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1页

      此判决一出,震惊朝野。
    听闻季方盛的那首孔庙献诗中云:丹霞蔽日龙在渊,叶底藏鸦花见深。
    原本是描绘景色的诗句,刑部却认为丹霞蔽日、叶底藏鸦是在说官员只手遮天,蒙蔽圣听。而龙在渊则是暗讽皇帝无能。龙不应该在天上么,怎么会到渊里去?
    故而刑部弹劾季方盛时,说他包藏祸心,讪渎谩骂,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言他少年成名,素日纨绔,狂放傲慢,因在凤麓书院留居两年都未被朝廷重用,故而心有不满,便写下荒谬之诗,借其滥名,以辞惑众,影响甚大。如不对其严惩斩首,恐会扰乱民心,以曲不正之风。
    可季方盛这首献诗中,偏也是这两句最广为流传。因而事发后,为避讳不正的言辞,众人也便将此案称为藏鸦诗案 。街头巷尾,皆议论纷纷。
    谁也不曾想过少年成名的长安诗人季方盛,却因自己的一句诗,便被送上了断头台。
    季敞两袖清风,为大宁朝殚精竭虑,奉献一生。宁帝体恤季敞年迈,无法管教幼子,才教出次子这般作为。虽然逆子无德,但也可法外容情,不追咎父母失教之过。
    卿如许得知这一切时,在寒风中站了许久。
    昔日她为了博得宁帝一面,便是让阿争偷偷潜入蔡老的房间,偷偷放了自己的谏言册子。如今想想,她真是开了一个很坏的开头。
    阿争听说以后,也叹了口气,没想到那季公子竟也是个秉直不阿的人,愿意替混族人讨公道,是条汉子。咱们拂晓大多人都是混族人,听说了此事,也都为季公子鸣不平呢。
    第一轮批卷后,会有一次试卷复议,需在各部的监督下由阅卷人一同商议确定。因今年情况特殊,复议的地点是在紫宁宫的珍墨馆。卿如许便同南宫暮辞代表大理寺一同出席。
    复议临近尾声时,宁帝的銮驾也到了。
    因为此次设立的乡试是单独加考,因而考题也融合了以往乡试与秋闱的考核内容。宁帝简单地问了问此次乡试考试的情况,翰林院院首裘翁择选出几张上佳试卷,送给宁帝过目,盛赞大宁才华丰茂之人甚多,江山代有才人出。
    许是借着宁帝心情大好,凤麓书院总管大学士蔡老便上前跪下,道:陛下,方才听得诸位品评今年仕子的文章,确实文辞锦绣。昔日楚离国平宋宗重武轻文,大字不识者都位及宰相,武将无治国之能,穷兵黩武,造反专权,这才酿成立国五年便覆灭的悲剧。要知宰相须用读书人。
    众臣皆以为蔡老是在称赞宁帝重视文人,皆纷纷点头。
    然而蔡老话音一转:如今各国初定,咱们大宁也正是用人之际,若论兵力,各大国久战不止,都已疲惫,兵力之差相去无几,而以后各国相较的,便是治国之才了。死一名文人是小事,可寒了天下仕子的心,却是大事啊。
    先前还点头表示认同的臣子,立时呆若木鸡。
    宁帝面色不虞,道:蔡老,你说说,什么叫寒了天下仕子的心?
    蔡老伏地叩了一首,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愈显老态龙钟,但那一身脊梁却铮铮:枉顾科举不以门第出身论人之规矩,又查点字句之破绽以罗织罪名,这便是要寒了天下仕子的心!
    珍墨馆静若无人,只听得蔡老的声音回荡在馆中。
    我大宁地处富饶之境,周围诸国皆虎视眈眈,今日便有仕子罢考,明日便会有仕子起义。我大宁江山还需这些有才能之人去守,去护。若是科举考试的规矩形同虚设,便是助长买官之恶习,从武之风潮。今日朝廷利用诗句之深远意境,恶意编织罪状,试问今后天下何人还敢再写诗?还敢再作文?这不是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不是要将我大宁推向不可回旋之境地,又是什么?!
    不仕无义,科考之公正,不可废也,君臣之义,亦不可废也。臣已耄耋之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今日谏言,皆是臣肺腑之言,与旁人无关。但良药苦口,为人臣者,当以远计,还请陛下三思啊!
    蔡老面伏于地,涕泪不止。
    蔡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此番话便是触犯了陛下的逆鳞。
    众臣皆不敢抬头去瞧龙座上之人,皆垂首束手,不知该如何打算。
    卿如许望着蔡老的背影。昔日尚在凤麓,也是蔡老不计较她女儿之身,公正看待她的所有,给予她不输于男子的一方天地,亦维护着她作为一位读书人的气节。
    听闻昔日蔡老也曾拦下弟子季方盛在殿前失言,她今日才知道,蔡老只是不忍看到年轻的弟子以身赴死,才拦了一道。可若要入地狱,他却当仁不让,故而今日他才会站出来,言辞激荡,直指皇帝之过,敢为天下先。
    这般文士,才堪作文人铁骨。
    在这样的鸦雀无声中,人们似乎已经看见,无形的刀刃似已悬于这个以死谏言的文士身上。
    已无人再敢站出来了。
    卿如许静静听罢,深吸一口气,抬脚便要迈出
    似是在一片死寂的静湖中,掀动了一丝涟漪。
    宁帝的目光已经随之转了过来,即将望向那掀起涟漪的方向。
    然而此时,人群中又有人立时迈了一步。一个身影挡在了卿如许的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