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又对汪夫人和孩子们说道:“外任的事情不着急, 皇上隆恩,我们留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可以和十九阿哥多接触接触。十九阿哥说要吃南京的老鸭粉丝, 南京的烤鸭, 夫人给准备着,明天我带进宫。”
汪夫人一听,一时顾不得其他:“老爷, 十九阿哥……”
“十九阿哥很好。……十九阿哥和我亲近着, ”汪翰林安抚家人, “十九阿哥长得,和妹妹一模一样,脾气也像。”
一家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的嘴巴。
汪翰林笑了笑,又说:“十九阿哥喜欢宫外的生活,还是不大适应宫里的规矩礼仪,你们见到了,要注意着,切记不能给其他人留下话柄。”
“爹您放心。爹我们能见到十九阿哥?”大公子第一个问出来。
“当然能。十九阿哥经常出宫玩,还会来我们家玩,你们自然能见到。”汪翰林重点叮嘱三儿子,“你要和十九阿哥一起读书,切记不能闹性子,十九阿哥注意不到的地方,你要给注意着,知道不?”
“知道!”汪博霆板着小脸蛋,重重表示,“爹娘放心,孩儿一定好好照顾十九阿哥。”
“大体情况就这样,老大、老二跟着爹来书房,大姑娘和二姑娘和你们娘去准备烤鸭,”看一眼小孩子汪博霆,“你和来书房。”
“谢谢爹。”第一次被允许一起参加书房议事的汪博霆,兴奋地答应着。
汪夫人一笑,看着他们父子四个的背影,带着两个女儿去后院换衣服,笑道:“你们要不要吃烤鸭,我们多做几只?”
“谢谢娘。”
两个姑娘一起答应着,帮着汪夫人换了一身衣服,自己也换衣服,老鸭粉丝和烤鸭,家里的南京厨师会做,可自家人做的,才有家里的味道。汪家的家教从来都是衣食住行都要会,女孩子们都要有几样拿手菜,十九阿哥要吃,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
南京烤鸭和北京烤鸭作法不同,北京烤鸭是叉烤,南京烤鸭要用特制的烤炉挂起来烤,所以又叫挂炉烤鸭。
母女三个进了厨房,大姑娘先去屋后选鸭子,二姑娘一边准备烤炉一边叽叽喳喳:“当年那明成祖北迁京都,将南京烤鸭带给北京,现在人都知道北京烤鸭,都忘记南京烤鸭了。”
汪夫人在烧水准备烫鸭子,听了只笑:“这不是正常?现在北京人走亲戚送礼都送烤鸭,现在南京人吃鸭子,倒是随了自己的口味,变成家家必备的了。”
“这倒是。‘秦淮风月忆繁华’,怎能少了烤鸭?说起来,儿在北京这些日子,还是不习惯北京的吃食。北京人吃烤鸭,卷饼蘸酱,讲究肥而美。南京人吃烤鸭,讲究皮脆肉嫩,那一兜红卤,这才是吃原汁原味的鸭子。”
“偏了不是?南京烤鸭有南京烤鸭的好,北京烤鸭有北京烤鸭的好,既然有机缘在北京,就要尽情享受北京的好。”
“知道~~~”二姑娘赖皮地笑着,“娘,我们这次也在鸭腔子里塞葱﹐盖焖而烧。大伯家的大姐来信说,现在南京人吃鸭子都这样焖,还用铁皮炉子烤,轻便。”
“行。我们这次找一只鸭子试一试。”
汪夫人烧好热水,大姑娘一手抓两只鸭子来,鸭子“嘎嘎”地叫唤,母女三个就开始忙乎。
论起来吃,江南江北真不一样。南京人喜好小糖醋﹐讲究略甜微酸﹐鲜咸适度。调制这样的味汁﹐功夫不比烤鸭本身差。
而明炉烤鸭,鸭腔子里面必得灌水。外烤内煮﹐一旦鸭肉熟了﹐这一包汁水也鲜透。趁热把酒酿蜜卤倒进汤汁,浇上糖色、米醋、海盐,考究起来各家有各家的秘方,端出去的红汤老卤才叫家的味道。
而对于讲究的汪家人来说,从鸭子的品种喂养,到鸭子的宰杀,也都是学问。
倒不是和那些穷奢极欲的人家一般,用珍珠米喂养鸡鸭一类,再用人参汤兑高汤等等,而是真正的享受美食,享受这样的做饭过程,讲究一个功夫到家。
这一头,汪夫人和两个女儿一起做烤鸭,老鸭粉丝的各种准备,今晚上都准备好了,鸭子腌制一夜正好入味,明天上午烤制出来,直接送进宫,正好午膳食用。
那一头,汪翰林和三个儿子细细地交代清楚,该要他们知道的要给知道,该要他们注意的要说明白,更要和他们讲清楚朝廷对汪家的态度,汪家的决定,皇子们目前的关系等等。
都忙好了,一家人一起用晚食,天也黑了。汪翰林抬脚就去了许家。
许嘉俊正等着他。
汪翰林将事情大致和他说了。
两个人都沉默。
“其实,我也想知道,当年,为什么退亲。”许嘉俊问。
“……原因?”汪翰林苦笑,“哪有什么很大的原因,不过是戴家的嫡长孙迷上了一个酒家小寡妇,养在外面做外室。”
许嘉俊泡茶的手一抖,抬眼看他。
汪翰林的笑容更苦:“这样的原因,自然不能要父亲和母亲同意退亲,戴家的嫡长孙再怎么荒唐,他也是戴家的嫡长孙,有着基本的素养认知。在他对妹妹心里有愧疚的情况下,妹妹嫁过去,更好过日子……”
“所以,为什么会退亲?”许嘉俊憋着这个问题十多年了,他当时以为,汪家的小小姐嫁进戴家做宗妇,即使没有爱情,日子也一定好的。
许嘉俊的目光逼迫,赤红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