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公主她力能扛鼎 第126节
“也不知将来五妹妹能嫁到哪里?五妹妹不是寻常闺阁女子,你的亲事皇阿玛会考虑你的意思吧!也不知道五妹妹的那条路,最后会修到何处。”
“我怎会只有一条路!”雅利奇眉飞色舞地说道,“我的路当然会修到全国各地啊!我娶一个额驸就修一条路,纳一个小妾就修一条小路。开发局是我的,水泥的秘方掌握在我手里,我修路那还不是想修几条就修几条!”
大额驸:“啊?是……是这样吗?”
大公主嗔道:“雅利奇,你爱吹牛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这玩笑可开不得,哪有女孩子三妻四妾的?”
二公主也说道:“你喝多了,醉意上涌,快吃点菜压一压吧!”
雅利奇嚷道:“我还没喝呢!你们急什么!我有什么错呢?我只是想遇见很多人,修很多条路!
哦!听说修桥修路是有功德的对不对?那我贪恋美色的罪,用修路的功德就抵消了,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公主和额驸们都沉默了,淑慧公主喝了口酒,她做出醉态,冲雅利奇竖起大拇指。
“雅利奇你说得对!”
第103章
吃完接风酒, 大公主和大额驸在这里住了几天。
几日后他们回科尔沁,雅利奇也跟着去了,在科尔沁住了一个月。
科尔沁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故乡, 雅利奇到了这里也不得清闲, 她挨家挨户去做客吃酒席, 天天忙着应酬。
这些亲戚见了雅利奇说话也随意, 他们抱怨雅利奇偏心,建商会修路这种好事很该紧着科尔沁来,怎么让巴林部占了先?
论起亲疏远近, 当然是科尔沁更亲近了, 巴林部算什么。
今年巴林部靠着土特产赚了些银子,科尔沁的王公贵族看得眼热。不就是土特产吗?谁没有啊!他们科尔沁的特产比巴林部还要多, 还要好呢!
在亲戚们面前, 雅利奇不好像对着巴林部各位台吉那样吆五喝六, 她得给亲戚几分面子。
她笑着敷衍, 说这种半官方的商会和水泥路是新事物, 以前从未有过, 自己在巴林部先试验一下, 将来科尔沁直接借鉴经验,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众人一听, 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让巴林部在前面趟趟路,他们在后面捡现成的。
大家一边喝着酒,一边畅想未来,如果路修好了, 科尔沁会是什么样子, 来往商人更多了, 他们能赚多少银子。
雅利奇笑眯眯地听着, 不插嘴也不附和。
她半句不提修路是要他们自己凑银子的,她过完年就回京城了,谁还要干这种得罪人的活。
除了走亲戚,雅利奇还忙着买东西,眼看着要过年了,淑慧公主留她在巴林部过年,她不能回京,只能送点东西回去。
雅利奇从小衣食富足,在她眼里,科尔沁没什么稀奇的东西,唯独牛羊肉比京城的鲜嫩美味,不论是炖是炒,没有那么大的腥膻味。
雅利奇还收了许多好皮料,这些拿回去不论是做鞋还是做褥子都是很好的。
收拾了几大车的东西,雅利奇准备派人送回京城。
雅利奇渐渐大了,也懂得维护人际关系了。再者她从小人缘就好,跟兄弟姐妹的关系都不错,她觉得做人不能发达了就忘了‘穷亲戚’,所以她写了一大摞子的信,京城里的亲戚朋友哪个都没落下。
大公主瞧见了忍不住取笑她,“你这个样子像极了我们小时候补功课,功课拖到最后一刻钟,明日要交了,今日急急忙忙地写,写到最后眼也花了,脑子也糊涂了,连自己写的是什么也忘了。”
雅利奇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我把人情交际当任务了。”
大公主劝道:“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大家伙都住在一处的时候,彼此之间自然亲近,但离得远了,感情就淡了。”
这是大公主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她在京城的时候对姐妹们多有照顾,如今她常住科尔沁,姐妹们的关系也淡了,偶尔回京再见面,大家说话都变得客气起来,再不复往日的亲近。
不是姐妹们凉薄,是距离太远,彼此的生活没有交集,想亲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公主说道:“我和你不一样,我已经嫁到科尔沁,只要按时送人情,送节礼就够了,你还得回京城,将来很可能就嫁在京城了,人际关系可不能疏忽。”
“姐姐说的有理,我听你的,继续写信做任务。”雅利奇提笔接着写字,但她突然又想起另一件事。
“大姐,我如今在蒙古也算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前些日子我去赴宴,亲戚们都说要介绍漂亮小伙子给我认识,可是过了这么多天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大姐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大公主可太知道了,她和大额驸费了好大
力气才拦住那些漂亮小伙子,这事就是她干的!
