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84页

      杀鸡煮蛋的事自然是严琅来干,小昙就美滋滋的抱着竹筒跑了好几趟,去装水来让严琅能够清洗野鸡。
    荒郊野外要拔鸡毛是很麻烦的事,严琅干脆就只把粗大的鸡毛胡乱拔了,又在附近找了黄泥拌了半竹筒水。
    野鸡里里外外严琅抹了盐腌制片刻,又往鸡肚子里塞了之前在树林里顺便找到的各种蘑菇,而后糊了黄泥往火堆里提前烧在里面的石头里一埋,火堆继续架在那里烧着,等一会儿就能吃到不缺水分的黄泥鸡了。
    至于剩下没有拔干净的毛,一会儿掰开烤干的黄泥,黄泥就能把绒毛粘干净了。
    这会儿已经是中午了,为了小昙严琅才如此奢侈的停留下来做烤鸡,不过等待的这段时间严琅也不浪费时间,洗了手拿了书出来摇头晃脑的背。
    小昙好奇的跟着晃了一会儿脑袋,没多久就受不了,双手捧着脑袋感觉眼睛都是晃的。
    虽然好奇,可小昙好歹也是去年见识过那些去参加秋闱的读书人是如何重视温书,旁边的人又是如何忌讳发出声音吵到读书人做学问,所以小昙也没像之前那样总是叽叽喳喳问问题,只抱着膝盖眼神灼灼的盯着火堆,一边想象着书生说的比肉脯还好吃的黄泥鸡一边吞口水。
    中午的黄泥鸡严琅把一大半都留给了小昙吃,自己就吃了里面闷的蘑菇跟小半边鸡肉。
    因着有小昙自身带有的那股花香,严琅赶路也觉得浑身轻快,所以即便是中午耽误了不少时间,下午抵达乌华县的时候也不算晚,金乌将将东斜至山顶。
    到了有人烟的地方严琅就不敢让小昙以人形跟在自己身边了,毕竟小昙长得好看,而他又是个看起来就穷酸的书生,少不得要徒生祸事。
    好在小昙也喜欢变回原形扎根在土壤里,由严琅抱着进了乌华县,也能借着花苞的摆动四处张望。
    虽然到了县城里,可严琅还是舍不得钱改善生活,到了县城先就去买了个虽然粗糙可至少完整上面还有祥云图案的花盆。
    左手抱全新空花盆,右手抱破瓦罐,瓦罐里还种了一株一看就不是名品的野花,要不是严琅背上背了书箱还插了旗子,怕是已经被人指指点点的笑话了,实在是这形象忒是古怪。
    严琅也无所谓,路过一个包子铺的时候看了看,确定买的人还不少,这才上前买了两个揣进怀里,然后脚步匆匆的又出了县城。
    到了县城外,严琅先找了个土壤肥沃的地方用匕首跟手挖了泥土把新花盆填上,把小昙从破瓦罐里移出来种好,低声问了问小昙这花盆跟土壤合不合用。
    小昙舒展着枝叶,还用花苞蹭了蹭严琅脸颊,很好用,这个花盆真好看,谢谢书生!
    这样的花盆还好看?
    严琅一阵羞愧,抬手摸了摸小昙的一片绿叶,轻声承诺道,小昙,以后等我有钱了,一定给你用最好看的花盆,还要用最好的土壤让你扎根。
    一人一花心情不错的又说了两句话,严琅这才抱着新花盆继续赶往县城外的渡口处。
    乌华县的渡口在县城外几里地外,对于严琅来说倒也没走多久。
    可如今本来就已经是傍晚了,渡口处就算有货船,也都是从别处经过,准备在乌华县渡口停留一夜,明早再走。
    严琅问了一家货船的船老大,说好了可以搭他的船去郡城,可若是今晚就上船休息,那可就要多花一晚上的钱了。
    这也是应该的,严琅抱着花盆想了想,跟船老大说明天早上他再上船。
    船老大以为严琅是要在县城里过一晚,也能理解,毕竟坐船真不是什么舒服事儿,爽快的跟严琅说了明早船出发的时间,又跟严琅告了别,很是客气周到。
    如此态度,追根究底也是因为严琅是上京赶考的举子身份,要是船只在路上遇见什么事,说不定还能靠着这位举人老爷的特殊身份,再加上他们自己舍一点钱财货物,或许还能把拦路的水匪好生劝退。
    另外还有一点,世人都说读书人自有浩然正气加身,似严琅这样的举子,已经能够说是天子门生了,自是又有陛下龙气保护,有了严琅一起上路,船老大以及船上的船员心里也能安稳点。
    对此严琅是持怀疑态度的,虽然前二十年严琅没遇见过鬼怪,可昨晚不是就遇见了么?
    那女鬼凶起来的时候也没见自己身上像话本中写到那样biu的散发光芒震慑住女鬼啊。
    不过这等说法本身就存在有统治者政、权色彩,严琅还没傻到要找人理论这个说法的真假性。
    严琅抱着花盆另外找了一个正在渡口上等活儿的老实本地人问了问,询问渡口附近可有落脚地。
    那老汉看了看严琅,迟疑道,若是老爷不怕,往西走一刻钟左右,那边有个义庄,老爷放心,那义庄已经很多年没有人用了,不过是偶尔有路过的赶尸人会在晚上悄无声息的借用一回。
    老汉想的是这会儿才开春不久,这位书生老爷应该不至于那么倒霉地恰好就碰见赶尸人。
    再说了,读书人在普通人眼里看来,那可是有大本事的人,老汉觉得就算这位老爷遇见了,只要有赶尸人在,书生老爷的一身浩然正气应该是不碍事的。
    严琅想的跟老汉前半截差不多,而且严琅也确实并不知道赶尸人赶着一群死尸的画面如何惊悚,所以为了省钱,严琅还是去了老汉所说的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