
    不过, 云锦绣能说白了,这就很好。
    “臣等铭记。”这两位的反应没什么人在意, 不过,他们都得记下这句话, 最好刻进骨子里, 往后这一生, 但凡他们要在云锦绣手下混, 便要做到。
    “官制一事, 我与杨公子之前有讨论过,诸位不如看看是否可行。”云锦绣满意于臣子们的识趣,见好就收什么的也是必须的,言归正传地论起官制一事。
    好吧,正有些拿不准的众人微微一愣,最终乖乖地决定看看云锦绣让人送来的方案后再发表意见。
    总的来说,云锦绣是取后世之总结照搬的。
    三省六部什么的,自打确定之后几乎沿用到皇朝覆灭,万变不理其宗,证明可行。
    小涡她们几个领着人将公文赶紧分别送到在场的人手里,云锦绣手中也有一份,同杨觉对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拿起翻开。
    “三省六部。怎么没有丞相?”一看官制,最显眼的就是前面的。丞相啊,多少人奋斗一生就为了成为丞相,权倾天下的丞相。结果倒好,云锦绣竟然不设丞相了吗?这可不行!
    “三省长官就是。”云锦绣补充一句,只不过和丞相属于正一品官员不同,这三省的长官只有正二品。
    得,顺云锦绣的提醒看下去,他们算是看明白了,这所谓的丞相一分为七了啊!不,七个都是少的,看看最后云锦绣备注下的可兼任,这是要多丞相制吗?
    不少人看到这样的内容,脑子已经在飞转。如何能看不出来,云锦绣这是在分权!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是吧。
    相权被分,往后的丞相再不是一人,而是多人,这不就证明他们能出头的机会更多了?
    至于剩下的六部和御史台,大理寺,几乎都是有迹可循,无非是换个名目,取个别的名字来用罢了,没什么值得惊奇的。反正云锦绣连不封赏兄弟父亲叔父的话都说出来了,还能有什么比这更不可思议的事。
    杨觉作为一个最早和云锦绣讨论官制的人,一开始也为云锦绣能想出这样一套的官制而觉惊奇,可随后细细考虑,又觉得此事可行。
    权利过大,造就的正是权臣把持朝堂的局面。
    朝堂之上原本就不该是一言堂,就得蓬勃发展,以令各种各样不同见解的人并行。
    云锦绣并不想太过约束臣子,但同样也并不希望臣子们试图凌驾于她之上。
    这一点从一开始云锦绣便表露得很清楚,谁要是不长眼的非要惹上云锦绣,那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