大公主略有些心虚,她冷着脸摆出长姐的谱,“雅利奇!你的亲事有皇阿玛做主,你不许胡闹!你是女孩子,你得珍惜自己的名声,你敢见漂亮小伙子,我就告诉皇阿玛,请他派人把你绑回去!”
她先吓唬雅利奇一下,紧接着又编瞎话哄她。
“好妹妹,你别信那些王公贵族说的话。他们爱喝酒,喝多了什么话都能说出口,谁信谁是大傻子。再说了草原风沙大,哪有什么漂亮小伙子?一个个吹得脸蛋通红,难道你喜欢这样的?”
雅利奇唉声叹气,“唉!他们怎么这样啊!”
“他们就是这样不靠谱!”大公主帮雅利奇磨墨,“好妹妹,你快忙正事吧!不然墨水都要干了!”
大公主把雅利奇糊弄过去,偷偷松了口气。
雅利奇在科尔沁是大公主的客人,她在这与人私定终身,大公主没法和皇上皇后交代。万一她不懂事,再闹出个孩子来,那岂不是更加糟糕。
大额驸也气当地的王公贵族胡闹,他们觉得五公主聪明会赚钱,所以就想用男人勾引公主,把公主留在科尔沁。他们怎么不想想,皇上那样的性格岂会容忍公主的婚事被人算计?雅利奇更不是任人摆布的性格。
大公主和大额驸盯着雅利奇,等她启程去了巴林部,夫妻俩才松了一口气。
大公主派人给二公主送了封信,让她看好雅利奇,让雅利奇清心寡欲,最好住在佛堂里。
巴林部的王公贵族没闹那些幺蛾子,他们跟雅利奇算不上关系很近的亲戚,说话做事的时候不敢放肆。
淑慧公主特别喜欢雅利奇,在她年轻的时候,皇室对公主没那么多要求,只要公主们不欺负别人就行了。
但是现在皇室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对公主们管得越来越严。淑慧公主是很反感的,她觉得好好的孩子都管成了木头人。
虽然看着温婉端庄,但总觉得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少了些鲜活气息。
在淑慧公主年轻的时候,公主们打猎家务样样来得,如今嫁到蒙古的这三位公主娇滴滴的,可比淑慧公主当年差远了。
淑慧公主爱极了雅利奇的彪悍,她觉得这才是公主应该有的样子。
雅利奇在淑慧公主这里过新年,她准备的书信和礼物也在年前送到了京城。
宫里的人都收到了雅利奇的书信,连跟她最不对付的太子也没落下。
至于牛羊肉和皮毛等物,雅利奇全部交给了皇上,让他去分。
雅利奇分配礼物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分的不公平,很容易惹来大家的不满,那她不是白送礼物回来了?不如把这个得罪人的活交给皇上,反正皇上分的不好,没有人敢抱怨。
皇上不知道雅利奇的心思,他高高兴兴地把东西分了,使得那段时间宫里飘的都是羊肉味。
除了书信和土特产,雅利奇还给最亲近的几个人单独准备了礼物。
送给太后的礼物是一套科尔沁当地时兴的金头面,送给皇上和皇后的礼物是雅利奇亲手缝的暖帽。
虽然礼物不算贵重,但这是最不爱女红的雅利奇亲手缝制的暖帽,皇上和皇后收到后也是欣喜不已。
宫外,佟国维一家和开发局众人也收到了雅利奇送的年礼。
怀德赶得不巧,侍卫送东西过来的时候他正好去了别的衙门,等他回来,送东西的侍卫已经走了。众人正围着一堆年货转悠,商量着怎么分东西呢!
