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然而太子殿下转而上了马车,容侍卫迅速跟上,马车很快驶离。
一旁站着的何家的小丫头吓得连头都不敢抬,半晌站着没动,直到东宫的马车渐远,她才缓缓地抬头,略微有些迷茫。
回了家她才问母亲:“太子殿下看起来好凶,为什么堂姐还要跟着殿下呀?”
她母亲吓得捂住她的嘴,强调道:“这些话以后不许说了。”
“太子殿下是储君,未来天子,咱们只有仰慕的份。”
其余的,一个七岁的丫头怎么能理解。
若是能得太子青睐,做了太子妃,便是未来皇后,身份无比尊贵。就算太子不喜,进了东宫,何愁日后的荣华富贵呢?
*
宫中没有传出太子妃终究花落谁家,柳梦姚的婚事极顺利的进行了。
黎衡出身寒门,做了金乌卫后家中有些起色。
一家子对能让侯府的小姐进门都高兴的不得了,柳梦姚在家中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回门的时候,整个人红光满面。
到底是嫁了人,黎衡站在她身后,她收敛了许多,问柳盈月:“过几日,我们想去京中的澜山庙祈福,你不如跟我们一道去?”
“是……去求什么?”
柳梦姚一低头:“是去求孩子。”
柳盈月有些吃惊:“不是没成亲几天?”
“有备无患嘛……”柳梦姚拍她:“再说了,你也要成亲了,跟我们一起去,顺道一起求个多子福。”
“……”
柳盈月深吸了一口气。
彼时,韩凌就在旁边微微地笑着看她。
柳盈月干巴巴地道:“那我还是不去了……”
然而由不得她不去,大夫人在那天全将他们四人一道赶出了门。
马车在京城街道上穿梭,越是靠近澜山庙越是走得慢。
柳梦姚在马车上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便掀了帘子,不禁“咦”了一声。坐在她身边的黎衡握着她的手轻轻安抚。
另一驾马车上,韩凌朝柳盈月解释道。“近日澜山庙中有法会,临近法会时求的符据说特别灵,因而很多百姓会在这时候上山祈福。”
然而在马车中,她离他坐的很远,很安静地不知在想什么。
韩凌朝外面的车夫道:“上山走另一条路。”
许是韩凌和澜山庙那边相熟,走的道虽偏僻,但实际比正门要好走许多。
到了山上,有老僧出来迎接。
原来韩凌年幼时身体不好,曾有一段时间在澜山庙中做挂名弟子,以求福消灾。
柳梦姚一见能有这样的机会,欣喜地很,拉着黎衡就往那个求符的殿中跑去。
韩凌许久没来,老僧问他:“你可要去见你师父他们?”
自然是需要的。但韩凌还是看了一眼柳盈月:“我去拜见师父,你同姐姐去求福?”
柳盈月想不出祈什么福,只道:“我同你去。”
但她并不进禅房,只立在门外等他出来。
彼时,路过挑水的小和尚经过,不禁经了一瞬。
那女子站在明黄色的寺庙之中,衣衫随风而动,明明生的一副明艳动人的容貌,但面容平静,和古朴的寺庙融为一体。
只听方丈的禅房中传来爽朗的笑声,小和尚连忙担着水缸跑了。
穿着青灰色衣袍的老者将韩凌送出门,到门口时微微一愣。
韩凌见状,连忙介绍道:“师父,这是韩某即将过门的妻子。”
柳盈月走上前来见礼。
方丈看着她,捻着胡须不语。
良久,韩凌没忍住出声:“师父?”
“姑娘……并非俗世之人。”
柳盈月凝眉,不知他所指。
“像姑娘这样的人,几十年未必能出一个。”方丈双手合十,微微福身,“不知能否请姑娘帮一个小忙。”
澜山庙有一处有千级石阶,据说石阶的最上处有一口铜钟,若能在日出之时敲钟三下,那时许的愿,便能上达天听。
而这铜钟,自方丈修行以来,还没见人上去过,受庙规所限,就连他自己也不能擅自上去。
韩凌原本替柳盈月觉得荣幸,但一听这状况,便不是那么乐意。
这石阶常年无人走过,早生苔痕,更不知千阶之后的台上有什么,万一遇见什么危险,无人照拂,那可怎么办?
另一位老僧沉着步伐走来,面露喜色对方丈道:“今年,恐怕这台上古钟能敲响了。”
柳盈月一看,那老者身后的人是裴阙。
韩凌见着裴阙,脸上惊讶,连忙见礼:“见过太子殿下。”
裴阙免了一众的礼,问那老僧:“需要孤如何。”
方丈也凝起眉,将方才同柳盈月所说的再说了一遍。
裴阙神色淡淡:“可以。”
方丈修行多年,原以为内心平静如水,在此时还是难掩的兴奋。
据说这石阶一百多年前曾有人走过,就连他师父也没有等到有缘人。如今他能听到澜山台上的钟声,不由得热泪盈眶。
两位老僧一齐重重地朝柳盈月和裴阙低头:“多谢殿下、姑娘。”
见到了裴阙,柳盈月便知道那“有缘人”是指什么。
柳盈月需得在澜山庙的寺院中斋戒两日,等到了法会前一日的晚上上阶,日出时敲第一声钟响。
两日后,一行人便提前来到澜山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