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页
李张两家人不住点头,哪敢再说一个字。
最后,李红枣和张福田成功逃走,但在江家人坚持下,郭里正作证下,张家当众宣告休了李红枣,李家也当众宣告再不管这个闺女。
李红枣,被张李两家除名,绿湾村没了她容身之地。
江家人在砸了张家和李家后,扬长而去。
回到毛竹坞,江老爹并没有出气后的轻松感觉。
当他看见江大娘又在院中跟人嘀咕说郭清哑不好害了她儿子时,忍不住指着她破口大骂:“败家的老婆娘!你怎么不死?死了还干净!你要早死了,明辉也不得死了……祖宗嗳,我这是前世里造得什么孽……”
骂到后来,他蹲下身,双手捂脸痛哭!
江大娘吓呆了一般,怔怔地看着他。
江老大和江老二也都被爹这举动吓住了。
江老爹想起在绿湾村看见的:郭家地界扩大了好几倍不止,用高高的围墙围住,好大一座庄园,连水上都修了水闸,拦了起来。隔着院墙,远远的看见里面一排排房屋。虽不知郭家到底有多少雇工和奴仆,但通过在绿湾坝码头看见的,少说也有一千!
第316章 归心(二合一章求月票)
这气象刺痛了他的双眼,刺痛了他的心。
谢家赔偿的十万两忽然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若是明辉还活着,若是郭清哑嫁入了江家,江家肯定也是像这样。正如郭里正对张李两家人说的:人活着才最重要!明辉要和郭清哑成亲了,这辈子何止挣十万两!
所以,他见了江大娘怎能不恨!
江大娘忽然也大哭起来,像孩子一样坐在了地上。
江家兄弟和媳妇急忙两头劝,混乱中相互看着叹气。
※
再回头说郭家。
江家人走后,郭大有便安排卸货,用小船将纱线运到郭家西坊门前水道。搬运工都是村里的庄稼汉,得郭家照顾在农忙之余挣这份工钱。反正又不用整天守在这,有活计叫一声就是,搬完了就走,一点不耽误农活。
吴氏就被婆子媳妇们围住了,招呼奉承之声不绝入耳。
有夸郭家船大、坚固牢实的,有骂李红枣不是东西得报应的,有赞郭家有威望、一来就压住一场大闹的,有赞郭家仁义不记仇的,还有就是纯碎来讨好招呼的。
吴氏都笑脸相迎,一面招呼一面急忙往家赶去。
清哑和二嫂等人先走,早上了围堤了。
离了喧嚣的人群,触目都是水乡景色。心情才明朗了。
因见一边田地里绿茵茵的成片,煞是养眼,恍惚间好像到了春天一样,便问道:“这不是麦子,是……胡萝卜!怎么种这许多?”
阮氏不禁笑了,道:“你忘了?这些都是要卖给咱家工人吃的。一千多人,一天要吃多少菜!这还不算多呢。别的地方还有。”
清哑恍然大悟。是她糊涂了。
杨安平家的忙凑趣道:“还有白萝卜。姑娘,这些人家可占大光了,光一个冬天卖菜都能抵得上以往一年的庄稼收成呢。这萝卜拔完了。开春再种棉花,一点都不耽误。萝卜缨也不白丢,也挑去咱们家喂猪喂羊,换肥料回来肥田。隔年那田照样收成好……”
她呱啦呱啦说起种田经,清哑听了觉得挺有趣。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本来大家都种白萝卜的,是清哑觉得,工人们上夜班熬夜伤眼睛,而胡萝卜对眼睛好。所以才种的多了。
工人多,需求大,萝卜吃了。萝卜缨却剩下了。
郭守业是多精明会算计的人,一看这个情形。忙叫多喂猪。从十里八乡搜买许多小猪仔回来,再从族中和村里挑选那些无力种地,或无田地又本分的老弱来喂猪,算是帮扶照顾。
这些猪长大也不卖,有时宰杀给工人们加菜。
清哑听见了,忙说逮些羊喂吧,她想喝羊奶。
郭守业立即叫人连母羊带小羊买了几十只回来。喂了一年发现:这畜生比猪还好伺候,春夏割草喂,秋冬喂萝卜缨,一点都不用额外花本钱的。不但他闺女有羊奶喝了,且羊肉烧萝卜大家都喜欢吃,大夫也说冬季羊肉最温补,比猪肉养人,于是他便叫多多的买种羊和小羊回来,扩大养殖。
羊喂多了,羊奶也多了。
郭家老小都喝羊奶,这还用不完。
清哑便用羊奶做点心,又教给厨房的媳妇和作坊的大师傅。于是连郭家下人也跟着沾光了;作坊里人多,只能今日供应这一班,明日供应那一班,隔三差五的,织工们也能尝一尝没吃过的好点心。
郭家这些举措笼络了人心,在郭家做工的人感觉特别幸福:工钱高还在其次,这吃的伙食好,比在家里强百倍——谁家没事常吃猪羊肉?更别说那些点心了,你就有钱吃,也没处凑齐那些材料来做是不是!也不能有空闲常去城里买。
因此,不但先来的工人舍不得走,再不说熬两年学了手艺就回家的话了,便是没来的听见这样好差事,都求爷爷告奶奶托人找关系想要进来。无奈郭家现在招人可严格了,轻易进不来的。
说到这还有一桩奇事不能不交代,因为涉及郭家工坊规制改革。
在坊子做工的大多是媳妇姑娘。姑娘还好,媳妇有许多的牵挂和不方便:回家少了,跟男人在一起的机会就少了。家人看在那么高工钱的份上,也能体谅,舍不得让她辞工,只能熬着。可长久下来,必然影响夫妻生活。已经生了娃的还好,那没生娃的可就急了,照这样下去,不影响传宗接代了?
--