苏泰和看见他连忙招呼他过来,“公主送了东西回来,你来做主把东西分一分,我急着回去
炖肉呢!”
怀德快步走过来问道:“公主可有书信传回来?”
“当然有啊!公主还单独给你写了一封信呢!”
怀德眼睛都亮了起来,“信在哪里?拿给我看!”
以前公主写信都是谈公事,偶尔让侍卫传两句口信,她还从来没有单独给自己写过书信。
苏泰和递给他一个匣子,怀德在匣子上摸了摸,珍重地塞进了怀里。
苏泰和坏笑道:“可能是过年的原因,不仅是你,公主给我们每人都写了一封信,李庆欢都有呢!”
怀德心里一疼,他冷眼看向李庆欢。
李庆欢忙道:“你看我干什么!公主就在信里恭贺我新年快乐,再没别的话了!”
富乐得意地说道:“那你不如我,公主给我写了好多话,她还关心我的婚事呢!”
苏泰和拍拍富乐的肩膀,示意他闭嘴。富乐再炫耀下去,怀德恐怕得吃了他!
苏泰和催促怀德赶紧把东西分了,大家领完了东西,时候也不早了,他们便各自回家了。
怀德捂着心口的盒子,准备进屋看信。
苏泰和提醒他,“公主要在巴林部过年,估计要年后回来。”
怀德笑着点头,“好,我知道了。”
他偷偷松了口气,真好,年后就能见到公主了。
“不过公主又说年后皇上要去南巡,她要陪驾,很可能直接从巴林部南下与皇上在京外会合,就不回京城了。”
“……”怀德又羞又恼,“你故意的。”
苏泰和大笑,“能逗你变脸色的机会不多,我当然要抓紧机会了!好啦!不逗你了,你快回去看信吧!”
苏泰和走了,怀德回到自己的屋子,关起门来偷偷看信。
信中,雅利奇开头写道:我的好朋友,好兄弟怀德,见字如面,好久不见,我很想念你。
怀德看到这句话,心中又酸涩又甜蜜。
以前他对五公主就格外不同,那时候他糊里糊涂,只当五公主是知己,但自从五公主去了蒙古迟迟不归,他的心思也变了。或者说,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心。
他喜欢五公主,只是不敢承认,直到五公主去了别处,他见不到,才惊觉自己相思入骨。
怀德摸着‘想你’二字嘴角含笑,等看到‘好朋友,好兄弟’这样的字眼,他又笑不出来了。
五公主对他并没有那种心思,他的欢喜和酸涩都是白费力气。
雅利奇也没写什么要紧的东西,她刚写完草原景色,下一段就跳到蒙古王公贵族的性情,再下一段就跳到今天午饭吃了什么。
她写的天马行空,前言不搭后语,怀德却看的津津有味。以前公主在京城时,他们就是这么聊天的,什么都聊,话题跳得也快。看着公主的信,就好像公主还在身边似的。
最后一段,雅利奇写道:这盒子有个夹层,
怀德把盒子拿过来,用小刀轻轻撬开夹层的木板。底下的暗格里,塞着一团绸缎,红珊瑚的佛珠被绸缎裹起来,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底下,没有半点损坏。
怀德轻轻地把佛珠捧出来,他举手想戴,又有点舍不得,想放回盒子里,又觉得藏起来不戴就辜负了公主的心意。
他反反复复犹豫了好几遍,最后还是把手串戴上了。
红色的珊瑚珠子缠在怀德的腕间好看极了,怀德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向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