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嗯。
阿汝又抬眸看了眼承奕,道:不过奴才见着议事后,卿大人的脸色便有些不大好了。
承奕立刻停了步子,哦?因为仕子之事?
阿汝躬身道:这奴才就不知道了。不过他斟酌了一下用词,奴才还瞧见卿大人身边站着一人。殿中人多,本就拥挤,可卿大人后来却挪了位置,离那人隔出老远。
承奕有些微微疑惑:谁?
阿汝道:奴才瞧着,那人像是凤麓书院的诗人季方盛,季公子。
承奕默了默,才吭了一声:嗯。
长安城官场的风月故事,他就算不想听,也总免不了听上几句。
若是假的,她身正不怕影斜,何须刻意避嫌?今日这么明显,倒像她自己心虚了似的。
他此时站在台阶边儿,处于高台上,放眼望去,视野开阔。
阿汝见承奕沉默,以为他还在思考卿如许与季方盛的事,便道,殿下无需担心,我瞧着卿大人是个坦荡没心思的主儿,对那季诗人似乎并无他意。
承奕听见这话,两眼古怪地瞧了瞧阿汝。
阿汝连忙垂头,不敢再多加揣测。
半晌,承奕从腰间取下自己的玉佩,递给阿汝。
把这个给二哥送去。
阿汝双手接过,那玉佩是承奕这些年一直佩戴的。
殿下是打算与二殿下联手了?
我只是
承奕负手而立,望着那檐头上的被风扬起的风铃,铃声清幽。
不想再要让一个女人冲到我前面去了。
第七十八章 垂垂暮年直谏言
乡试分为三场,中间换了两次场,共考了三个昼夜才结束。之后便进入了评卷期。
试卷刚分配给从各部择选出的审卷人后,就出了事。
只因一名审卷人在当日廷议时,于御前多问了一句,不知此卷当如何个审法?
其实仕子罢考后,众人心知肚明,大宁仕子状告混族仕子舞弊,总不能叫大宁人自己打脸吧?重开乡试只是一计,如何批阅试卷,自然是从前怎么批,现在也怎么批。只是需要为彰显宁帝之仁,可较往年多录取几位混族人进入殿试罢了。
这些章程,原本吏部、礼部、翰林院和凤麓书院都已经暗中交代过各部的审卷人,此人却又在大殿之上向宁帝问起这话来,不似疑问,倒像质问了。
宁帝当时就掉了脸子,凤麓书院总管大学士蔡老立时站出来打圆场,这事才翻了过去。
可好死不死,那位当庭质问宁帝的审卷人转头又递了一份谏言册子,也不知写了什么,宁帝看罢当即把册子扔进了火炉里。
据说那谏言册子里,是那位审卷人与长股府几位负责科考的官员的联名上书,请求宁帝给予混族人科考批卷的公平权。
大理寺众人听罢此事,惊讶地说不出来话。片刻后,才有人想起问了句这位审卷人的名字。
没想到,竟是长安诗人、凤麓书院季方盛。
真是不要命了!这混族人,别说是在咱们大宁,放眼九州诸国,那也只能是这样的待遇。咱们大宁都已是法外开恩,还给他们建了州府,若是在楚离国,那混族人只配做奴隶,连跟楚离人一同站着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是啊,这季才子到底是哪根筋不对?就算想替混族说话,也该委婉些,这么横冲直撞,不是蔑视皇权、质疑陛下行事不公么?
季敞一生谨小慎微,明哲保身,没想到竟生了个不懂转圜的傻儿子!这下别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只怕季家也得受到牵连了。唉。
季方盛的父亲季敞,位居三品光禄大夫。年已六旬,膝下共有两个儿子,季方盛是老来得子,故而备受宠爱,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比他年长七岁。
得知儿子私入凤麓书院大总管学士的屋中,偷偷放了本谏言册子后,季敞当即召回季方盛,在院子里支了条长凳,当着所有下人的面,杖责七十大板。
季方盛当场就断了两根肋骨。
后来也因为季方盛重伤未醒,连批阅试卷都去不了了。凤麓书院为压众议,以示公允,只好调了长安第一才子许明甫临时补缺。
打完季方盛,季敞便到御前递了一份辞呈,决意告老还乡。
然而,宁帝却以季敞乃肱股之臣为由,驳回了辞呈。
这一来一回,就连百官都难以揣明圣心。不知宁帝的意思,究竟是否是指此事翻篇了呢?
如此大约过了半月,正当众人皆以为此此事已经风平浪静后,季家又出事了。
礼部尚书易东君弹劾季方盛,为庆贺祭天大典于孔庙所题的献诗中,用语暗藏讽刺朝政。礼部告发后,便交由刑部审理,当日便登门去季府拿了人。
彼时季方盛伤情未愈,连床都下不了,便被人抬着送入了刑部大牢。
季方盛的母亲见儿子被人带走,当即一口气没上来,晕了过去。光禄大夫季敞则一屁股跪坐在地,口中喃喃:还是没有逃过没有逃过啊
刑部审理不过五日,又找出了大量诗词为证,而季方盛也在狱中供认不讳,罪状交到御前后,陛下朱笔批示,季方盛便被判了死刑,将于十五日后问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