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这是与杜侍郎交往最密的几人。”
对方将一叠纸推向他:“兵部尚书,他们在谈的大多是兵部事宜。”
又一堆,“刑部侍郎,两人是好友,交流的多是爱好。”
最后一堆,“这一堆则是杭将军与杜侍郎的书信往来。”
他温声问道:“王妃是杭将军的女儿,可以猜一猜,两人谈的是什么。”
杭絮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柳大人既然问了,那一定与兵器锻造有关。”
“不错,”柳阳景笑笑,“从前年三月开始,至今一共八十七封信,其中七十二封与兵器锻造有关。”
她不动声色,“我父亲掌管军队,对兵器形制颇有涉猎,与兵部侍郎探讨这方面的内容,有何不妥。”
“王妃说的对。”他揉揉眉心,站起来,把信纸堆最上方的一封信拿下,放到杭絮面前。
“这是两人上月二十六的一封信,那时杜侍郎已画出新兵的图纸,正在改善锻造方法,王妃可以看看信上的内容。”
杭絮摸过信封,慢慢拆开,纸上是爹爹熟悉的字迹,铁画银钩,可其间传递的意思却让她心上一惊。
“……某虽不知新兵样式,但按杜兄信中所描述,形制的确独特,然实战效用,则需商榷,若锻造法式未定,或可用镔铁一试……”
“看来,除了陛下、杜侍郎、与那三位铁匠,另有一位杭将军,也提前知道了新兵之事。”
她捏紧信纸一角:“按信中所说,父亲虽然知道新兵存在,但杜侍郎没有透露半点图纸或锻法的信息。”
“王妃不必反驳。”柳阳景从杭絮手中抽回信纸,重新装进信封。
“臣只是有些怀疑,还未下定论。”
她抬头,杏眼直看向对方:“既然柳大人还未下定论,又为何要把我叫来?”
“把王妃叫来,自然有事要商议。”
他重新坐回椅子,“此事牵扯到杭将军,臣自然要去查一查。”
“只是杭将军是王妃的父亲,如果您继续参与办案,未免有些惹人口舌。”
杭絮的眼神逐渐沉下来:“柳大人的意思是,我之后就不用来了?”
柳阳景温和地笑起来,“不止王妃,瑄王作为杭将军的女婿,也有些不妥,麻烦王妃帮忙转告。”
“两位日后便不用再来大理寺了。”
第107章 杭……杭姑娘!!??……
“两位日后便不用再来大理寺了。”
“柳大人这是何意?”杭絮眼神更冷。
从看见书信的那一刻, 她就隐约猜到了柳阳景叫她来的目的,无非是让自己不要插手,少管闲事, 总而言之案子由他一人来办, 才是最好。
只是她没有想到, 对方竟然如此独断,竟想借此事完全占据办案的权利, 半分不让他人涉足。
“臣以为已经把话讲的很清楚了。”柳阳景微微笑起来。
“柳大人的字面意思自然清楚。”杭絮指腹轻点桌面, “但其中深意,莫不是只有一个‘避嫌’?”
“事关重大, 不得不避, 单这一点,便足够。”
她毫不避让:“柳大人此言,似乎是在说若我不避,就一定会做出徇私之事?”
“难不成连陛下的亲自任命,你也要怀疑吗?”
“臣断无此意。”
“既然无意,那柳大人给我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杭絮又靠近了些,也微微笑起来。
柳阳景沉默一会儿,最终站起来:“看来不拿出些什么, 王妃是不会罢休的。”
杭絮看着他弯下腰, 打开书桌侧面的柜子, 从里面拿出一张薄薄的信纸来。
那信纸似乎被烧过,只剩下残缺的半张, 边缘还带着些灰烬,上面的字句也断断续续,可即使如此,杭絮看见的那一刻, 也依旧缩紧了瞳孔。
信上依旧是杭文曜的字迹:
“杜兄在位二十余年,兢兢业业,从无懈怠……依旧只是个侍郎,岂不是明珠暗投……皇帝无眼,为何不另择明主?某有一计……”
破损的信纸上只有寥寥几句话,然而这几句话中透露的叛国之意,却足以让人心惊。
她捏紧了信纸:“这绝不是我父亲写的信。”
“若真是我父亲所写,为何不改换笔迹,何必让人轻易认出。”
她点点信纸上的一处,那里盖着一枚鲜红的印章,被烧去了一角,剩下的地方纹路扭曲,不辨其意。
“不如去找找这枚印章的线索。”
“王妃所言不错。”
柳阳景拿回信纸,“不过这信毕竟涉及杭将军,是否可以让王妃避嫌了?”
他的声音除了温和,还带上了恼意,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想把这东西给对方过目,如今只是逼不得已。
杭絮暗自冷笑,没想到柳阳景竟独断到连重要线索也要隐藏,如果不是自己不依不挠,恐怕他根本不会拿出这封信,自己要被完全蒙在鼓里。
柳阳景将信按在身前,仰靠在椅子上,劝道:“王妃也不想牵连此事,传出不好的名声吧?”
她勾起嘴角,点点头道:“此事自然重大,若只是不插手杭家,我自然愿意。”
“只是柳大人借此将我与王爷全盘推出事外,未免太过独断专行。”
柳阳景的眉头微微皱起来。
“如大人所言,为了避嫌,我可以不参与调查杭家之事,但其余事项,大人不许阻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